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本质上看它们也是一种自然力,是客观的力量,而不是主观的思想意识。 因而应当把它看成为物质因素和物质表现,作为劳动者要素中的组成部分。相反,人们的政治思想、阶级觉悟、政治观点、意识形态等等,则是由生产的一定的历史形式、人们的特殊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晓亮:《精神生产力同物质生产力是两个相对应的范畴》《学术月刊(上海)

    》1983年第9期)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然要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精神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 但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不能等同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是因为物质文明不等同于物质,精神文明也不等同于精神。

…… 18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361

    精神是指人的感觉、意识、思想。 精神文明与精神这一哲学范畴有联系又有区别。 精神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使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 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有一部分内容是属于精神范畴的,如思想建设中的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和道德等,而文化建设中就有许多不属于精神的范畴。 既然是精神不等同精神文明,物质也不等同于物质文明,所以我们就不能把物质第一性和精神第二性的关系,简单地套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不能简单、片面地说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反映,物质文明决定着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保证之一。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 事实告诉我们,有发达的物质文明,并不一定有先进的精神文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不发达,但是我们可以教育和培养广大人民树立高尚的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道德,我们可以在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的同时,建立起发达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敏生:《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是否等同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中国青年报》1983年9月24日)

    一般来说,精神文明的性质是与物质文明的性质相适应

…… 181

    46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的。 物质文明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成果,其首要的和基本的东西是物质的生产力,同时也包括通过人们的物质生产所创造的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一切物质财富。物质文明建设,也就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产过程,精神文明是人们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成果,就其主要方面来说。 乃是处于一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中的人的心理素质、文化程度、思想理论、道德风貌的集中反映。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因此,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精神文明都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文明,不能简单地说东方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西方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例如,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物质文明,其性质是以手工劳动为主、家庭本位的个体性的小生产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就决定了其精神文明是为维护自然经济和家族制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服务的。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文明的性质是以机器系统为主、有着严密的分工和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和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基本特征。“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形成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

    这种精神文明作为资产者许给人民的华美诺言和劳动人民的奋斗目标,同样是适应当时物质文明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反映现代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冲破资本主义私有制桎梏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大工业所产生的精神文明的最高成就,它迟早要取代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而占据统治地位。 由于马克思主

…… 18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561

    义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精神文明都是以社会化的大生产为基础的,只是生产关系不同,因而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表现为对于十八世纪启蒙学说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李步楼、许苏民:《精神文明建设一定要适合物质文明建设的性质》《重庆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反作用。 从总体上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相应的、平衡的。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客观可能,而且也提供了根本动力。 相反,如果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物质文明处于落后状态,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长期匮乏,经常缺吃少穿,那么,人们就不可能有精力或很少有力量去创造和发展新的精神文明。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说: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文明绝对高于资本主义国家,只要全力以赴建设物质文明就行了。 从阶级性质上说,社会主义国家已建成了比资本主义精神文明高一个历史类型的精神文明,但是,同落后的物质生产力相联系,社会主义国家只是初步奠定了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的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科学文化事业等还很落后。 我们在大力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徐耀新:《试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南京师大学报》1987年第4期)

    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 它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

…… 183

    6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 精神文明的范围很广,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状态,人们在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素养和达到的水平,简称为文化方面。 另一方面,是指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等,简称为思想方面。 这两个方面是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都是具有的,其中思想道德方面往往是体现一个社会精神文明最有代表性的因素。 正是在这一方面才突出地反映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 一般地说,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没有物质文明为文化科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设备、场所、资金等条件,文化科学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同样物质文明也是人们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精神文明则是根据物质文明提供的条件,为适应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发展。 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就没有相应的精神文明。 但是,精神文明作为一定社会形态在精神方面的重要标志,也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它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巩固和发展物质文明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总的来说是相适应的,物质文明发展到多高的程度,精神文明也能达到相应的高度。 但是,精神文明不是物质文明简单的、机械的派生物,二者的发展往往不是同步实现的,也有它们的不平衡

…… 18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761

    性。 这样的事实在历史上经常可见:在物质文明大体相同的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精神文明的某些方面却有很大差距;或者在物质文明有较大差距的两个国家或地区,在精神文明的某些方面却有着相反的表现。(哲克凡:《精神文明在当代的发展》《北方论丛(哈尔滨师院学报)

    》1987年第5期)

    经济建设也就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它应当起中心、主干作用,但它不是孤立的,不能把它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社会主义精神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