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就是通常所见的非法移民偷渡客,当时日本国一直在尝试走全面唐化地道路,但因为历次封建改革的不彻底和后遗症,从皇室贵族到下民,从世俗权贵到僧人显要,各阶级矛盾激烈而尖锐,相当部分人,因为仰慕大唐繁华,倾尽身家过来以后,就不打算回去了,这也是倭奴这个群体的由来。

  话说回来。为了使团主导权或者在其中占据相当的比例,各位不同背景,家族出身的使臣间相互勾心斗角,也很厉害,象这位藤原清河,代表的是藤原四宗之一的南家,和几个平城京大贵族,王室世袭御用大商人等临时联盟。

  本来这些事情主要是鸿垆寺负责,礼部胁从,之所以找上我,这些鬼子不知道从那里的门路打听,我还领了一个礼部司藩司的头衔,跑这里来希望能另辟奚径。他们不说我都忘了自己还有这个挂职。

  虽然出使的人选是日本国内指定,但是作为宗主国,对人选的名单,也能产生影响的,比如将一些人列为不受欢迎的往来对象,或者指名要,他就是希望能获得这种支持。

  这些倭人随从,都是窄袖斜襟,与古代汉服穿着十分相似。

  “佐伯,@#¥%&……”

  见我对其随从多看了两眼,赶忙说道,用鸟语怒斥了两声,连滚带爬的倒退出去。

  “这些是西国人,祖上野蛮不化,样貌粗鄙,污了大人的眼界,望上国大将军见谅……”

  “据说贵国女子都穿的是贯头布,男子穿的都是横幅……”

  我突然想到一件事,饶有兴趣的打听起来。

  “那都是下人和贱民的衣冠……”

  他露出嫌恶又讨好的表情,对我说道

  “先王之世已颁布冠戴令,以证礼统,现在鄙国的臣民都是唐衣为尚……”

  原来,

  所谓贯头布,日本服饰的原形。贯头衣”,就是在布上挖一个洞,从头上套下来,然后用带子系住垂在两腋下的布,再配上类似于裙子的下装;所谓的“横幅”,就是将未经裁剪的布围在身上,露出右肩,如同和尚披的袈裟。

  其做法相当原始,但对生产相当实用,但是一弯下腰去,里头什么东西都露出来了,这也是某只老虎杀到日本去,发现那里妇女都翘着光腚在劳动的由来。据说日本流行野合的传统,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发展出来。

  而现在正是日本的平城京(奈良)时期,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衣服令‘规定了礼服、朝服和制服――朝服包括冠帽,按官职等级区分;制服是无官职的公务人员的服装,按行业分类。

  (后世所谓和服,就来自唐人浴衣“汤帷子”的原型)

  说实话,除了穿戴衣冠,看起来人模人样的藤原等人,

  看到这些随从,我才知道为什么历史上习惯把倭人称之为猴子,不是我特别歧视或者种族偏见什么的,因为相比大多数唐人,他们个头实在太袖珍了,倭人这种贬义的称谓,大部分就来自他们的身高,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海岛国家,资源贫乏拌生的是单调的饮食结构,和普遍性的严重营养不良,成年男子的佝偻病,未老先衰,甚至在贵为公卿家的贵族间也不例外,

  生产力落后,物资匮乏之下。

  日本的平民和贱民吃的是芋、豆、糙米,贵族和武士阶层吃的是谷物做的米糕、茶泡饭、佐以腌菜、酱汤、海带、紫菜为主,年节的时候将咸鱼干、醋豆、梅干当成远方的贡品来改善生活,再加上历史上有个信奉佛教的峨磋王,发布了肉食禁令,让贵族阶层流行吃素一吃就是1200多年,所谓后世日本饮食文化特色中的味噌汤、寿司什么的,其实都是战国发明的战场速食。

  还有日本岛国的相对封闭的环境,为了保持血缘纯正以血亲通婚的传统,造成人口素质低下也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日本的东国人,身体素质普遍要比西国人好,就是因为他们因为地缘政治的关系,常常抢劫南半岛新罗掠夺其人口,又与北半岛百济人保持通婚,甚至一度在朝鲜半岛建立殖民地——任那。

