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级干部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在认真进行
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按照“学习、团结、廉洁、求实”
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各级党委建设;狠抓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高度重视
反腐蚀斗争;切实贯彻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基层建设取得了很大的
成绩;认真搞好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军政军民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和发展;广泛开展学雷锋、学好八连的群众性活动,干部战士的思想觉悟大
大提高,部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认真抓了国防科研,武器装备逐步改善。近几年,在军费比较紧张
… Page 11…
的情况下,我军把装备科研经费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坚持自力更生,突出重
点。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特别是核技术、航天技
术、微电子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
——以后勤保障体制改革为主的各项业务改革,促进了后勤供应正在积
极稳妥地向三军联勤的目标迈进;以提高国事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后勤管理工
作,正在向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较好地发挥了财力物力的保
障效益;以边海防、仓库、医院、财务、营房等为突破口的一系列调查,使
边海防的基础建设和部队的基层后勤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战时卫生防
护、野战、衣食住行作为主要内容的后勤科研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完成作战、
训练、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中,出色地发挥了后勤保障作用。
——重视法制建设,军队的各项工作逐步做到有章可循,正规化建设迈
出新步伐。全军认真贯彻依法治军的方针,进一步健全条令条例,完善军事
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一大批军事法律、法规。
各总部、各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发布了一系列军事规章。这些法律、
法规、规章的颁布,为依法治军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军队的正规定化建设向
前迈进了一大步。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后备力量体
系。广泛开展了国防教育,加强了民兵队伍的建设,有计划地组建预备役部
队。目前,全国已组建一批预备役师。常备军和民兵、预备役“三位一体”
的武装力量体制已经形成。
我国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
综合国力目前在世界上尚无统一的定义。美国官方把国力的构成归纳为
政治、经济、军事、心理四大要素;法国学者认为国力由领土面积、包括人
力物力在内的资源、社会集体行动能力三大要素构成。我国学者认为综合国
力是个综合性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及其在国际社会
中影响力的综合。
国际上测算综合国力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按美国学者提出的“国力方程”
测算,1978年中国的国力居世界第7位。按日本的方法测算,1987年中国的
国力居世界第6位。我国学者运用“综合国力动态方程”测算,1949年我国
综合国力居世界第13位,1980年上升到第8位,1990年已上升到第6位。
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建国前,中国没有什么大工业,12万个原始的小作坊、小手工业和一些
落后的纺织机械企业成了中国工业的主角。1949年,中国积累的固定资产仅
120亿元,工业总产值140亿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
建国42年来,我国工业生产平均每年以11%以上的高速度递增,在工
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提高到1990年的75%。40多年来,
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了3万亿元,新增固定资产近2万亿
元,建成大中型企业近5000个,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
基础。目前,我国已拥有40个大类行业、200多个中类行业和500多个小类
行业。联合国制定的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矿业门
… Page 12…
类,我国均已形成。1988年底遍及全国的各类企业已达40多万人,已形成
了独立的、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
在工业门类齐全的基础上,工业经济产出总量迅速增加。有关国计民生
的重要产品,已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许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位次明显提
前,如钢产量位居第四位,煤上升到第一位,原油为第六位,发电量为第四
位。水泥、布、电视机、硫酸、化肥、化纤等许多重要产品产量均居世界前
列。工业的发展,加速了我国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发展。到 1988年,我国农业、
工业和商业和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由1952年的45。42%。40%和
14。58%,变化为19。65%、71%和9。35%。这种变化说明我国已实现了初级
工业化。
我国成为世界第三钢铁大国
旧中国的钢铁工业极其落后,产量低下,1949年,全国钢产量只有15。8
万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得以高速发展,钢产量以空前的速度
稳步增长。解放后仅三年时间,钢产量就超过了旧中国的历史最高纪录 (旧
中国钢产量最高的1943年产钢92。3万吨)。随后,仅用31年时间使钢产量
连续跃上四个1000万吨台阶,1983年产钢4002万吨,从而使我国钢产量由
1949年的世界第26位,一跃而居第四位。1983年至1991年,钢产量又连续
突破5000万吨、6000万吨和7000万吨大关,一跃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的
世界第三钢铁大国。
建国以来,我国钢铁行业不仅产量大幅度上升,而且品种、规格大量增
加。建国初,我国只能冶炼100个钢种、轧制400多个规格的钢材。现在,
我国能冶炼1400多个钢种、轧制2万多个规格的钢材。现在每生产100吨钢
材中,板材和管材就占1/3,而在1952年,它们的比例只有1/10多。此外,
我国国际标准生产的钢材量已接近我国钢材产量的三成。这为我国钢铁产品
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除了极个别品种外,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已能生产国
民经济包括国防建设所需的各种规格和质量的钢材。
全国目前共有1400多家钢铁企业,生产百万吨以上的大钢厂就有14个,
地方骨干的钢铁厂有50多个。全国除西藏外,每个省都有了钢厂。这些钢铁
企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支柱。1978年以来,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引进技术、设
备700多项,其中1/3的引进项目业已投产。总投资过百亿元的宝钢一期工
程使我国钢铁工业技术水平一举跨越了15年。如今,相当多的重点钢铁企业
和地方骨干钢铁企业都配备了世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先进设备。1986年
底,我国作出今后10年利用外资增加100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决定。钢铁工
业的对外开放正向更深的层次进行。
在四川攀枝花深山峡谷的山坡上,建立了中国自己设计、制造、安装的
第一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提钒炼钢基地。
攀钢所在的四川省渡口市,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铁矿石达 98
亿吨,占中国铁矿石总储量的 1/5;富有战略意义的经济价值的钛和钒的储
量,分别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45%和47%,与其共生的钴、镍、铜、锰等
10多种稀有金属元素的储量也十分惊人。这里还有巨大的煤炭和水能资源,
为钢铁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攀钢从1965年开始建设,1988年钢产量达181万吨,产钒渣75000吨,
… Page 13…
使中国由钒进口国一跃成为世界三大钒出口国之一。攀钢独创的雾化提钒新
工艺,解决了普通大型高炉冶炼史上没有解决的难题。
1986年1月,攀钢二期工程正式开始兴建,到1992年工程建成后,生
铁、钢、钢材的年产量将分别达到300万吨、270万吨、220万吨。产品结构
将有较大的改变,产值、利润都将成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