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怅卧新春白袷衣 作者:熙河(晋江非v高积分13.01.31完结,民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的血溅到脸上,孙立人也不去抹,迅速地抽回刺刀。
  一名鬼子嘴里哇哇地叫着捅了孙立人旁边的中国士兵,瞪着血红的双眼狠狠地用刺刀捅着,孙立人当机立断,刀光一闪,鬼子发出一声惨叫倒下去。
  后面的鬼子都被这个四十出头的中国军人的勇猛给震住了,直到孙立人近了身才反应过来,为首的两名鬼子急忙端枪,不料手中的枪托竟撞到一起,震得一阵手麻。天赐良机,孙立人又怎会放过?他勾起一抹笑,一个箭步窜上去连捅两刀。
  师长勇猛至斯,他手下的士兵又怎会逊太多?向鬼子打尽枪膛里的子弹后不换弹夹便端着枪同鬼子刺过去,真正的白刃战开始了……
  鬼子的单兵作战能力和肉博战的能力都是一流的,有人计算过,野战时三到四名中国士兵大约相当于一名日军,进攻时一名日军抵得上一个班的中国士兵,防御时一名日军大概能抵挡一个排的中国军队的攻击。当然,新三十八师的士兵们个个身经百战,淞沪会战中和鬼子拼白刃战时曾有一个连斩杀八百人的记录,日军最优秀的师团都在中国战场上,比如台儿庄战役的矶谷廉介师团和南京保卫战的谷寿夫师团。这支分队受了惊,心中又先存了怯意,此消彼长,远征军竟能以一挡二甚至更多。
  明清远扣动扳机,一枚七点六二毫米的铅心覆铜钢尖弹头准确无误地自一名日军中尉的眉心射入,红白相间的脑浆从后脑激射而出,溅了后面的鬼子们一脸。
  胆大的还能站立,胆小的已经弯腰呕吐起来,这一支日军是残忍好杀,可杀的都是毫无反抗能力的平民,哪里见过这样强悍的部队?
  这个日军中尉一头栽倒在地,周边的鬼子脸上的脑浆还热着,滴滴答答的往下淌……鬼子们不由人人自危起来——这是被狙杀的第几个长官了?到底是什么人枪法这么准?现在肉搏混战,双方犬牙交差,这人居然也能开枪!
  心理压力已经极大的鬼子被吓得脚软,迅速被远征军击毙。明清远抛壳上弹,冲出战壕拉了一名正在接受包扎的伤兵急急问道:“师座呢?”
  那名伤兵忍痛道:“师副,师座冲到前面去了!”
  明清远颔一颔首,即刻越过他们朝前跑去,一下就见了孙立
  人正端着步枪和三个鬼子缠斗,雪白刃上闪着暗红如玛瑙的血光。
  孙立人怒道:“你怎么才来?”
  “总比英国佬望风而逃还要我们垫后来的好。”明清远挑眉,迅速地开枪射击,撂倒了所有的鬼子。
  这场白刃战终于结束,血肉模糊的尸体几乎阻了公路,入眼尽是殷殷的红,有鬼子,也有远征军。
  明清远在心里对于逝去的部下们感到惋惜和悲伤,但他尽量不显露出这种情绪,因为他在国内战场上早见惯了这种场面,知晓惋惜和悲伤一点作用也没有。
  不知不觉中,大家都有了一种残忍抑或是冷漠的心理,对于生命的逝去,大家都不会有什么太多的感慨。
  把死去的兄弟们草草埋葬之后,一一四团一营营长带着士兵们蹲在地上搜查了几名日军军官的衣服,可惜只搜到一些无用的军票,再无收获,只好把军票拿给孙立人。
  这些军票又能看出什么?又想到那些跑的比兔子还快的英缅军是自己的盟友,孙立人只能叹一口气:“走吧,全师开往曼德勒。”
  再说日军那边,那横扫东南亚各国的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师团长渡边正夫从后面哼着小曲晃晃悠悠地赶来时,见了遍地的尸体才惊觉这一支快速大队竟然在此地全军覆没,不知道自己的敌人已换作中国远征军的他气得简直要发疯:“八嘎!这些英国佬怎么一下子这么能打了?”
  一名日军少尉上前道:“师团长阁下,依我看,在这里伏击他们的一定是美国佬。”
  另一名日军少尉上前献策道:“师团长阁下,我们的空军不是在前几天轰炸掉缅甸南部盟军最大的马圭机场吗?现在英缅空军的飞机基本上在地面就被我们全部摧毁,英国佬出了名的胆小,美军在这里的飞机又少的可怜……现在的制空权是我们的,为何不用飞机对其进行有效攻击?”