  真正让日本人体质和身高呈现爆炸性增长的,是在战后五十年间,虽然官方的说法是,政府配给儿童每天一斤奶计划的功劳,但地球人都知道,其实是驻日的美国大兵,以身体力行亲善日本妇女,不惜染上爱滋梅毒花柳的代价,为改良日本人口品质,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想到《影子武士》《罗生门》什么的里面,我就想起一群穿着竹片甲,握着绳弓,骑在比驴子大不了多少的矮脚马的猴子,在草地上奔突的情形。

  “下臣之国一向心往大唐,所有使臣必须熟读汉家经典,两年前(日本天平宝字元年)王上下了均令,每家贵族必备一部《孝经》,精勤学习……”

  他有意套近乎,我也有意套取这个时代的日本情况,当然是别有所图。反正支持不支持,只是一句话的问题,我就黑了他,他也没地方去申诉。

  话说回来,他们这班人来,当然还有另一项重任,就是把正在海南的鉴真大师给迎回去,

  日本崇佛后有好几百年的历史,自飞鸟时代,权臣苏我马子相继从百济引进佛教,圣德太子、推古王开始推崇佛教,大化改新之后,日本虽然一跃从半原始半奴隶社会,推进到封建社会,但是也留下许多后遗症,社会矛盾尖锐,一直想通过宣扬佛教思想来化解之,因此屡屡派遣各种学问僧和请益僧来中土。

  历史上的鉴真东渡,本来是出自刚刚退位日本孝谦女王的邀请,只是多次准备都未能成行,反而前来邀请的日本僧人,被当成通海盗的奸细,没少受牢狱之苦,

  他们这次,也是随刚刚探亲回来的前秘书监(晁衡)阿部仲麻吕一起来唐的,麻吕是一种尊贵的称呼,相当与XX家的贵公子之类的,仲就是仲季兄弟的长兄之意。

  要知道阿部(安倍)家族,在日本历史上一直是侍奉王室,最古老的世袭咒禁师家族之一,在后来的平安末期,还出了个大名鼎鼎的阴阳师——阿部晴明,这么一个神道教家族的大兄长贵公子,却跑到唐来求学做官,甚至受戒皈依佛法成为一个僧人,以追求更高深的学问和哲理,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很让人很惊异的事情。

  因此这位晁学士与同时代正躲在九华山上,领悟佛法已经修炼了几十年,差不多过两年就要挂掉,以肉身舍利成为地藏王菩萨地上化身的前新罗王孙金乔觉,并称盛唐时期两大外来藩国的传奇人物。

  据说他在唐一呆就是近四十年,与当代的李白、王维、储光义等名士,都有深厚的交情和友谊,三年前随第十一次谴唐使回国时,长安的诗友还为他举行了盛大的送别诗会,王维题赠《送秘书监还日本国》。

  后来他的坐船从苏州黄泗埔出发,同行的还有第六次东度的大师鉴真和尚,结果这一次佛祖的人品不好,遇到难得一遇的大风暴,鉴真和弟子们的坐船,直接被吹到我领下的海南去,在那里被打捞起来,顺便就地扎根下来调养身体兼带开发民智建设边疆。

  而这位晁衡人品就更差了,他的坐船居然也在风暴中下落不明,海难的消息传来,当时已经在庐山隐居的李白甚为难过,还做了《哭晁卿行》,结果他居然幸运的没死,却比飘的鉴真更远,一行十数人随船流到了安南都护府西部才上岸,却被当地土人袭击,死了不少随从,后来才从交趾登船,辗转回到日本,更兼旅途劳累和风浪颠簸,大病了一场,直到这个月才借新王即位的机会,随谴唐使回到大唐。重新得到他的消息,却已经是两年后的事情了。

  现在鉴真在海南混的风声水起的,不但继南禅创始人惠能之后,将律宗发扬光大、在广南一带广有号召力,甚至出海传法受戒了几个南海小国的藩王,走到哪里都很受欢迎,颇有些乐不思蜀的味道,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我提供便利和条件下之下,因此这些日本人如果想请走鉴真,得先打通我的门路,获得我这个地主的许可。

  当然,就这些使臣来说,如果这件事情做好了,也能在崇信佛门的老王、新王面前大大的加分。

  但另一方面,日本掌握朝政的权臣藤原胜美押,与孝谦王宠信的海归僧人——玄肪,所代表的奈良六宗佛门政治集团,正是政争最激烈的时候,虽然藤源氏是倭国最古老的权门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