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boss的巨剑-古代最牛君王打架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广利下令围攻大宛都城,他先派出工兵部队切断了大宛都城内的水源,又摧毁了大宛都城的外城,生擒了大宛军猛将煎靡。  
  此时大宛国上下,坚持“抗战”信念的似乎只有大宛王一人,而大宛国的王公贵族大臣们早已被汉军吓破了胆,城内百姓也是人心惶惶。这帮“食君之禄”的大宛公卿认为目前拯救大宛国的唯一办法就是,杀了大宛王,献出汗血宝马!  
  就这样,大宛王的脑袋摆到了李广利的面前,大宛都城的城门向汉军打开。  
  此时李广利的心情简直好得无法形容,他以征服者的姿态命令相马师挑选了几十匹上等马和三千匹中等马,还重立了一个亲汉的大宛王,新大宛王表示永远臣服大汉。    
  李广利奏凯班师。而在班师途中这位贰师将军又干了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儿,他顺手把上次西征时曾重创汉军的大宛国附属郁成国给收拾了,郁成王被一个汉军骑兵砍了脑袋。  
  历史真的很会开玩笑,李广利,这位并无任何卓绝才华的将军,竟然成为世界历史上极其罕有的数月之内就连破三国并连杀三个外国元首的军事统帅……  
  大宛之战以汉军的最终胜利而告终。汉帝国在这次大规模远征中损失五万余人,耗资亿万。有人说汉武帝发动的这次大战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也有人说此战对于控制西域和打击匈奴意义重大。无论如何评说,都不得不承认,这次大战是亚洲历史上一次颇有影响的军事壮举,法国史家曾赞誉这是一次“空前大胆的行军”。  
  汉武帝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汗血宝马,文采风流的他兴奋地写下一首《西极天马之歌》,军事上大显其威的他也要在文艺上大显其才,尽情享受着“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四夷”的乐趣。  
  汉武帝东征朝鲜,南降越人,西破大宛,皆获完胜。这东、南、西的战事咱都侃完了,下面咱就说说武帝时代最具历史影响力也是最为惊心动魄的大战——北伐匈奴。汉匈大战比前面说过的所有战役都要经典得多。在这场大战中,涌现出了军事史上真正的无敌英雄和闪亮巨星!      
日期:2009…09…17 16:35:13    
  帝国BOSS的巨剑——古代最牛君王打架史  
  (四)汉帝国BOSS篇  
  (29)从奴隶到大将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帝国BOSS的巨剑——古代最牛君王打架史》 第27节                        
  《帝国BOSS的巨剑——古代最牛君王打架史》    第27节  
作者: 小学生阿萌             
  咱在前面侃秦始皇打仗的事儿时就说过匈奴,知道这个彪悍狂野的草原民族向来不安稳,他们擅长骑射,生性好动,喜爱劫掠。在战国时代,他们曾被赵国名将李牧痛扁一番;到了秦帝国时代,他们又被大秦名将蒙恬暴打一顿。而到了秦末汉初时期,他们奋然雄起。亲手射死自己爱马、爱妃以及老爹(头曼单于)的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大展雄才,领导匈奴人民发家致富,四处打劫,使匈奴地盘不断扩张、实力空前强大,称霸北疆,威慑西域。    
  雄起后的匈奴完全鄙视汉帝国,他们对汉帝国连续“施暴”(包括军事上和精神上的),诸如:围困汉朝第一代领导人刘邦、写流氓信件调戏汉朝“国母”吕雉、索要汉朝公主与他们和亲、不时对汉朝边境进行烧杀劫掠……等等。  
  面对这些,汉帝国的领导人并没有采取强硬措施,他们忍了。  
  汉帝国领导人并非懦夫,他们也不想当软蛋,只是天下刚平国家初建百废待兴,经济、军事力量皆不雄厚,根本无力反击匈奴。当前的选择只有忍辱负重好好发展积攒力量。  
  好在高祖刘邦、太后吕雉、文帝刘恒、景帝刘启都是出色的治国高手,他们勒紧裤带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终于在60年中使汉帝国迅速脱贫并积攒了雄厚的底子。  
  到了爱折腾的武帝登基时,汉帝国已今非昔比。    
  武帝决定改变国策——对匈奴,再也不能屈辱的给他们送女人了,必须狠揍。  
  前面咱们已经说过,为了对付擅长骑射的匈奴,武帝建立了一支强大雄壮的骑兵军团,并配备了劲弩、长戟、战刀等尖端武器。武帝就是要用这样一支精兵劲旅来狠狠教训他一生中最大的军事敌手!  
