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陛下对皇后娘娘的感情,势必纠察到底。也许崔中平做的很隐秘,可谁也不能保证事情天衣无缝,不留一点线索破绽。反之,陛下一死,便没有人为他出头了。太子即将失势,魏王、吴王虎视眈眈,那时候谁继任皇位才是第一要事,哪里还会去在意陛下是自然病故,还是被人暗中动了手脚?这样反而能够避免被查的危险。如果我是崔中平,也会选择弑君……”
杜荷低沉的说着,这些都是他当初没有察觉的在路上相通的,越是深入分析事情,越能肯定崔中平利用李泰,弑君之心。
杜如晦默然点头,杜荷的分析确实合情合理,配合已经到手的资料,已经能够证明李泰、崔中平的罪行了,他指着李泰的那封密信与《扁鹊神篇》道:“这两样东西,二郎是怎么得来的?”
杜荷如实以告,李泰的密信源自于长孙无忌,没什么好说的,取《扁鹊神篇》的曲折,他详细说明。
杜如晦沉默了许久,将密信、《扁鹊神篇》收了起来,道:“此事二郎就别管了吧,交给为父处理,你已经接触太多皇室丑闻,过于深入的干涉这一些,对你的仕途之路,有害无利。”他说着,眼中闪着耀眼的光芒。
这一次,早已沉寂许久的名相,要准备活动一下筋骨了。
第七十八章大事底定
第七十八章大事底定
俗话说得好,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杜如晦不是老将,但比老将更牛。
作为一国之相,他拥有的手段,人脉都是杜荷远远比不上的。
所以杜如晦说此事交给他处理的时候,杜荷并没有异议,他相信杜如晦能够比他跟完美的处理好这件事情。
事实亦是如此。
具体详情杜荷是不知道了,他只是知道杜如晦在当天夜里就入宫觐见,跟李世民商议了什么一切都是谜。
接下来更是风平浪静了一段时间,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不过杜荷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丝丝异样,李泰病了,在皇宫里休养,这是休养,还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暴风雨之前的平静,并没有维持多少时间。
只是半个月,凶神恶煞的强兵冲进了崔、王两人,将崔、王两家的主要成员,支助一并缉拿。
此事在士林中立刻掀起了一阵风暴,作为天下士林榜样的两大世家,同时被抓入狱。天下士子迷茫之际,又带着不解。
很快朝廷公布了崔、王两家密谋弑君的公文,并且决定公开审理此案。
如果没有这份公文,经过有心人的挑唆,天下士子必然会为之暴动。他们没有翻江倒海之力,但却握有一杆铁笔,可以写出对朝廷的不满,写出朝廷意图无证无据灭世家的用心,造成一股文化风暴。
但如此这公文一出,情况立刻不同了。
忠孝节义,忠君爱国,这是儒家最核心的思想。除了那些正统的五姓世家的人,将世家看的比国家更重要,寻常士人还是更加重视国家的。更何况密谋弑君,这是株连九族的死罪,这个时候帮世家说话,岂不是表示自己也掺和其中?
