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力使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哪,”赖克兰不禁嚷出了声,“我可真笨。高中学过的嘛。在学校里学的不能用于实际,干嘛要上学?液体的压力随深度而变化——即使甲烷在几百倍重力下每一英寸深的压力也是非常大,而独木舟的船板单薄如纸,它支撑了这么久,真是奇迹!”伯纳兰打断了这一段令他一头雾水的独白,让赖克兰讲得更仔细点。

“看来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说,“能说得详细点儿吗?”

赖克兰耐心解说,但还是不太奏效,压力的概念学校里很多学生都头痛不已。

但有一点伯纳兰听明白了:入海越深,压力越大,随着外力增大,随着当地重力增加,压力还会变得更大。但他没有把压力这个概念和其他作用力联系在一起,没有认识到它们都是一种力,比如风,比如自己游泳下潜太快时身体感受到的压力。

要点在于漂浮的物体肯定有一部分是浸在水中的,如果物体是中空的话,沉入水中的部分迟早会由于压力而变形。和赖克兰的交谈让他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一段时间,伯纳兰不大敢直视唐纳默尔的眼睛。更让他心里不是滋味的是,唐纳默尔指出,正是由于他不懂这一点,才在和瑞加仑谈话时露出了马脚。当时他居然说他们南方人也用这种中空船!翻译官他们肯定老早就知道这种船没法在南方用。

在把独木舟和货物搬上船之后,“布利”号继续航行,尽管独木舟占了大块地方,但伯纳兰舍不得扔。为了证明它并不是毫无用处,他吩咐把食物放在里面——要不是有独木舟的船舷挡着,还真堆不了那么高。

时光流逝,一如从前,先是几百天,然后是几千天过去了。对于天生长寿的麦斯克林人来说,这些时间算不了什么;但地球人却觉得这个航程越来越枯燥乏味了。他们看着下面,与船长谈话。当需要时便帮助他们测量和计算出位置以及最佳航线。有时教教他们英语,或跟某些同样百无聊赖的船员聊聊天,学几句他们的语言。总之,地球人终日等待,必要时做少量的工作,就这样消耗了四个月时间——也就是麦斯克林星球的九千四百个日日夜夜。重力从独木舟下沉处的一百九十倍于地球增大到四百倍,六百倍,直到更大,用“布利”号上的硬木弹簧计重仪就可以测算出来。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后来变得整天都有太阳,夜晚时它只是倾向南面地平线而已。船员们觉得好像从小看惯的太阳都变小了许多。从“布利”号甲板上的视频通讯仪看出去,远方的地平线明显高于甲板,和几个月前伯纳兰向赖克兰耐心描述的一模一样。当时他宽容地听着地球人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这只不过是一种视觉误差而已。“布利”号前方终于出现了陆地,在他们的上方——和地平线一样。视觉误差竟然变成了现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可陆地千真万确就在那儿。他们看见了陆地,这就是证明。他们是在一个海湾里,海湾向南延伸大约两千英里,到火箭坠落处还有两倍于此的距离。他们在海湾内溯流而上,随着海湾渐渐变窄,船行速度也越来越慢,但终于驶入河流入海口。在这里航行已经不能像外海一样,依靠飞客的风向预报选择合适的航道,现在他们只能靠自己的技术抢风航行。进入河道后,他们几乎很少扬帆,只在天气好时才这么做。因为河道虽宽,但水流很急,船帆提供的动力对付不了,惟一的办法就是拉纤,每次一班,用绳子和滑轮拖拽“布利”号前进。幸好在这种重力下,即使单独一名麦斯克林人也能提供惊人的拉力。许多个星期过去了,地球人化解了前一段时间的疲乏情绪,图利站里重又紧张起来。目标已经近在眼前了,人们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但希望却再一次破灭,和前次赖克兰的履带车到达它的旅途终点时一样,连原因都大致相同,区别只在于,“布利”号这一次不是在悬崖的顶部,而是在悬崖的底部。悬崖也不再是六十英尺,而是高达三百英尺。即使对于船上那些力大无穷的勇士来说,在七百倍重力下,像在“世界边缘”一样随心所欲地跳跃奔跑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火箭离他们的水平距离只有五十英里了,但在垂直方向却有三百英尺的距离。如果把伯纳兰的水手换成人类,这个距离相当于三十五英里,而且是一面陡直的峭壁。


