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社会主义兴衰败的大事。

…… 241

    42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如果不抓物质文明建设,只抓精神文明建设,这不但违背了物质决定精神这一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而且还会走到过去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管物质条件,企图搞什么“穷过渡”

    、“物质不够精神凑”

    ,放精神原子弹的愚蠢道路上去。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如果不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只搞物质方面的现代化,那么物质文明建设不但不能得到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会被落后的思想、观念拖后腿,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不但符合我国国情,而且是在对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世界各国现代化过程,特别是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都遇到过这类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总体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把握它。 我们党不但正确地解决了精神文明建设本身的指导方针,而且深刻地论证了物质文明建设,各种体制改革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把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李美南:《在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术论坛》(广西)1989年第5期)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政治上的重大战略意义,这一点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首先,任何国家的治理,最有效的形式是人民的内心的自律,外在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都不能与之媲美。求国家的长治久安,必当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 24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52

    其次,一个国家一代一代人的成长,必须有精神文明的熏陶。 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很关键的一条在于国民的文明素质。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不仅是现实发展的要求,也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要求。 今天,建设精神文明,要面向未来中华民族的精神素质。 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也是我们能够留给子孙后代最大的遗产。最后,文化是当今世界上一个国家开展国际竞争的重要实力。 时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科技文化因素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因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大文化建设,是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之必然。 国家实力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力量上,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软权力”的基础。 西方国家搞强权政治,基本手段之一就是运用“软权力”

    ,所谓的国际准则、人权、宗教自由等等都是以“软权力”的方式出现的。 亨廷顿所谓“文明的冲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来的。 在发展中国家,浸透西方价值观念的理论观点和文艺作品长驱直入,侵入心灵,潜移默化。 如果我们的精神文明不能呈强势,那我们在国内治理和国际斗争中就难以掌握主动权。 如果我们能够呈现强势,我们就更主动。 这些都不是单单文化上的意义,而是政治上的意义。(覃正之:《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文汇报》190年3月3日)

    社会主义不但要实现经济的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社会主义社会和其它社会形态一样,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整体。 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

…… 243

    62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指通常讲的思想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给政治、经济以巨大影响。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包括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三个方面需要共同进步,这样才能体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来说,精神文明建设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观念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它是一种手段,具体说来有这样十大功能:定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协调整合功能、传递功能、创造功能、辐射功能、娱乐功能、批判斗争功能。 不仅如此,精神文明建设还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的(战略目标)。因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突出表现,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 忽略精神文明建设就不会有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因而也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李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新长征》192年第2期)

    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既是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实践的现实需要,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是经济发达,另一个就是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保证,本身

…… 24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72

    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离开了精神文明,就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共和国跨世纪的发展战略,是两个文明同步发展的战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紧密结合的统一的奋斗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步前进,才是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实施跨世纪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无疑是核心目标——国民经济再上一个大的台阶,综合国力有较大的增强,人民生活有一个大的改善。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离不开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队伍。 一句话,没有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就将失去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历史的经验与教训都在提醒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能只抓物质文明,不抓精神文明;也不能先抓物质文明,后抓精神文明;更不能以削弱甚至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我们说要讲政治、讲大局,这个政治、这个大局就包括充分重视和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跨世纪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建设有一个同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问题,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 根据五中全会精神制定的,经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贯彻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的思想,全面体现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纲要》明确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个单位长期的共同任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

…… 245

    82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制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增加投入,给予物质保障。“精神文明建设虽然不可能像经济规划那样有具体的数量的指标,但也应该有长远的打算,有明晰的规划,以与经济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相配套。党中央不久前作出决定,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作为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对今后5至15年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重要政策和主要措施等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议。 我们应该抓紧落实《纲要》就两个文明建设提出的各项要求,迎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评论员文章:《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建设系列谈之一》《经济日报》196年4月22日)

…… 24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92

    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体可以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 而文化建设又包括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 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是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是为人民服务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等。 概括起来说,思想建设最重要的就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社会主义精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