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旅人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只要此事不是朱高煦有意谋划的话,却也无关大雅;况且,要说这现在看来,不但也不是什么坏事,甚至还可能是一件大好事

可偏偏自己昨晚才将林仙儿认为“义女”并明示有意“赐婚”于张知秋,这样一来,这事情就变得麻烦了

且不说有无可能皇家地公主和郡主同嫁一人,只说现在这位朱七七郡主在辈分上已然是矮了林仙儿这个“靖海公主”一辈——这两代人同嫁一夫的事情,蒙古人做的出来,他朱棣却是决计做不出来的。

现在朱棣生气的对象,其实就正是他自己:这件事情自己明明是知道的,可在关键的时候却竟然就给忘记了,否则地话,自己哪里还用认什么“干女儿”,直接嫁亲孙女该有多好

事已至此,朱棣也是一时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派人急召蹇义与夏原吉入宫。

这事情现在也只有和这两个对张知秋比较知根知底地人来商量了,其他的人,朱棣现在还真是张不了这个嘴。

在等候蹇义与夏原吉期间,东厂也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居然已经是将汉王府留守地那位高人给密捕回宫来,不过现在心烦意乱地朱棣也没心思见他,暂且给押到一座偏殿中等候。

事实上,这个汉王府留守地那位高人到现在也不知是谁这么胆边生毛地将自己从京师汉王府别院中给硬绑了出来。

最开始的时候,高人是被打晕后越墙带走的,后来苏醒后,却是在这一路上都被蒙上了头罩,嘴里还被塞了个麻核,不但是一句话说不出来不说,还弄的口水顺着嘴角流了一胸脯,简直就是让高人羞愤欲死。

朱棣和那两个老狐狸将要如何算计,姑且不提。

“这些东西全要送礼?你疯了不成?”这次一跃而起的却是周若柳:“你要钱太多我可以帮你花,东西太多也可以送我”

周若柳喊完了还有些意犹未尽,摸着自己尖尖的下巴若有所思:“看来还是做女人要好些,女人可以理直气壮地问自家的老公要钱要东西,男人却不可以象女人要”

在张知秋地目瞪口呆中,周若柳美眉面对数万颗玻璃珠,于经过三十秒地深思熟虑后,大声地正式宣告抛弃已经使用了N多年地“周三爷”匪号,要从今以后改头换面地“做淑女”了

在众女骇然、哗然、嬉然、漠然、淡然地不同神情中,业已从良地周若柳美眉一提崭新地百褶裙——这还是周大同给硬逼着第一次穿上的,一蹦便跃入了“珠宝堆”中,伸手搂起来一颗“大西瓜”

“这是我的了”周若柳眉飞色舞地象所有人宣告自己地主权与所有权

其实周若柳是很想抱两颗来的,可是这玩意儿实在是又重又大又滑,确实是有些无能为力,只好是抓一颗算一颗了。

众女一呆,却是齐齐一起把眼光看向了张知秋。

“你要个这玩意儿干什么?”张知秋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周若柳:“说句实在话,这本来就是拿来糊弄人的”

“我也喜欢被糊弄,你就糊弄我吧!”周若柳没皮没脸地嬉笑道:“回头我要把它摆在自己地卧室里照亮,这样也省的点蜡了”

“可以照亮的东西我有,但这个东西不行——我说过了,它亮过一段时间就不会发光了,还需要……”张知秋真的是有些啼笑皆非了,但还是再次解说起来。

这些唬人的东西用来送礼的话,确实是很拿得出手的,最重要的是它便宜不是……

“好啊,好啊,那个能照亮的东西我也要,这个我也要”周若柳眼睛贼亮贼亮地打断了胖子地啰嗦,眼珠一转又多加了一句:“我们姐妹全都要”

不得不说的是,周若柳地这最后一句拯救了她自己,使自己终于得以幸免于成为张府地人民公敌。

张知秋眼见众女于刹那间全都用足以融钢炼铁地炽热眼光杀向自己,头疼地用手抚额:这个周若柳可真的不是盏省油的灯啊,不要说是穿个百褶裙,她就是穿上比基尼,那也注定成不了什么淑女……

“我们姐妹以后都是要加入张府的,我们的还不是都是你的,怎地荏般小气”周若柳眼见胖子这么“推三阻四”地不痛快、不男人,这话登时就变的不动听起来。

“别、别,可千万别”张知秋闻言大惊:“这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东西可以给你们,这什么婚嫁之事,千万不要乱开玩笑”