第十五章 高地遇险

突如其来的这一切令船员们的心情很长时间都难以平静下来。与生俱来的恐高心理已经消除了,但他们的脑子还算清醒。在麦斯克林星的这一区域,即使高度只有他们身长的一半,摔下去也足以致命,他们的身体再强壮都承受不起。现在虽然没有恐高症,但把船划到崖下岸边时,船员们还是个个胆战心惊。

地球人默默地看着,徒劳地考虑着怎么才能征服这道障碍。探险队虽然拥有火箭,可当地重力的几分之一就足以抵消它的推动力,让它完全飞不起来。人类制造的火箭中,仅有一枚有极地起飞的能力,但就连这一枚也已经坠落在地面损坏了。再说,即使有这样的运输工具,也没有合适的人类或非人类飞行员。

罗斯顿迅速分析了形势,与监视室通话。“这一趟旅行与我们设想的大致相似,而且已经快到达目的地了。我承认伯纳兰他们无法往上走,但肯定可以绕道爬上高原。”赖克兰把这一想法告诉了船长。

“没错。”麦斯克林星人答道,“但是还存在一些困难。现在我们已经远离海岸,食物供给跟不上了,前一段时间在河里获取食物都不容易。况且又不知道前面的路有多长,安排食物和其他许多方面都比较困难。你有没有替我们准备好一分详尽地图?如果没有的话,现在准备来不来得及?这种地图我们很需要,有了它才能研究行动路线。”

“好主意,我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赖克兰说完,却发现其他人的表情并不乐观,“怎么了?我们能不能搞一份像赤道地区那样的摄像地图?”

“当然可以。”罗斯顿答道,“要搞一份详细的地图是可以的,但却要费些周折。在赤道上空,火箭可以在六百英里的近地轨道停留。但在这里,环绕速度不够,只好利用双曲线轨道进行近距离拍摄。这就意味着火箭会以每秒数百英里的速度飞行,拍出来的照片质量也就可想而知。我们用长焦镜头拍摄,但愿清晰度能够满足伯纳兰的要求。”

“这一点我倒没有想到。”赖克兰承认,“但就算这样也要做,而且也没有别的选择。我认为伯纳兰可以边探路边前进,但这样做似乎对他太苛求了。”

“好吧,我们发射一枚火箭,干起来再说。”在这场谈话中,赖克兰成了伯纳兰的代言人。赖克兰把谈话的内容转告给了伯纳兰,船长说他们将按兵不动,静候地球人送来的消息。“我可以继续溯游而上,沿河道航行,绕到悬崖的右边。也可以弃船登岸,往左边走。现在不知道哪条路近一点,只有按兵不动。我倒宁愿沿河而上,在陆地上运输食物和无线电通讯设备可不是闹着玩的。”

“那好,你们还剩多少食物?你说过食物供给有些困难。”

“越来越少,但这里并不是荒漠,我们还可以应付一些时候。如果最后只有上岸步行,我们肯定会想念你和你的大炮的。这个十字弩在百分之九十的旅程中没多大用处,像放在博物馆的老古董。”。电子书下载

“那你为什么还一直留着?”

“就因为它像博物馆的东西——博物馆的收藏价可不低啊。据我所知,在我老家没人见过这种能发射箭头的武器,连想都没想过会有这种东西。你们会不会有多余的大炮送给我一门?不管能不能用,是门炮就行。”

赖克兰笑了起来。“恐怕没有,我们只有一门。倒不是说我们拿这门炮能派上什么用处,只是平白无故给出去,向上头没法交代。”伯纳兰做了个相当于人类点头的表情,表示理解,转身忙自己的去了。他现在的地理知识大大扩展了,应该在他的碗图——即地球仪上标示清楚。在航行时,地球人告诉了他各大陆的方位和航线,现在伯纳兰已经掌握了两大洋的绝大多数可泊靠海岸,必须马上在碗图中标明。

食物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这个问题其实不像他给赖克兰说的那样紧迫,只是从现在起不得不多花时间寻找鸟窝罢了。现在河面有大约两百码宽,能充当食物的鱼多极了;但陆上却不那么令人乐观。一边河岸到悬崖底部的距离有几码,寸草不生,乱石成堆;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