还没有人这么愚蠢,无端端的将这种大罪自扛在身。
一时间天下士人同时哑火,静静的等候着公开审判的那一日。
公审崔中平、王固的那一天,杜荷也亲临现场,看着已经聚在一起,等候开审的士人,心中颇为惊讶,想不到崔王两家,涉及弑君,依然能够牵动士子之心,足见门阀世家,在这些士人心中有着何等地位。
公审开始,大理寺的官员不断的取证审讯,在如山铁证之下,根本就没有崔中平、王固辩驳的余地,供认不讳的承担了一切罪行。
天下士人失望了,杜荷心中却对自己的父亲生出了无限的敬仰。
那一些证明崔中平、王固的如山铁证大多都是半真半假的,并非是他费尽心思,弄来的密信与《扁鹊神篇》,而是一封伪造的密信和一个莫名其妙的证人,他们的证词证明了一切。
很显然这是一出暗箱操作的戏码,专门演给天下士人看的。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目的已经很明显了。为了保全皇室的颜面,掩盖李泰意图弑母的丑闻,更为了保住李泰的一条小命。
如果依照杜荷的证据来,主谋将会是李泰,是他为了自己的皇位动了弑母的心思,才会让崔中平、王固所利用。但如今这个处理方式却将一切都推卸到了崔中平、王固的身上,李泰是被蒙在鼓里的棋子。活罪难逃,但死罪可免……
大理寺根据事实情况,下达了判决书。
崔中平、王固处死,籍没崔、王两家,两家直系家属尽数发配岭南。
对于弑君罪,这种判决看似是轻的,但实际不然。
李世民与其他的皇帝在杀伐上有着明显的分歧,并非说他杀伐不果断,而是若非真正威胁到他的存在,他不会无度的痛下杀手。就比如贞观元年时,义安王李孝常与右武卫将军刘德裕及其外甥统军元弘善的造反罪。
那时候李世民刚刚即位,李孝常、刘德裕、元弘善便来了一记当头棒喝,打算借助禁军反叛。一般来说,起兵造反罪大于天,灭九族不足为怪。换做是汉武帝、明太祖之类的人物,早就将这些图谋造反的人诛灭的干干净净了。
李世民却没有这么做,只是处置了元凶,采取了祸不及家人的方式。
因此在贞观一朝,几乎没有诛族的事情发生。(二代没有查到,应该没有,但就怕那百分之一的概率)
崔中平、王固密谋弑君,罪该万死,但李世民没有动刀狠杀的意思。处置了元凶,抄了崔、王的家,将直系崔家人送往岭南劳役,将两大世家打落谷底。
如果一开始就由杜荷来处理此事,杜荷的手段将会很直接,用最直接的方法将崔王两家击溃。但毫无疑问,杜如晦的手段更胜一筹,他不但保住了皇室的颜面,还根据李世民的心里,保住了李泰的一命,更重要的是他还给李世民留了一个“仁君”的美名,加重了他在士人心中的地位,可谓一石多鸟。
这种婉转而有效而且全面兼顾的手法,若非官场上的老油条,真使用不出来。
至于李泰也受到了因有的惩处,在崔王风波过去一月之后,李世民找了一个理由,将他贬为了庶民,与李承乾一样了。
两个争斗了多年的同胞兄弟,最后落得同一个下场,不可谓不是一种讽刺。
唐朝最著名的五姓世家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崔氏、王氏以亡,卢氏因为家族族长继承人惨死,渐渐的衰落,陇西李氏早已归入陇西世家,受到了朝廷的节制,门阀世家至此也走向了没落。
李世民背上的芒刺也已除去,不过这是喜是悲,只有他心中最清楚了。
但至少在杜荷看来,李世民还是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精神有些不振。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呢。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因为李泰之事,身体本就不适的长孙皇后病倒了,情况异常的严重。
太医二十四小时恭候,长乐也入宫去侍奉照顾,但都不见好转。
这一日杜荷府外出现了一位鹤发童颜,颇有仙风道骨的老者。
杜荷笑着出迎,将他带往皇宫,老者正是久违的药王孙思邈。
因为长乐的病随时随地都可能复发,杜荷个人对于孙思邈这名传千古的神医有着异样的崇拜,认为如果这世上真的有人能够攻克二十一世纪都无法攻克的医学难题,这个人必然就是孙思邈这一代药王。他不能限制孙思邈的行动,但却处处留心他的动向。
杜荷常随长乐进宫见长孙皇后,对于她的情况也略有了解,担心她会因为李泰的事情受到影响。正好抄了王家的家,《扁鹊神篇》也藏进了弘文馆国家书库。这种古人的指挥结晶若是失传就太可惜了,杜荷有心将《扁鹊神篇》踏写一份,交给孙思邈,就算不能治好长乐,也可以增长他的医术,用来造福一方,发扬二十一世纪已经走向没落的中医学,便早早的派人去请他了。
想不到好的不灵,坏的灵,长孙皇后真的因为李泰的事,而气坏了身子。
杜荷带着孙思邈入宫。
对于孙思邈的医术,李世民也是推崇备至,直接让他加入御医的行列,一同为长孙皇后诊断医治。
看着焦虑心慌的李世民,杜荷上前劝道:“岳父大人放心吧,皇后娘娘鸿福齐天,现在又有神医御医在侧,能够挺过去的。”
李世民眼中布满了血丝,因为长孙皇后的病,他已经三天没有休息好了。白天他尽心尽力的处理好国事,空余时分都陪着长孙皇后,即做了身为皇帝应尽的责任,也做了一个丈夫应尽的义务。他低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