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欲地忍受这种生活。倘若不是指挥员和政委的逼迫,他们的战斗力很差,人很脏,不守纪律,不好领导,冷漠无情。所有俄国人都难以揣测,脾气容易产生急剧变化。这种性格反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方式上。有时部队非常顽强地进行殊死的战斗,有时则自暴自弃,溜之大吉。通常,他们的防守比进攻强,但是往往反应慢,动作迟缓,优柔寡断,谨小慎微。他们历来消极被动,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这点在1939年到1940年的冬季战争以及1941年的夏季战争得到反映,在1940年的冬季战争中,他们惨败给数量上无足轻重的芬兰人。
沙皇时代,俄国人并不是不好的军人。大俄罗斯人比其他东欧和西欧的斯拉夫民族(波兰人除外)都更有天赋的军人性格。很难说他们比小亚细亚的土耳其人强,或者比芬兰人、芬兰血统瑞典人和德国人劣。这种估计完全基于单个人的特性,而没有考虑领导、训练和装备的作用,也没有考虑对苏联军人家庭成员生命的严重威胁,更没有考虑政委手枪所产生的作用。这些政治上的手枪可以确保士兵从麻木不仁和低沉的情绪中苏醒过来,并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战斗力。07第七章 战争爆发和波罗的海地区第七章 战争爆发和波罗的海地区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 1941…1945》'
德国军队于6月22日星期天拂晓就越过边界。而在这之前,炮兵开始对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军和其他苏军的驻地、指挥部发起轰击。空军则对远至列宁格勒附近的喀琅施塔得、比萨拉比亚的伊兹梅尔、克里木的塞瓦斯托波尔等地的机场、铁路枢纽、海港实施猛烈空袭。从凌晨三时至三时半,从波罗的海到匈牙利的边界线有多处被突破。德军有时遭到边防军的顽强抵抗。大批破坏分子、捣乱分子(其中不少是立陶宛人、乌克兰人)随德国部队一起越过边界。他们的任务是破坏电话线,捣毁通信中心,以及在公路、铁路两旁打伏击。
在边界的苏联一侧,局势混乱不堪。边境地区六十多个机场遭到持续不断的狂轰滥炸。不到中午,德国空军就声称击毁了敌机八百架,而自己仅损失了十架。苏军各边防师远离防御阵地,一直在执行着和平时期的日常任务;有些指挥员离开了岗位,许多炮团和通信营被派往靶场和兵种训练中心进行特种兵器训练。德国空军拥有无可置疑的空中优势,使苏军几乎不可能沿公路行动,而苏军前方地域的控制与通信系统完全遭到破坏,使那里的苏联部队陷于瘫痪。苏军的抵抗是不协调的、微不足道的。事态的发展把苏共政治局搞得晕头转向。尽管已经为时过晚,他们还指望制止战争。所以,他们于上午七时一刻发布指令,命令苏军不得进入德国,空军深入德方境内活动不得超过九十英里。同时,他们与德国外交部保持着无线电联系,还要求日本出面调解。到了下午,苏军参谋部和克里姆林宫已经了解不到战局的真实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通信联络陷于瘫痪。指挥员与部队之间、指挥员与指挥员之间都失去了联系,许多部队失去指挥。在大多数情况下,苏联将领不愿意、也不敢向上级承认,他们不了解实际战况,无法实施指挥。因此,战争爆发后的若干小时内,各军区和国防部不但以为自己了解实际战况,而且还相信他们所命令的反击正在切实进行。那天晚上十点钟,据说在莫斯科的总参谋长认为战局对苏军比较有利,因“敌人已经被击退”。根据命令,苏空军对普洛耶什蒂、布加勒斯特、华沙、格但斯克进行了反空袭。但因没有战斗机护航,反空袭损失巨大,收效甚小。
在战争的头几天里,苏联即改组了最高统帅部和苏军,以适应战争的需要。在1905年至1918年期间出生的共十四批的预备役人员被动员起来。前国防部长铁木辛哥被临时指定担任总司令。M·M·波波夫指挥的列宁格勒军区改为北方方面军;F·I·库兹涅佐夫指挥的波罗的海军区(由第8、第11集团军组成)作为西北方面军投入战斗;巴甫洛夫指挥的西方军区(由驻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北的白俄罗斯第3、第10、第4集团军组成)改称西方方面军;基尔波诺斯指挥的基辅军区(由第5、第6、第26和第12集团军组成)编为西南方面军。奥德萨军区被改编为第9集团军,后来又成为新建立的保卫比萨拉比亚地区的南方方面军的一部分。面对德军的入侵,西北方面军、西方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将首当其冲。