  是啊,怎么不用飞机?我们的战斗机还拼不过美军的运输机吗?渡边正夫的嘴角浮现一丝阴冷的笑意,在酷热的缅甸也泛着泠泠的寒意。
  这个快速大队的血还没凉透,伏击他们的部队应该走的不是太远,渡边正夫第一时间就用步话机去联系空军要求他们前来轰炸。
  “师团长阁下,轰炸他们实在是存在问题啊!一来这热带雨林生的茂盛,高空不易观察,飞低了又容易出事;二来若是炸断了公路,你们怎么行军?”
  渡边正夫想想也有道理,但面子上又过不去,于是冲那边吼道:“八嘎!那就去给我轰炸曼德勒!”
  那边迅速应道:“嘿!”
  远征军一路给英缅军断后,终于最后一批抵达曼德勒。
  这曼德勒是缅甸的著名的古都和第二大城市,因为它的水陆交通都相当发达,所以缅甸有句谚语叫做“条条大道通曼城”,可见其在缅甸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但是新三十八师抵达曼德勒的时候,鬼子的飞机刚刚轰炸过曼德勒,引发了空前的大火,除了古皇城和城楼之外,竹木瓦片建成的民宅几乎全部被焚毁,入眼尽是荒芜。
  由不得感慨,师长孙立人立即用中、英、缅三国文字发布安民告示,贴出“中国军队救助一切受灾的缅甸人民”、“中国缅甸是兄弟之邦”等标语,又组织士兵清除道路污垢瓦砾,掩埋无辜的缅甸人民的尸体,还派人去四处招抚,并在曼德勒四郊设立难民登记站,对归来的难民发给现金和粮食,召回了不少从曼德勒出逃的居民。
  历时仅一星期,曼德勒便略略复市容,同时亦有防空防毒的工事修好,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进可攻,退可守。
  四月八日,蒋介石和蒋宋美龄亲自飞抵曼德勒慰问前线将士,蒋介石对孙立人的做法深表赞同,任命孙立人为曼德勒的卫戍司令,还兴致很高的赞扬了戴安澜同古之战的功绩。
  “尽管同古会战收复仰光的计划没能实现,但我们还可以组织彬马那会战嘛。”虽然目前日军看起来很强大,但是如果能依托地形和人数优势灵活作战,还是可以将日军牢牢钉死,蒋介石同他们如是打气。
  “蒋委员长说的极是!”史迪威连连点头。
  但是亚历山大却坚决不同意。
  这亚历山大是盟军派来缅甸的总司令,他可不简单,在大英帝国乃至整个欧洲都声名显赫。西元一九四零年五月,面对希特勒的地面包围和空中轰炸,亚历山大居然能指挥盟军从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用渔船、用旅游船、用维修船拖驳以及一切可以浮在水上的东西退至英国,救了三十三万五千人,此事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简直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这位闻名于世的“撤退将军”本来就对撤退一事十分有心得,再说了,于他看来,自己赴缅不就是要再指挥一次“敦刻尔克大撤退”吗?现在最重要的是撤往英占印度,好保全实力,等到欧洲的战事打完,再从英国法国运几十万人、几万辆装甲车、几千架飞机来印度,用重型装备和火力优势将日本人赶走,这样不就像北非战场上意大利人用坦克用毒气打下的阿比西尼亚一样简单吗?
  总司令亚历山大与总参谋长史迪威权力相当,势力相等,还分别代
  表英美两个大国,亚历山大悻悻,他凭什么就要听这个美国佬的话?
  “怕死就不是军人!你们英国佬只知道逃跑!”史迪威气得拍案而起。
  亚历山大也不甘示弱:“是是是,你们美国佬能打,去年怎么在珍珠港被日本人打得鬼哭狼嚎,沉了那么多的巡洋舰,毁了那么多的飞机?”
  两人的声音越吵越大,分别问候了对方的母亲、妹妹、祖母、姨母等女性成员,问候完毕,亚历山大威胁史迪威他要向罗斯福总统报告,史迪威则威胁亚历山大他要向丘吉尔首相控诉,最后他们一起恶狠狠地向他们共同的上帝发了誓,说一定要付诸行动。
  蒋宋美龄不停地安慰怒气冲天的史迪威,蒋介石也在旁边劝了亚历山大半天,史迪威和亚历山大这才气鼓鼓地坐下,经过一番讽刺和挖苦以及蒋介石和蒋宋美龄的调解之后,终于勉强达成了协议:中国远征军第五军在中线,以彬马那一带为主阵地迎击敌第五十五、第十八师团;西线由英军负责在阿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