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起点vip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伟鸿本身就是农校的本科生,上辈子一直在楚南农科院工作,尽管他的专业是动物科学,但对果树栽培种植技术,也不陌生。
  前几天在朱建国家里,朱建国谈到米克良的规划之时,刘伟鸿便明确表示了反对意见。苹果树虽然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一般山冈薄地、河滩沙荒和轻度盐碱地,经过适当改良后,都可进行成片栽培。但同时对日照时间的要求也比较高,每年日照时间,至少要两千个小时以上。林庆县总体来说,属于丘陵地带,山区多雾,日照并不充足。米克良提出的这个在全县大力推广苹果树种植的方案,不可行。
  而且苹果虽然是极受消费者欢迎的大众水果,产量也比较高,但淮河以北的种植面积不小,销售竞争是很激烈的。林庆县以前没有大规模种植过苹果树,完全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在销售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贸然大规模地推广苹果树种植,风险极大。一旦销售不畅,果农数年心血就会毁于一旦。
  这样的事例,刘伟鸿上辈子在报纸和电视上见过太多了。领导为了出政绩,心血来潮一拍脑袋就做了决定,换来的结果却是全县广大农民血本无归。
  没想到重生之后,这一幕就在他面前活生生地上演了。
  当时朱建国也认同他的意见。朱建国尽管不是正经农科生,毕竟做过多年农校的校长,果树栽培的基本常识,还是懂的,知道刘伟鸿说得有道理。刘伟鸿以为已经说服了朱建国,此事肯定会作罢,不料时隔几日,红头文件就发下来了。
  看着文件上说的三个试点区,刘伟鸿有点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料必是朱建国为了班子团结,向米克良妥协了。米克良这个县委副书记,分管的农口,他要在农业工作上“有所作为”,你县委一把手也不能强行打压吧?再说这个工作,主要还是经济建设这一块的,除了米克良,县长邓仲和才是正管。估计邓仲和也投了赞成票。
  有关农业工作,分管副书记和县长都投了赞成票,县委书记也确实要好好考虑一下。不过朱建国对刘伟鸿的言语,历来比较信服,肯定也不会完全妥协。所以才有了三个试点区。
  “是啊,米克良尽他妈瞎整。五万株果树,每亩种六十株,差不多要一千亩地,平均每个壮劳力管三亩果林,就得是三百来个家庭来干这个试点。三十几万的果树钱,三百个家庭分担,每家要一千多,这完全不可能。夹山区的农民,很少有拿得出这笔钱的。就算分开来种,每家每户都种十几,几十株,也不是个事。这东西,我们这里压根就不合适种植,到时候挂果了,卖不出去,谁负责?”
  熊光荣毫不客气地说道。
  他现在对米克良,半分好感也欠奉。
  刘伟鸿微微一笑,反问道:“区长,那你的意思怎么办?”
  熊光荣立即说道:“不理他。谁爱种谁种去,我们夹山不种。”
  刘伟鸿笑了,说道:“好,就是这句话。”
  刘伟鸿答应得如此爽快,熊光荣倒是有点意外,迟疑了一下,问道:“书记,那我们咱们回话?”
  刘伟鸿笑道:“都说了不理,还需要回什么话?”
  “那……县里问起来,怎么办?”
