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轴心围军队在突尼斯被歼灭,共二十五万人,其中德国人占十万,还只是被俘的。自此失败一个个地接踵而至。
“乌拉纽斯”攻势与“土星”攻势这两项战略计划,都是由最高一级组织具体制订与实施的。它们首次显示出了苏军最高统帅部与较高级司令部对大规模快速运动的坦克与摩托化部队实施指挥与控制的能力。但是,较低级的野战指挥官训导部队的能力与战术指挥能力依旧很差。师团长尤其如此。空军与坦克部队的训练与德国人相比低劣得多。无疑,苏军正在学习。但是,斯大林格勒之战的真正胜利者,却是方面军司令员、整个最高统帅机构、斯大林、国防委员会和大本营的将军们。
据苏联方面公布,苏军为包围斯大林格勒而实施的“乌拉纽斯”攻势,所投入的兵力为一百万人。但是,应把苏联的这个数字看作订了一定的折扣,因为有一种倾向,为了证实苏联的胜利并非由于人数众多,而是共产主义制度的优越,往往夸大德军的兵力,缩小苏军的兵力。同时还有一种相反的倾向,为了贬低美国的兵力与生产数字,又往往夸大苏联的兵力与生产数字。尽管苏联出版物中引用的资料都说会战之前,在苏军的三个方面军中,适于作战的全部坦克仅九百辆(并描写该数字占苏军在苏德战场所有坦克的百分之六十)。但是,用于斯大林格勒作战的坦克部队的全建制坦克数字近一千八百辆。1942年苏联生产各种类型坦克的总产量为二万四千七百辆,因此要么是把实有数字低报成九百辆;要么是夸大了坦克的产量。据说,三个方面军的火炮为一万三千五百门,但是按炮兵编制数计算大约有九千门。其余大量的是团营属火炮、迫击炮与反坦克炮。因此,不能从苏联的数字中得到任何正确的结论。
德军战败的原因很多。元首在战略上胃口过大,基础不牢:本身缺乏资源,又固执地低估敌方的兵力与潜力。他在伏尔加河与高加索两地同时采取行动,而当时可以使用的部队勉强只够打一仗。因此,希特勒便要求罗马尼亚、意大利与匈牙利提供部队,以弥补德军之不足,并把德军的警戒任务委托给盟军,但就在去年他还说他是决不这样做的。虽然他自认为是大战的领袖,但他连运输与补给问题都无法解决,而是把这些问题交给戈培尔处理。结果,德军就象苏德战争开始时一样,仍然没有多少备份的补给品,或根本没有备份的补给品,在一条漫长而靠不住的补给线的尽头过着朝不保夕、提心吊胆的生活。当德军第6集团军于11月23日被孤立时,它实际上已没有物资储备。由于缺乏油料,A集团军群与B集团军群不时地停止前进。元首坚持要攻占斯大林格勒的废墟而不封锁伏尔加其余各地的主张,正中苏联的下怀。因为德军是投入了一场消耗极大的作战,而苏军指挥员的严酷以及其部队的顽强等特点,尤其适于打消耗战。总之,德军在开阔地作战的能力远远超过苏军,而在堑壕战和居民地作战的能力却大为逊色。由于希特勒的愚蠢,致使B集团军群的主力象钻进绞索一样被牵制在斯大林格勒地区达数月之久,给莫斯科以充裕的时间完成实施毁灭性打击的计划与准备工作。在斯大林格勒城内,所有德国师的战斗力与机动力都已丧失过半。有许多师已丧失净尽。
德国此次战败之后,许多德军指挥官都把勃劳希契解职以来所遭受的一系列失败归咎于希特勒,这种谴责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必须记住:1942年,这些将军中有许多人丝毫不怀疑希特勒的军事领导能力,坚定不移地相信他的天才,他们同样负有低估其敌人的罪责。而希特勒本人也对德军领导人与参谋部抱有近乎病态的反感和轻蔑。
正因为希特勒坚持要保卢斯留在伏尔加河,因此这次德军失败应归咎于元首。在他周围的人中,凯特尔无足轻重;约德尔自利斯特事件后仍然心有余悸。无论怎样说,他俩对俄国战场均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疲惫的哈尔德早已退休。其继任人蔡茨勒无论对希特勒还是对集团军群司令们均不能产生任何影响。他在这一阶段扮演的角色是消极的。除希特勒外,戈林要对这场灾难负主要责任。因为他曾保证他能不断地向包围圈内提供空中补给。他所作出的这项保证立即遭到自己的空军指挥官与参谋们的反对。在这场悲剧中,曼施泰因扮演的角色牵扯最少,因为他的兵力那样少,任务那样重,在那个时候接受任务已为时过晚了,而且他从未真正指挥过保卢斯。曼施泰因只在一个问题上的责任不明,即他是否应向保卢斯下达那道放弃阵地,实施突围的硬性命令。从尔后的事件来看,可以说曼施泰因应该这样做,尽管这道命令肯定会立即遭到元首的反对。
