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立坦克旅。根据朱可夫的决定,两个坦克集团军,作为迅速扩大进攻的基本力量,是在战役开始后的第二和第三天,也就是说,是在敌人防御被完全突破以后才投入战斗的。这样做,就能保存机动集团的力量,以便用于在敌方防御的战役纵深,进行持久的、激烈的战斗。在这次堪称典范的战役中,坦克军和独立坦克旅则用作为集团军的机动集群,而坦克则用于直接支援步兵嘟队。在突破敌人的战术区域后,增援步兵部队的坦克不再归步兵师师长指挥,而是集中起来专门,组建成集团军机动分遣队以便追击敌人。这些分遣队起着坦克集团军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之间联络环节的作用。
由于在维斯瓦河一奥得河战役中正确使用了坦克部队,因而实现了一次异常高速度的突击。在突破敌军防御以后,坦克集团军的突击进度在二十四小时内平均达到二十八英里,有时高达四十三点五英里,而在脱离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以后,达到六十二英里。
随着华沙的解放,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此结束。在四至六天内,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三百一十英里宽的地段上。向德军防御纵深突破了六十到一百英里,到达索哈切夫…托马苗夫…马佐维茨基…琴斯托霍瓦一线。
鉴于已经为进一步发展进攻创造了特别有利的条件,最高统帅部于1月17日更明确地规定了以后几周的任务。乌克兰第1方面军部队继续向布雷斯劳推进,不迟于1月30日在雷希诺以南进抵奥得河,并在该河西岸建立登陆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奉命向波兹南突击,在2月4日左右攻占比得哥什…波兹南一线。朱可夫和科涅夫将其机动先遣队近于排成纵队前进的坦克集团军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主力之前。当需要击退翼恻的反攻和歼灭留在突击部队后方的大的敌军集团时,就挑选一些独立部队去执行这些任务,并在完成作战任务后重返主力部队。
1月19日,科涅夫的部队攻占克拉科夫,并在三天后强渡了奥得河,开始在河西岸建立登陆场。1月18日,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部队歼灭了被包围在华沙以西的德军部队,翌日迅速占领大工业城市罗兹,以致德军来不及进行任何破坏,甚至连已经装箱准备运往德国的贵重机床和其他设备也来不及运走。在两天内(1月22日和23日),方面军前进了大约大十到九十英里。在方面军右翼,在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和近卫骑兵第2军进行迂回包围以后,构成波兹市防线一部分的筑垒城市比得哥什被苏军占领。
朱可夫的回忆录①提供了有关波兰战役计划的极有价值的见解。根据他的叙述,当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到达比得开什一波兹南一线时,应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建立联系。关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下一步军事行动,最高统帅部推迟到该方面军进抵这一线之后再作决定。
①本章所有涉及朱可夫回忆录的部分均引自1965年6月…期《军事史杂志》。前已引用的关于莫斯科会战的回忆录,直至1966年夏秋才出版。关于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和柏林战役的回忆录,是朱可夫1957年秋被解除国防部长职务以后,首次公开发表的著述。——原书注
朱可夫指出。〃然而,在战役实施过程中,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大大提前完成了最高统帅部规定的进度,到1月23日,方面军的右翼部队已经攻占比得哥,并向施奈德米尔和德意志…克龙(瓦乌齐)展开进攻。1月25日,方面军中路部队包围了波兹南强大的敌军部队,而方面军左翼部队。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密切协同,前出到亚罗钦地域。〃
1月25日中午,斯大林打电话给朱可夫。在听取了情况汇报后,他问朱可夫下一步打算怎么办。朱可夫回答说,敌人军心涣散,目前已不能作有力的抵抗,他决定继续进攻,并前出到奥得河。进攻的主要目标是屈斯特林(科斯钦),在那里苏军将设法在取一个登陆场。方面军右翼将向北和西北方向展开,以对付欧东波美拉尼亚集团,该集团目前尚未对苏军构成严重的宜接威胁。