  熊光荣刚才一时气愤,口不择言,一旦刘伟鸿做了决定,他马上又回复到精明强干的区长角色了。熊光荣本就不是一个很鲁莽的人。以前黄克俭当书记的时候,夹山区的家,等于是熊光荣在当的。作为老基层干部,熊光荣很清楚,对抗县委县政府文件,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虽然说,刘伟鸿是朱建国的亲信,毕竟是外来户。米克良和邓仲和都是坐地虎,又有了正式的红头文件,硬顶着不办,怕是不好收场。
  熊光荣在林庆工作这么多年,对米克良的行事作风,还是有所了解。米克良可不容许下属跟他对着干,只怕会出幺蛾子。
  刘伟鸿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淡然说道:“照实回答。我们夹山区不具备栽种苹果树的条件。再说了,他们不先把销售渠道理顺了,这事不能干。不然以后要出大麻烦。”
  熊光荣想了想,点点头。
  “区长,不要理这个事情了。建行那边的贷款,这两天就会到账,我们还是请同志们过来开个会,商量一下修路的事情吧。这个才是正经事。”
  刘伟鸿轻轻一摆手,说道。
  见刘伟鸿态度坚决,熊光荣也便定下心来。经过这几个月时间的接触,熊光荣也逐渐清楚了刘伟鸿的性格。刘伟鸿平时很好相处,也民主,不怎么揽权,正确的意见基本能听进去。但刘伟鸿一旦做了决定,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任何反对意见,他都不予理会。
  仔细想想,这正是成大事的性格啊。
  熊光荣答应一声,马上便打电话,召集班子成员过来开会。
  修路的事情,也已经统一了意见,眼下要商量的是具体的工作安排。刘书记都已经把钱贷回来了,这路不修,指定不行。
  在会议上,刘伟鸿建议,成立一个翻修工程指挥部,指定一名副区长担任指挥长,全权负责修路事宜。有关人工问题,会上也做了专门的研究,以公路沿途的村子为主体派工。这样有利于发挥最高的效率,参与修路的村民离家近,也不需要长途跋涉,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出工和收工的路上。
  熊光荣主动承担了这个发动村民参与修路的任务。他是区长,又是本地人,在夹山区群众之中,威信比较高,由他出面给村民做工作,效果最佳。
  修路会议开完之后,刘伟鸿将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马吉昌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这段时间,马吉昌和薛志民算是副职之中最忙碌的两个,一个负责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一个负责两个工厂的建设。刘伟鸿请马吉昌过来,是想了解一下棉花种植推广的进度。
  提起这个,马吉昌便比较兴奋,乐呵呵地向刘伟鸿汇报了进度,情况一片大好,棉花有望大面积丰收。到时候销售出去,农民们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在这个事情上,马吉昌确实下了一番工夫。
  “很好啊,吉昌,这样搞就对了。坚持下去,农民的收入就会稳步增长。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刘伟鸿微笑着对马吉昌提出了表扬。尽管马吉昌比他大了二十来岁,刘伟鸿直接叫他的名字,马吉昌却丝毫也不觉得突兀。干部们已经逐渐开始认可刘伟鸿一把手的地位和权威了。
  “对于我们夹山来说,农业工作很重要,吉昌,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我打算向县委建议,增补你为区委委员。”
  刘伟鸿给了马吉昌一颗甜枣。
  既然人家工作得力,就该给予鼓励嘛。
  “谢谢书记!”
  马吉昌笑呵呵地说道,看得出来,他也是很高兴的。虽然没升官,但进入区委班子,也能算是一种进步吧。


第261章 狗血喷头
  马吉昌的好心情在下午就被破坏殆尽。
  下午他赶到县里去参加了有关农业工作的会议。这个会议由分管农业工作的县委副书记米克良亲自主持,全县所有区公所分管农业工作的副书记和副区长全都要参加。
  会议的主题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苹果树种植。
  米克良在会议上强调说,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光辉一号”苹果树种植,是县委县政府反复研究之后做出的慎重决定,大家都要坚决执行。特别指名道姓,要求三个试点区的领导干部,当场表态。
  上坪区和三华区,都是区委书记亲自参加会议。
  原本这样的会议,一般都是由副手参加的。县委书记或者县长亲自主持的会议,才会由区委书记和区长参加,这也是讲究一个对等。
  上坪区和三华区,因为是县里文件指定的试点区,为了表示慎重,区委书记亲自参加了。唯独夹山区来的只是一个副区长,还不是区委委员。所以一见到马吉昌,米克良就来气。
  这个夹山区,还真是越来越牛气了,真不将他米克良放在眼里啊?
  上坪区不说了,是他的老家,区委书记区长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是米书记的要求,那是百分之百不折不扣地执行,从来没有二话。但三华区不也是书记亲自到了?人家那才叫懂事!
  夹山区凭什么这么牛?
  这个刘伟鸿年轻气盛,有朱建国撑腰,牛气一点也就罢了,熊光荣也这么不懂事?熊光荣他牛什么?以为奉承好了刘伟鸿,就是攀上了朱建国的高枝,就可以不将他米克良当回事了?
  米克良满腔怒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