契尔河河口附近的顿河大桥距斯大林格勒仅四十英里,并且在12月16日以前一直控制在德军手中,曼施泰因不走顿河大桥,偏偏舍近求远,选择从科帖尔尼科沃到斯大林格勒的路线是想给苏联守军以突然的打击。因此他选择了叶廖缅科防守较为薄弱的方向。斯大林与华西列夫斯基均不相信德国人会选择这样一条靠不住的路线。第57装甲军即使被打败,主要功劳也不能归于特鲁番诺夫指挥的第51集团军,问题在于路途遥远,地形复杂,天候恶劣。在这种情况下倒不如集中第57与第48装甲军两个军的兵力强渡契尔河下游与顿河(这是进入斯大林格勒的捷径),冲破对岸苏军的阻拦,向斯大林格勒发动进攻。可是当时却舍近求远,结果两个装甲军都被孤立歼灭。
保卢斯担任的角色是他命中注定的。保卢斯与他即将取代的约德尔在军事素养与性格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他是资历最深的作战参谋。尽管他并非没有指挥能力,但他却毫无指挥经验。另一方面,与其同事们相比,他的性格要驯顺得多,他反应迟钝,优柔寡断。他可能因11月23日或其后不久未能不顾希特勒的命令掉转部队,杀出另一条生路而遭受谴责。但是,如果保卢斯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拒不服从希特勒要他留在伏尔加河的意图,那才是不可思议的。希特勒是不会为最高统帅部选择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况且保卢斯也不是赫普纳。赫普纳敢想敢做,这也是毁灭他自己的原因。如果保卢斯了解第6集团军继续留在伏尔加河将会全部被歼,他可能会违抗希特勒的命令。但是相反,甚至迟至1月24日,当包围圈在他眼前逐步缩小;当所有解救的希望全已破灭,当他知道末日已为时不远时,他仍要求希特勒允许他组织部队进行抵抗,而当他的要求未得到答复时,也未能采取行动。这是什么原因呢?一则11月23日,德军仍未遭受重大的失败;二则有例在先希特勒横暴地处置了施波内克与海姆。
最后的疑点是,11月23日或12月19日,第6集团军是否还十分强大,足以冲出包围圈,这仍然是个值得推敲的问题。但是,第6集团军各军大部分保持完整,它有可能在11月最后一周,以丢弃大部分的装备为代价保证各军的完整,因为苏军当时正在混乱之中,也不拥有强大的兵力。到12月19日,局势急转直下,第6集团军剩余的大量的马匹被屠宰了,德军的补给情况也恶化了。众所周知,此时,叶廖缅科也遇到了重重困难,他的坦克部队与摩托化部队已把油料与补给消耗殆尽。马利诺夫斯基指挥的第2近卫集团军直至12月19日才逾期赶抵该地区。保卢斯与赫特的援军相距仅三十英里,中间是叶廖缅科的部队,如果第6集团军于12月19日向叶廖缅科的后方发动进攻,并把获得自由作为鼓舞部队的动力,那么,就可能有相当数量的人冲出包围圈。21第二十一章 德军撤至乌克兰第二十一章 德军撤至乌克兰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 1941…1945》'
这次大反攻的第三阶段以德军第6集团军被歼和德军撤离高加索而告终。第三阶段是由戈利科夫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对德国扎尔穆特的第2集团军和匈牙利詹内的第2集团军实施进攻。进攻的直接目标是哈尔科夫和顿涅次盆地。进攻正面从利夫内绵延到坎帖米罗夫卡,宽三百多英里。列伊特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从北翼、瓦杜丁的西南方面军从南翼配合戈利科夫。为了从两翼合围匈牙利第2集团军,由莫斯卡连科的第40集团军协同第18独立步兵军对右翼的匈牙利部队进行主要突击,由雷巴尔科的第3坦克集团军攻打左翼的意大利部队,这两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