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大临和诸大绶都是博学之人,自然也知道《元史》的问题,腿肚子一阵阵打转,只感觉天昏地暗。但他们向来以沈默的马首是瞻,所以并不着急说话。

  沈默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平静的接过掌院院士的谕令,竟然不慌不忙道:“遵命。”

  ~~~~~~~~~~~~~~~~~~~

  陶诸两人没有当场发作,回去的路上,终于忍不住道:“拙言,你怎么能答应这事儿呢?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个活儿太困难了,就是把全院的人调集起来,半年也完不成,更别提咱们三个了!”

  “人在做,天在看。”沈默突然压低声音道。

  “你是说?”两人都聪明绝顶,闻言知其道:“陛下在关注着我们?”

  沈默点点头道:“锦衣卫无处不在,皇帝连我中午吃的什么都知道,怎么会漏掉我们现在的处境呢?”

  “那你的意思是?”两人恍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沈默笑道:“这不挺明白么?”

  两人登时转忧为喜,心说既然是陛下的考验,那可不能懈怠。便跟沈默约定,每天早去晚归各一个时辰,以争取尽可能多的完成任务。

  沈默笑着答应下来,把他俩送回家去。

  两人并不知道,因为李默的缘故,锦衣卫并不会及时上报翰林院的情况,所以除非嘉靖帝问,否则永远会知道他们仨的境况。

  对于忙于修炼的嘉靖帝,还能不能记得自己这个沈六首,沈默还真没把握。他对两人这样说,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作为三个人的主心骨,他得时刻保持乐观,哪怕是盲目乐观,才能让这个小团队不至于被失望和失败的情绪所笼罩。

  不过他也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心里反复推敲着京里的形势,积极寻找战胜李默的突破口,只是一直还没找到罢了。

  ~~~~~~~~~~~~~~~~~~~

  第二天翰林院一开门,三人便带着干粮和水,一头扎进文料库中的元蒙档案文献库房。

  当打开那扇许久未有人问津的房门,沈默环视四周,只见屋外加盖的参天大树遮挡住了阳光,库房里昏暗而朦胧,几乎占满了整个屋子的书架红漆斑驳,架上的书册卷轴大都古旧发黄,让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历史与沧桑的气息。

  望着浩如烟海的档案,陶大临忍不住呻吟一声道:“妈呀,这么多!,半年时间看都看不过来吧!”立国一百七十年来,蒙元时期的资料典籍文献源源不断流入这间库房,尤其是成祖六次北伐,缴获了大量的蒙元史料,但因为《元史》已经二次修成,来不及引用。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编篡人不懂蒙文,考定的功夫也不足,以至于一直没有将这些珍贵史料用进史书中。

  “今后的半年,我们就投身这故纸堆里,看看能不能理出个头绪来!”翰林院修撰沈默如是道。

  第五卷 京华烟云雪满天 第三五一章 王世贞

  每日修史之外,沈默的心里还挂念着另外一件极重要的事情……上月中状元的后一天,他便写了奏章,恳请陛下赦免老师沈炼,到现在已经快半个月了,据说陛下已经恩准,但到现在也没有得到个准信儿,怎能不让他牵肠挂肚?

  但他初来乍到,也没处去打听,原先还有个朱十三可以问问,但那家伙出京公干,至今没有露面,一时也指望不上。没有办法,只好去找同为翰林的张居正,请他帮着打听打听。

  张居正对他在殿试上改弦更张,颇有些气愤,所以沈默来了翰林院多日,也没有来见他。但一码归一码,对于沈炼的义举他还是由衷佩服的,所以虽然依旧不给沈默好脸色,却也答应帮着打听。

  过几日,传过信来,说陛下已经写了条子,命赦免沈炼,现在内阁讨论,是将其削籍为民还是官复原职。严阁老虽然没有明说,但暗示不能将其留在京里。

  “这就意味着,”张居正沉声道:“严阁老放弃对令师的追究了,所以徐阁老的意思是,将令师调到外地为官……”说着叹口气道:“只是官员的任免大权,现在集于李默一人之手,具体怎么样,还得等吏部叙了再说。”

  “这样啊……”沈默的面色难看起来,他有不祥的预感,那位吏部尚书不会秉公办事的。

  张居正也有同样的担忧:“李时言这个人,量小狭隘,睚眦必报,据说因为令师的事情,和陆都督闹得很不愉快,只怕有些麻烦。”