斯大林表示不赞成,认为一旦朱可夫的部队前出到奥得河,脱离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距离就会超过九十英里。斯大林说:〃目前不能这样做。应该等待一下,等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结束东普鲁士战役并在维斯瓦河沿岸重新部署好兵力以后。〃
朱可夫问东普鲁士战役何时能够结束,斯大林告诉他,大约需要十天到十五天。斯大林补充说,朱可夫也不能指望乌克兰第1方面军从左侧给予支援,因为他们需要花一些时间来粉碎奥佩伦…卡托维兹地域的敌人的抵杭。
朱可夫力图说服斯大林本要停止方面军部队的进攻,因为以后要突破曼捷利茨筑垒地域将会更加困难。他还要求另外增拨一个集团军来加强方面军的右翼。斯大林答应再考虑一下,但是朱可夫的司令部当天未得到答复。
1月26日,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的侦察部队到达曼捷利茨筑垒地域,并俘获一大批敌军。从俘虏口供中获悉,这个筑垒地域的许多地段尚无德军据守,许多部队刚刚开始调到这里来。朱可夫决定方面军主力加速向奥得河推进,力求从行进间渡过奥得河,在河西岸建立登陆场。为了保护向奥得河挺进的方面军主力(近卫坦克第1、第2集团军、突击第5、近卫第8集团军、第33和第69集团军)不受东波美拉尼亚德军的攻击,朱可夫决定派遣第3突击集团军、波兰第1集团军、第47、第61集团军和近卫骑兵第2军(按此顺序)向北和西北方向展开。
朱可夫留下近卫第8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豆集团军的部分兵力,用来消灭波兹南的德国守军。苏军领导人当时以为波兹南的敌军部队不会超过两万人,而实际上却有六万多人,以致在这个城市的战斗一直拖到2月23日才结束。
经过多次讨论后,斯大林终于同意了朱可夫的建议,尽管他不愿意给朱可夫增派部队。〃最高统帅对方面军右翼的掩护问题表示担心是有充分根据的。〃朱可夫写道,〃随后事态的进程表明,敌人从东渡美拉尼亚实施突击的威胁在不断地增长着。〃
苏军的攻势进展很快。方面军主力在突破曼捷利茨防线后,到2月3日已前出到奥得河,并在其西岸的屈斯特林(科斯钦)地域夺取了一个小的登陆场。〃在这时,〃朱可夫写道,〃敌人在方面军右翼的抵抗大大增强。空中侦察查明,在波美拉尼亚有大批敌军兵力到达和集中。陆军的侦察证实了上述情报。为了对付来自北面的紧迫威胁,必须采取迅速而坚决的行动。〃①
①朱可夫著《在柏林方向上》。载苏联《军事史杂志》,1965年6月号,第14页。
朱可夫立即采取了果断措施,命令近卫坦克第1、第2集团军将其在奥得河的地段交给友邻部队,以急行军向北面的阿尔恩斯瓦尔德地域集结。他还把得到加强的近卫骑兵第7军以及大量的炮兵、工程兵部队和物资调往该处。
最高统帅部命令在朱可夫右侧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部队,于2月10日转入进攻,占领从格但斯克(但泽)到什切青的整个东波美拉尼亚,并前出到波罗的海沿岸。
2月10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部队发起进攻,但未能完成所受领的任务。2月24日,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的第19集团军到达后,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重新发起进攻作战。3月1日,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部队也转入进攻,帮助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部队加快了前进速度。他们于3月5日前出到波罗的海沿岸,占领了基奥兹林(科夏林),然后即转向东面,进攻格丁尼亚和格但斯克。朱可夫的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临时调给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以协助粉碎格丁尼亚地域的敌军。
朱可夫在他的回忆录里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严厉地谴责了8·N·崔可夫元帅。1964年春,崔可夫写了几篇文章。他在文章中指责朱可夫、B·D·索科洛夫斯基等人由于缺乏才能和主动性,延误了攻占柏林的时间。崔可夫指责说,如果朱可夫不是慢吞吞地行进,苏联本来会在欧洲夺占大得多的地区。
1965年3月,朱可夫的维护者开始谴责崔可夫和其他赫鲁晓夫分子的上述说法。安季品科将军谴责崔可夫歪曲事实和引用他本来无法看到的材料。曾在朱可夫的司令部中工作过的捷列金将军攻击了崔可夫的观点,并提醒读者注意,崔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