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种胡,在他手不知道杀了多少部落种,也不知道堆了多少次人头京观。

  只记得满地流淌的血,无数狰狞而死不瞑目的面孔。

  史军残部流窜渤海后,他几次三番违反军令,越界追杀,没有战事的时候,甚至私自跑到叛军的据点中去杀人,而被同僚告发受刑而死不悔改,而引起了上官的注意。在军事对峙中,别人是劫粮劫财劫货,以战养战,他带回来的只有人头。虽然人头也能积功换取赏钱,但是每次他一到手,就分文不留的分给部下。

  逐渐的,他这种不厌血腥的行为,也为更多的人所知,连李元帅也特地召见了一次,知道了他的过去后,对于他直言不讳想杀更多胡人的心愿,倒也只是一笑置之,但从此后,大家也不免开始用一种奇异的眼光看他,拼命小李,也变成了血手小李。

  再加上,他的性格也不怎么么讨好人,既然安东没有大战事,为了减少消耗和补给的压力,一些损伤较大的编制,被调往内地就食兼休整,象他不安分的人干脆被打发到海边来,看守河东军在莱州粮院的经营,算是短期修养。

  但是他显然也是个闲不住的人,干脆带兵出来巡海,这批盐枭,不过是他闲的无聊的倒霉牺牲品。

  “太放肆了……”

  气的那名传令的官员,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

  “某好歹是一县从九品的正堂……”

  “贺尔曼大人……”

  留下来打扫战场的队头是本地人,看队伍走远了,才敢凑上来说。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家将头,最恨胡人,从来不留活口的……”

  “这里哪有什么胡人啊……”

  被称为贺尔曼的胖官员不由气结,连脸上的赘肉都纠结起来。

  “无非是些海舶来的高丽新罗种的后裔,胡闹啊……”

  “果子狸……”

  “水猴子……”

  “大头鱼……”

  “老黄鱼……”

  “小强狮……”

  “大白兔……”

  “水冬瓜……”

  “街坊兔……”

  “白乌鸦……”

  “小骑王……”

  每看一具尸体,熟悉的喊出他们的别号,贺县令的脸色就越发苦胆一般难看。

  “还好没有董萧萧,不然老范那头还不把我撕了吃……”

  他愁眉苦脸的抹着脑门汗。

  “不行,就算闹到州上,我也要打这个官司,不然这些武人也太无法无天了……”

  直到最后,他恨恨顿脚跺足,确认了没有活口后,也拍马转头离开。

  很久以后,一颗大树下被草丛遮盖的土坑里,才爬出两个灰头土脸的人

  “大……大……大河桑……”

  面入土色的黑岛,用一种牙齿打架的声音,对同样惊魂未定的林深河道

  “中土真是可怕的地方……”

  “这些年,真是难为你了……”

  他全身还在颤抖,却语无伦次地道

  “这……任务,实在太危险,,我还是向本家请命,回去挖坑喂猪好了……”

  ……

  “倭国有大变……”

  我现在的情报来源,分为好几个系统,但是情报的分析归总是交叉进行的,同一个情报需要两个以上的分析小组甄别,以便于相互监督和制约,防止泄密并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可以各自不同的角度,为上位者提供参考的意见,虽然这样不免会牺牲一些效率,但是在这个时代,好像还没有人能够比我建立的这个体系更先进的东西。

  收集来的东西,按照时效性和重要程度,被我分为若干层次,以从浅到深的颜色来标识,象黄色及黄色以下,属于可以在体系内的大众刊物乃至专门提供给将领们的密参上,有选择的摘要。

  象朝廷有针对性的人事调整属于橙色警报,而监控神策军、神武军的内部秘密变动之类,就属于红色警报,而那位皇帝陛下的身体好坏状况,属于紫色警报,至于黑色,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不过如果发生,就是生死存亡了。