  “得想想办法,”沈默闷声道:“但他对我感观极差,我若出面只能适得其反。”

  张居正想了一会儿道:“李默有一多年至交叫王忬……”

  “可原来我们浙江的巡抚?”沈默问道。

  “不错。他现在是右副都御使兼兵部侍郎,”张居正道:“算是李默的最大支持者吧。”

  “你能找他帮忙?”沈默惊喜道:“那可就太棒了。”

  “我哪有那本事,”张居正苦笑道:“人家位高权重。哪会理会咱们这些小翰林……不过他的公子也在翰林院。我可以带你去求求他帮忙。”

  ~~~~~~~~~~~~~~~~~~~~

  张居正所说的人叫王世贞,这人可不得了。据张居正说无论任何人,只要得到他的称赞,就会声名鹊起;任何字画古董,只要他说好,大家就认定是真好,却是徐渭那样的大才子,素有南徐北王之称,可以算是北派文坛领袖,社会影响力极大。

  如果这个人能帮忙,沈默觉着问题就不大了。便备齐礼物,跟着张居正,直奔王大才子读书的香山别墅……

  最终在山中一大片苍松翠柏之中,找到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院内土墙茅舍,小门纸窗,原汁原味,没有任何装饰满院俱是郁郁葱葱的松柏,与院子的树木勾枝挂叶,遥相呼应。

  院里没有下人,张居正推开柴扉,沿着长满青草的小径沈默走到院子里,就见门楣上挂着一个匾额书“蜗居”两个古拙的大字,颇有些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风范。沈默不由暗笑道:“这都什么年代了,这位大才子还玩名士范儿?”

  “有客到,主人何在?”立在院中,张居正戏谑笑道。

  “进来吧,门没关。”里面响起一个悦耳的声音。

  “他架子不小,”张居正小声提醒道:“人也傲气,你得拿出点本事来,才能跟你好好说话。”

  沈默点点头,便跟他进去茅屋,便见一个与张居正年纪相仿,长相也不分伯仲的男子,披衣坐在窗前,正在伏案写着什么。两人进来,他也不抬头,只是口中道:“水在缸里,要和自己烧,不渴就先坐会。”

  张居正苦笑着示意沈默坐下,等王世贞忙完了再说。沈默只好坐下端详这位才子,不说别的,单看人家那唇红齿白、风流倜傥的卖相,就比冬烘先生似的徐文长强多了。所以沈默对徐渭能一举占领北京文坛,不抱任何希望。

  两人看了好久,王世贞才搁下笔,抬头笑道:“张太岳,沈拙言,两位联袂而至,陋室蓬荜生辉啊!”

  沈默赶紧还礼道:“早听说北王的大名,今日冒昧来访,请凤洲兄海涵。”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

  王世贞笑道:“我也早想拜会能连中六元的沈拙言了,只是懒散惯了,不愿进城,一直拖到现在。”

  他俩在那客气起来没完,张居正走到案前,看王世贞方才写的东西道:“最近又有什么佳作,让我们先睹为快啊?”

  “什么佳作?做功课呢。”王世贞叹口气道:“我那位可不如你那位好学,下个月是我的《史记》,若是不讲得有趣一些,恐怕他又得作弄我了。”正如张居正教导裕王功课,也有另一帮人教导景王,王世贞就是其中之一。

  “原来是做讲义,”张居正看最上面一页道:“将相和,这故事确实很精彩。”

  “是啊,”王世贞点头道:“蔺相如智勇双全,不畏强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实在令人敬仰啊。”

  张居正给沈默递个眼色,让他表现一下,沈默只好笑道:“在下不敢芶同凤洲兄的观点,我觉着蔺相如不过是个沽名钓誉的亡命之徒,他的行为从来都是为了加官进爵而出风头,对赵国有害无利,应该唾弃。”来的时候,张居正已经告诉沈默,王世贞最佩服有独特见解的人,所以他决定对症下药。

  “拙言有何高论?”他要给蔺相如翻案,王世贞果然饶有兴趣问道。

  “咱们先从完璧归赵说起,国假意用十五座城,诈赵而胁其璧。当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