PS:周末愉快

吼吼

第二百三十八章张府喜事(六)

第二百三十八章张府喜事(六)

将张知秋册封为“海王”,是蹇义、夏原吉被朱棣逼到无奈之际想出来的“点子”,虽然是一个烂无可烂地烂主意,但朱棣在这抓瞎之际居然也同意“一试”。

蹇义、夏原吉的意思是,所谓地“棋从断处生”,非常之事也只好是用非常之招来应对。

之前张知秋在见朱棣时地态度其实已经是很明显,基本可以肯定是根本不会“臣服”于大明的,那么,朱棣地这一“册封”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张知秋不接受;第二种,张知秋接受。

如果张知秋不接受,这个结局本是在“意料之中”,但此举本为朝廷“善意”,应也不虞会得罪“海外仙山”和张知秋;但经此一事后,朱棣地“赐婚”一事当可“理所应当”地往后拖延一段时间,以再谋对策。

如果张知秋居然是出人意料地接受了大明地“册封”,那则是喜上加喜:这一来说明“海外仙山”对大明有足够的善意,二来既然大家都已经成为了“一家人”,那很多事情也就有了进一步商量的余地。

事实上,虽然没有明言,但三人地谈话还是隐晦地涉及到了“姑侄同夫”这个禁忌话题的——这原本就是朱棣今天急召二人地本意,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

不过,这也就是在明朝,儒家文化经过蒙古人这近百年地摧残,早已经是凋零日久,这时人们的思想较之宋朝已经是“开化”的多了。

比这更**的事情,蒙古人和一些草原民族其实是干过许多的,一个女人先后嫁父子两代人、甚至祖孙三代人的事情也不罕见——这还是见诸于史书地、对其王公贵族们的记载。

其实,由于历经战乱,在民间类似这种地“**”之事这时也是不少见的,以往地大家族体系大多已全部崩溃,就是在“本家”之内结亲的也已经是不在少数的,很多地方女多男少,更是连“三服之内”地近亲结婚也数见不鲜。

总而言之,蹇义、夏原吉这时给朱棣所出的意见核心就是一个字:拖。

以拖待变。

郑和这厢颁完旨后,满脸不爽地看着胖子,上上下下地打量来打量去,把张知秋看的好一阵子发毛:三宝哥虽好,但小弟实在是不好此道啊……

“嘿嘿,郑兄有话但可明言,何必如此惺惺作态?”张知秋用力地夹紧自己的小**,脑门上青筋直蹦地干笑着说道。

胖子也是日前才从林仙儿那里惊悉郑和竟然修炼的是千古皇宫第一绝学《葵花宝典》的,但这厮闻听后地第一感觉竟是:人妖哥可比林青霞那个男人婆漂亮地多鸟……

“哼,海王爷这是说的哪里话来?王爷面前,可还有我放肆的份儿?”郑和看来怨念不小,说话也是夹枪带棒、冷嘲热讽。

“嘿嘿,如果小弟哪里做的不妥,还请郑兄提点一二,我现在可实在是满头地雾水,摸不着头脑啊”

如果在胖子面前的不是郑和,哪怕就是朱高炽站在这里,张知秋也不会这么委曲求全的,但对于这个古往今来中华扬威海外地第一人,饱受现代无海权之痛地胖子确实是由衷地感到敬佩,也不惮与在他面前服低做小。

郑和眼见张知秋神情不似作伪,这才倒背着手,昂着头板起脸来说道:“之前可是没有看出来,你张胖子竟然还是一个重色轻友之徒啊”

“郑兄此言从何而来?”张知秋闻言是真的感到非常地疑惑与意外:自己虽然不是一个“道学先生”,但距离“重色轻友”这么高地境界,那也还是颇有一段山头要爬的吧?

“哼还说没有”郑和见张知秋只是一眛地“装傻充愣”,不由的也是有些生气:至于的吗,我还什么都没说,你这里就摆出这副嘴脸

“王爷既然说没有,就当我妄言好了——杂家这就要回宫复旨了,告辞”郑和原本也是半真半假地和张知秋当朋友一般在“抱怨”,此刻见胖子这般惺惺作态,却是真的有些生气和伤心了。

其实要较真地说起来,张知秋和郑和地交往并不多,但二人却也都能感受到对方对自己地欣赏与善意,很有些“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地感觉,彼此也是把对方引为知交之人的。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