  还有一种情报被鉴定为灰色,属于本军用不着,却可以通过南平社、大通社、南丰号等外围组织出售给那些关系户。

  倭国的情报,就属于需要关注,但对身边局势影响不大,却关系到重要利益的项目……

  我的名下现在在倭国西部沿海有十几温泉庄和矿山,由于日本铁矿的成分品质,要比这个时代已发现其他的地方好一些,还和当地人合办三个铁穴(铸铁所),当然的所谓合作,就是当地豪强出人力开采当地的资源,由唐人进行管理和守卫,起码倭国的官吏是不敢来收税的,因此也无意聚集了大量被称为祟多的贱民阶层,形成外围的村落,出产的铁锭一部分与当地的管领、国司按照分成,一部分就地铸造成民用制品,还有以部分成色最好的,才输送回国作为军器的原料。

  其中有好几处已经开始小规模出产金沙和银锭,大抵已经可以弥补往来夷州、倭国之间船团的维持费用,象铜块、铁锭什么的多少还有赚头,至于其他硫磺、硝石、云母什么的物产,可以算是捎带的添头,但是对于更深入内陆的地区还是没有办法,光是交通就成大问题,就算知道有资源,也运不出来,只能慢慢的经营过去。

  倭国大变的缘故,

  话还要从数年前说起,倭国历史上第一位当政的女王——孝谦天皇,(为了称呼方便,姑且称为天皇把)由于按照传统终身不能结婚,也没有子嗣。

  于是即位后,废除了前代圣武天皇遗嘱所立的皇太子道祖王,强行立了与藤原氏族有密切关系的大炊王为太子,早年自从佛法东渡后,日本兴起虔诚之风,孝谦女王又以身作则,以专心于信仰佛教为理由宣布逊位,由藤原仲麻吕的女婿大炊王,即位为第47代淳仁天皇,由出身藤原家的太后光明子临朝,由太政大臣惠美押胜(藤原仲麻吕)主持朝政,并再次组织遣唐使团来朝请册。

  当时,

  藤原敏贞,藤原秀真、佐伯才让、权养三千代等人,已经搭上了我家的门路,利用这个机会,从我这里用珠贝、海产、金沙等价值不菲的物产,换走数千件淘汰的甲杖,一千多张老式的强弩,又以海上多贼寇,需要护航为名,从其他渠道的船队中,花大加强收购了十几门换装下来的陈旧石炮和若干床弩。又通过协助在倭国圈地移民为代价,从龙武军的军从商那里,陆续购置了以大批军需物资。

  还利用我名下在倭国沿海开办的温泉庄、矿场等为掩护,以劳力为名把大量族人送进去,然后雇佣正在其中轮流疗养和度假的龙武军老兵,为他们训练武装人员提供战术指导。当然这种当事人自发的行为,我一贯是不知道也不会承认的。

  据说他们背后是式家家主的藤原宇合、藤原藏下麻吕等人,与前代太正吉备真备关系密切,而吉备真备在中国也有大量的人脉和交往,京学三首座之一经学馆博士,五常大夫管平潮,就是经吉备真备的介绍称为藤原宇合女婿的,不过管平潮也因此落下“管弄姨”的名声。

  因为他带回国除了十几岁的新婚妻子,还有一对十岁出头妻家庶出的小姐妹,结果不出数年,先是大姨,后是小姨,本朝虽然不介意姐妹为滕妾,但是对他低年龄向的好胃口,还是引为一时笑谈的。

  现在谁都知道他们想做什么,打击海盗纯粹是个笑话,现在往来东海列国之间的航线上,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海盗,就算有,那也是官方背景,用来打击对手,垄断利益的。

  现在的倭国朝廷当政的藤原仲麻吕,是南家藤原武智麻吕的次子,母亲是古代豪门安倍贞吉的女儿安倍贞媛,曾随大纳言阿倍宿奈麻吕学习算术,与本朝的秘书少监安倍仲麻吕既是表亲,又是同门师兄弟,有这个渊源在,因此他对大唐朝廷来说也不算陌生。

  此人虽然出身老式贵族,但也是个唐化改革的坚定主张者,只是没有前及任的吉备真备等人那么急进,在传统贵族中也更有根基和人望,

  仲麻吕执政后,马上开始施行祖父藤原不比等制定而搁置达39年之久的《养老律令》,并吸收大唐的经验和制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中男的年龄由17岁以上改为18岁以上,正丁的年龄由21岁以上改为22岁以上,以防班田农民逃亡;为了平衡米价,还设置了常平仓;另外,国司的任期也由四年改为六年;次年,为了进行民政巡察,还向全国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