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试者便立即授予官职,而且成绩优秀者还可得高官。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
了做官的资格,若要做官,还要经过吏部的考试。
除此之外,宋代考试程序进一步严格。
为了确保人才的质量,防止弄虚作假、滥竽充数,宋代科举考试,从乡
贡到殿试的各个环节,几乎都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有:第一,规定名额、
谨防滥举。州试的录取比例大约为1%,省试稍高。第二,重视举子的体质,
禁止举荐残疾人。如果发现这类人,不准送到中央,吏部也不能接受。第三,
实行“互保连坐”法,防止冒名伪荐,假如发现不合规定的举子,即送回原
籍,保人永远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第四,专门设立“别试院”,以隔离考官
子弟与其亲属。第五,实行“锁院“制度,防止泄秘。考官一经任命,便立
即停止原来的工作,搬入贡院(一般举士的考场)办公,同时封锁消息。考
试结束后考生退出考场,再次“锁院”,在秘密状态下阅评考卷。第六,采
取糊名誊卷法,防止舞弊。这些措施的实行,基本上保证了考生及被录取者
的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南宋的科举考试,大体上与北宋一脉相承,仅在一些枝节上有些变动。
元代,科举制度很不发达,远没达到唐宋时水平。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是多种多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出身游牧民族的元朝统治者文化水平较低,
认识不到文人的重要作用,他们只认为能征战的武夫才是人才。他们对科举
制度不重视,因此压抑、歧视知识分子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状况后来有所
转变。一直到元仁宗延祜二年 (公元1315年)才正式开科取士。
元朝的科举考试与唐宋相比,加入许多民族歧视性的东西。
元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分乡试 (行省考试)、会试(礼
部考试)、御试 (殿试)三级。乡试由中书省派驻地方的执行机构行中书省
主持,录取300人。乡试取中以后,再到礼部进行会试,会试取100名。然
后就进行御试,御试录取五六十人到八九十人不等。被录取者也分三甲:第
一名赐进士及第,授六品官;二甲进士授正七品官;三甲进士授正八品官。
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它把人分成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
色目人,其中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各少数民族;第三等是汉人,其中包括
契丹、女真和原金朝统治下的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即长江以南的汉人及西
南各少数民族。这种民族歧视政策也表现在科举考试上。在进行各级考试时,
一二等人都和三四等人分开。乡试、会试时,蒙古人和色目人只考两场,汉
人和南人则要考三场。御试时,即使同考策问,但一二等人写500字就可以
了,而三四等人却要写1000字。考试内容的难易也不一样,蒙古人、色目人
的题目比较容易,汉人、南人的题日则较难。前两等人如果愿意参加后两等
人的考试,考中后可以比汉人、南人高一等授官。
明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专制的集权,对科举制也进行重大改革。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创立基业的过程中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
… Page 7…
性,所以他很重视人才,选拔人才不拘一格,明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就开了科
举,可是朱元璋看到科举得到的人才中有不少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难以胜
任,就一度停了科举,实行荐举取仕,几年后才又恢复科举考试。为了保障
人才源源不尽,朱元璋在实行科举制和举荐制的同时,十分重视兴办学校。
中央设立国子学,生源是宦官子弟及乡下成绩优异的书生。除此之外,各府、
州、县也都兴办学校。这时的科举考试在内容上日趋腐朽,朱熹集注的四书
五经被规定为学校的教材和考试内容。作文的形式也趋死板,严格要求以八
股文的形式,扼杀了创新,这就严重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使像《本
草纲目》这样的世界医学名著当时也不被承认。同时,这一时期的科举取士
程序也变得更为严密、繁琐。科举制度的优越性逐渐丧失了,因而日趋没落。
明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与历代相比大大减少了,只有进士科、武举科,不过,
武举科并不景气。
明代的科举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
明朝的正式考试分为四级:县试、府试、会试和殿试。
县试与府试。明代科举每三年一届,每届从基层贡举为起点。县试、府
试都要由知县、知府亲自主考。县试优秀者送至府,进行府试,考中者被称
为生员(即秀才)或相公,考不中者称为童生。府试后再选优秀生进贡给省。
中了秀才就脱离一般平民,进入了统治阶级的圈子,秀才见了知县可以不跪,
官府也不能对他随便用刑。
乡试。乡试是各省面向生员举行的科举考试,在各省省会进行。乡试三
年一次,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举行,时值秋天,
故乡试又称“秋闱”,共考三场,第一场考经义,第二场考礼乐论述,第三
场考经史时务。三场考试都合格者,10天后再面试骑、射、书、算、律五艺,
看其知识面的大小,面试通过者按名额录取。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
解元。举人不仅有资格参加全国性的会试,而且可以做官 (以知县为主)。
会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举行,相当于唐宋时的省试。参加会试
的是全国各地的举人。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即丑、辰、未、戍年的春季二
月举行,因此会试又被称为“春闱”或“礼闱”。录取名额一般是三四百人。
被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的考试内容与乡试相同。考试
时,试卷之首须书写三代姓名、籍贯、年龄等,并要有官府印记。半夜入考
场,入场时要搜身检查,然后每人给三只烛进入考房。试卷糊名、弥封。考
生用墨笔回答问题。答题时必须避讳皇帝的名字庙号。
殿试。明代国家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便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一般
在会试的三月初举行。被录取者称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三人 (第
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每届录取人数不定,一般为
100人左右,一甲的3名进士殿试后立即授官,状元一般授翰林院修撰,榜
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可以参加翰林院的“馆选”,考取后授
重要职位,如果考不取,可以授给御史、六部主事、知州、知县等官。
明朝科举制度的保护措施也与前代不伺。第一,正式官吏和已经科举入
仕者不能再参加科举;第二,凡罢免的官吏及倡优之流不在允许范围之内;
第三,落选者不得喧哗取闹,纠缠考官;第四,考官不得徇私情。以上违反
规定者一经查出,就予以除名。
与前几代的科举考试相比,明朝的科举制有以下特点:第一,过程更加
… Page 8…
复杂。自县试到殿试细分成五级,这种繁琐的考试程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而且耗费了无数考生的黄金年华。有的人皓首穷经,到花甲之年
才弄个一官半职。“六十魁天下”,“七十致仕”的人屡见不鲜。第二,考
试内容庞杂。不仅考经义,而且更考朱熹的集注。笔试后还要面试度“五艺”。
考试难度增大了。第三,有一套较完备的保障措施。第四,生源更加广泛,
甚至有外国人参加。如洪武四年就有6名高丽人来应试。
清朝,已处于中国封建制度的逐渐崩溃阶段。它也一直实行科举制度,
从皇太极即位一直到20世纪初。
清朝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是沿袭明朝。考试程序、录取原则、授官方式及
考试时间大体上一样,只是在长期的推行过程中,细则更多,内容和格式更
加僵化、死板,到晚清时已成为众矢之的。
清朝的科举制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试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