  汉匈大战的序曲得从一个阴谋说起……  
  公元前133年,武帝听从了一个叫聂一的富豪和一个叫王恢的官员的建议,派出三十多万兵马埋伏在山西马邑附近的山谷里,同时令聂一去忽悠匈奴的军臣单于进入汉军的埋伏圈,企图诱歼单于!没想到一个被匈奴俘虏的雁门郡官员向单于供出这是个阴谋,单于大惊失色,溜之大吉。  
  武帝的这个诱敌之谋失败了,从此汉匈“和亲”彻底完蛋,汉匈大战一触即发!  
  四年后,即公元前129年,汉武帝以四万骑兵发动了对匈奴的第一次出击。    
  这次率领汉军的有四位将军:其中有两位都出身不俗,担任过武帝的亲密侍从;一位是勇猛盖世神箭无敌早已名震天下的功夫高手;还有一位出身极惨——奴仆。  
  这次出击的结果把无数人惊得目瞪口呆:两位武帝的亲密侍从一位损兵七千一位毫无斩获,而那位功夫高手更倒霉——战败受伤被匈奴生擒,虽然后来他仗着功夫精湛英勇逃回……  
  唯一取得胜利的,竟然是那位出身奴仆的将军,他直捣匈奴人的“圣地”龙城(匈奴人祭天处之一,在今内蒙古境内),斩首七百!  
  损兵八千的将军名叫公孙敖,一无所获的将军名叫公孙贺,被生擒的功夫高手就是威名显赫但实际战绩并不太辉煌的“飞将军”李广(?—前119年)。  
  大获全胜的“奴仆”将军,名叫卫青(?—前106年)。    
  一颗璀璨的将星横空出世!  
  其实卫青的被重用和李广利的被重用很相似,都是因为他们有一个被皇上狂爱的漂亮姐妹,汉武帝一贯“爱屋及乌”,对舅子自然大力提拔。但是卫青的才华却非李广利可比,他的成功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漂亮姐姐,他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天才。  
  话说卫青是个苦命娃,他爹原是山西平阳一县政府干部,后来与平阳公主(汉武帝的姐姐)家里的女佣私通,生下了卫青。  
  由于是私生子,卫青的童年相当黑暗,吃穿极差、辛苦放羊,物质上被压迫,精神上被歧视,属于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长大后这个苦命娃被平阳公主看中,在公主府当上了一名骑奴,而他那位漂亮的三姐卫子夫,则成为公主府上的一名歌女。  
  终于有一天,卫家时来运转一步登天。风流多情的汉武帝爱上了美丽动人的卫子夫,于是乎,一段真实的传奇发生了——卫子夫从身世飘零的歌女变成统领后宫的皇后,卫青从受尽白眼的奴仆变成号令三军的将领(还娶了昔日的主子平阳公主,这样就和汉武帝互为姐夫也互为小舅子)。    
  有趣的是,在卫青从奴隶成为将军这一真实传奇发生的数十年后,与汉朝同为当时世界最强国的西方的罗马也出现了一位“奴隶名将”(当然,这位老外的“奴隶性质”和卫青略有不同),他的名字叫斯巴达克。半个世纪之内(公元前119年卫青决战匈奴,46年后斯巴达克率众起义),东西方历史上各崛起一位名垂史册的奴隶将星,一位重创了肆虐北疆的匈奴骑兵,一位击败了威震欧洲的罗马军团(虽然最终还是壮烈了),人类的历史果然奇妙……    
  斯巴达克放下不提,继续说咱们的卫青。  
  当世人皆认为卫青不过是因为漂亮姐姐陪皇帝睡觉才前途发达的时候,卫青以真正的功业证明了自己超强的实力。  
  前面咱说了,汉武帝在公元前129年第一次出击匈奴时,四位执行任务的将军只有卫青一人杀敌立功,从那时起,武帝对这个小舅子彻底刮目相看。在此之前,卫青给武帝的感觉不过是一个擅长骑射、勇敢沉着的老实孩子而已。而在此之后,武帝就把卫青视为大汉军队第一战将(在另一位更闪亮的将星出世之前),反击匈奴的大战皆交由卫青主打。    
  卫青初露锋芒的两年后,即公元前127年,匈奴又以在边界杀人抢劫的方式侮辱了汉武帝,而此时的武帝正想狠狠收拾他们呢。武帝这次出击的战术是——胡骑东进,汉骑西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