在波罗的海地区,陆军元帅李勃指挥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是歼灭波罗的海国家的敌人,与芬兰军队会师,其最终目标是五百英里以外的列宁格勒。北方集团军群由屈希勒尔指挥的第18集团军和布施指挥的第16集团军组成,共有二十个步兵师,其中有一个师作为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后来又增加了三个保安师。此外,赫普纳指挥的第4装甲集群包括两个装甲军(赖因哈特指挥的第41装甲军和曼施泰因指挥的第56装甲军),共有三个装甲师和三个摩托化步兵师。北方集团军群得到克勒尔指挥的第1航空队大约四百架飞机的空中支援。
波罗的海国家的地形与东普鲁士的地形很相似,地势平坦,偶尔出现高地,有些地区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沙丘.数不胜数的湖泊、沼泽。只有沿海地区是肥沃的牧场。越往东北方向走,越是荒凉,森林越茂密。象样的公路寥寥无几,多数公路都很狭窄,而且很少维修,每逢夏雨连绵使无法使用。两条河流从东向西流入波罗的海,象屏障一样阻挡着德军前进的轴线。第一条是涅曼河,它除了下游做为梅默尔河流入东普鲁士境内外,其余部分距离德军出发线大约四十英里。第二个更为可怕的障碍是西德维纳河,从维切布斯克流向里加,距离东普鲁士边境二百英里左右。占领这条河流能防止敌人把它当作一条防线,还可以切断苏军部队与南部的联系。
对于苏军的前沿兵力部署,德国人是很清楚的。F·I·库兹涅佐夫指挥的波罗的海军区(战争爆发时改为西北方面军),只有两个集团军,据说离边界相当近,索宾尼科夫的第8集团军在右翼,离海岸最近,左翼是莫罗佐夫的第H集团军。据正确的估计,这两个集团军约有二十个师,两个摩托化军。但这个总数包括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原有的一些陆军师,这些部队在一年之前才编入苏军。德国人相信,这些部队不可能有出色的表现。李勃的进攻正面较为狭窄,只包括苏第8集团军的全部和第11集团军的一部。第11集团军的南翼则属于邻近的中央集团军群的攻击范围。李勃打算用第4装甲集群沿着北方集团军群的中央路线发起主攻,它左翼的德第18集团军和右翼的第16集团军随后跟进。第4装甲集群的右翼是曼施泰因的第56装甲军,它沿着一条非常狭窄的正面进行突击,只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可供它的三个师使用。曼施泰因必须前进二百英里,直达德维纳河的道加夫皮耳斯(迪纳堡)。赖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有两个装甲师(而曼施泰因只有一个装甲师),将在宽阔得多的正面上推进,准备在抵达德维纳河的克鲁斯特皮耳斯(雅各布斯塔德)以前,与据信处在左翼的苏第3、第12摩托化军交战。
德军的战术编组并不理想。第4装甲集群只有两个装甲军,两者齐头并进,后面不留预备队。在抵达德维纳河后,一个装甲军的行动要取决于另一装甲军的进展。两个步兵集团军将并肩全力投入战斗。李勃手下只掌握着一个步兵师,作为集团军群的预备队。这就象第4装甲集群参谋长后来所说的那样,是一位蹩脚指挥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第4装甲集群左、右翼侧的两个步兵集团军,一个要歼灭沿海地区的敌人,一个要占领考纳斯(科夫诺),然后向前挺进到道加夫皮耳斯。
第4装甲集群是从处于梅默尔河下游和边界的狭窄地带的第18集团军地域出击的。所有的装甲师通过提耳济特公路桥和两座在天黑之后架起的舟桥,于6月21日进入了桥头堡。由第18集团军调来的步兵部队在边界茂密的森林地区支援两个装甲军。凌晨3时零5分,步兵和坦克部队在六百门火炮的支援下,越过了边界,进入了林间通道。开始,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不过当天晚些时候,抵抗有所增强,尤其是在森林地区。但是战斗仍是零零星星的,是小股部队的行动,并不是协同一致的抵抗。天气晴朗而干燥,但是蜿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