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不由暗暗喊了声“糟糕”,脸上微红,极力做出副轻描淡写的样子,柔声道:“昨天我还没找到机会和九爷说你的婚事呢!”
阿森却理解成傅庭筠怕赵凌不同意,想找个合适的机会说。
他不禁道:“嫂嫂要是九爷不答应怎么办?”语气里充满了担忧。
傅庭筠只得安慰他:“九爷是个豁达之人,你且安心,待我跟他说了再说。”
阿森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
呦呦和曦哥儿过来给她请安。
曦哥儿平时都和傅庭筠睡在一起,昨天被乳娘抱去跟雨微过夜,他看见傅庭筠嘴巴一瘪,朝着母亲伸出了小手:“娘,抱,抱!”
呦呦却看阿森一眼,睁着那双肖似傅庭筠的杏眼四处张望:“娘,我昨天梦见爹爹了。他还摸了我的头·我要和他说话,周妈妈却把我抱走了……”
这孩子,迷糊的都分不清楚什么是梦什么是现境了!
傅庭筠笑着·抱了曦哥儿,对呦呦道:“你爹爹去了宫里,晚上回来和我们一起用晚膳。”
呦呦“哦”了一声,拉了阿森:“二叔,您今天还去学堂吗?我们一起去打枣子吧?”
赵凌每次写信回来都要问孩子怎样了,孩子们却并不黏赵凌。
傅庭筠看着不由叹气。
这或许就是仕途顺利付出来的代价。
她叮嘱呦呦:“你把枣子都打完了,中秋节的时候可就没有枣子吃了。”
呦呦不好意思地吐了吐小舌头。
阿森就道:“不过是为了练准头,我们不打枣子·我们打院子里的石榴花好了。”说着瞥了眼傅庭筠。
呦呦见状不敢做声,跟着阿森眼巴巴地望着母亲。
傅庭筠只好道:“你们不如找个小碗放在小杌子上打那碗,看谁更有准头岂不更好?”
呦呦高高兴兴地拉着阿森出了厅堂。
曦哥儿就指了傅庭筠桌上沏着金银花茶的紫砂壶:“吃包子·吃包子……”
傅庭筠忍俊不禁:“你可怎么得了?天天惦记着吃。”又吩咐雨微去厨房拿些吃食来。
刚出门,碰见金元宝和杨玉成两人拖家带口的过来给赵凌问安,她又折回来禀告。
傅庭筠出去把他们迎到厅堂,互相见了礼,大家分主次坐下,傅庭筠这才道:“九爷一早进了宫,说是晚上回来用晚膳,你们今晚就留下来过一夜吧?难得这样的热闹。”
两人本就是过来串门的,笑着应了。
傅庭筠吩咐雨微收拾客房,乳娘们将孩子抱到了旁边的耳房玩耍。
陌夫人派了管事过来,打听陌颜在宣府的日常起居。
傅庭筠刚打发走陌家的管事,秦羽飞府上的管事送了帖子过来:“···…请九爷明天过府小聚。”
郑三收了帖子,还没来得及给傅庭筠送进去,林迟派了管事过来:“……明天中午在蓬莱阁设宴给赵大人接风。”
郑三把两位管事安排在南房的厅堂坐下,何秀林派了身边的随从过来:“…···赵大人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家大人想登门拜访!”
一时间人来人往,门庭若闹。
第二一十五章 商量
杨玉成看着咋舌:“九爷若是哪天做成了颖川侯那样的官那可怎么得了?只怕是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了。”
金元宝毕竟在颖川侯身边做过事,不像杨玉成那样隔山仰望,觉得颖川侯高不可攀。
他不以为然的反驳:“照你说的,那颖川侯就不用吃饭了?官做大了,那些来拜访的人也要自己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来来往往的人放眼整个朝廷也不过那些人。何况还有些人自恃身份,纵然相遇都要避开。”又道,“反而像九爷这样的是最忙的了。”
杨玉成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感叹道:“哪天九爷能做到颖川侯那样就好了。”
傅庭筠笑道:“这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就算是颖川侯,不也有不得已的地方?我看现在就挺好。有朋友,有好友,身体健康,仕途顺利……也不去羡慕别人!”
杨玉成的妻子张氏点头:“我觉得嫂嫂说的对。我爹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颖川侯怕被别人惦记对自己的属下管得可严了。别人家的大管事到了张家湾不说是横着,至少是眼睛是望着天的,可给颖川侯办事的管事可不一样,从来都是小心翼翼,连个军士也不等闲得罪的……我听着只觉得这日子过得难受!”
张家湾是南货北上的必经之地,生意略做得大一点的人家鲜有不在张家湾落脚的。
傅庭筠听着起了好奇之心,问道:“京都的贵勋之家由着自家的管事出头露面的做生意吗?”
“从来都是‘瞒上不瞒下的”,张氏笑道,“你势头正劲的时候,就算是大家知道也没人敢说什么;你一旦失势,就算大家不知道也会想着法子把屎盆子往你身上扣。何不索性大方些,趁着得势的时候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样的观点傅庭筠还是第一次听说。
傅庭筠教导孩子从来都是要低调沉稳,循规蹈矩。
她“哎呀”一声,笑道:“没想到弟妹家学渊源,受教受教了!仔细一想,这话还真有道理。”
难怪那张大人能稳坐张家湾巡检这么多年!
张氏抿了嘴笑。
杨玉成却面露得色语带不屑地道:“嫂嫂不要夸她了·她也不过是平时听了岳父的三言两句跟着鹦鹉学舌罢了!”
张氏听着不悦的嘟了嘴,低声抱怨道:“我说个什么你都要教训我。你为什么不能学学金家伯伯,每次和金家嫂嫂说话都温言细语的。”
坐在一旁听他们说的石氏不由一愣,嘴角绽开一个浅笑,目含柔情地瞥了金元宝一眼。
金元宝正好望过去。
四目相对,夫妻俩有些不好意思地各自别开了脸。
杨玉成则气结地道:“他是他,我是我。你是跟着他在过还是跟着我在过啊?”
张氏神色一滞,脸色立刻涨得通红,有些下不了台,眼眶就蓄起了水光。
傅庭筠就瞪了杨玉成一眼厉声道:“有你这样说话的吗?还好都是自家人,这要是当着外人,你让弟妹的颜面往哪里搁?我看是弟妹处处让着你,把你让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你再多说一句,我就告诉九爷,看他怎么收拾你!”又劝张氏,“他这个人你还不知道,越是亲近的人越是言行无忌……你别和他一般见识。”
杨玉成讪讪然地笑。
张氏又心痛起丈夫来,忙道:“嫂嫂别恼,他平日待我甚好,我今天不过是气他在嫂嫂面前不给我留情面而已。”
“看见没有?”傅庭筠训斥杨玉成,“弟妹却是处处把你放在前面的!”
石氏看着不好再保持沉默,轻声笑道:“可见这正是应了嫂嫂的那句话:这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杨家嫂嫂羡慕我们家这口子言语好,我却觉得我们家这口子像个闷葫芦似的,有什么事全在心里,不像杨家伯伯,是个快言快语的,有什么事都和杨家嫂嫂有商有量的!”
金元宝听着就笑着站了起来,拍了拍杨玉成的肩膀:“我看我们还是出去吧?这女人要是攀比起来,那可是没边没际的。我可不愿意站在这里被人当靶子打。”给了杨玉成一个台阶下。杨玉成当然不会浪费。
他顺势而下:“难怪我们家那口子总是把我和你比,我这眼神的确不如你!”说着向傅庭筠打了个招呼和金元宝出了厅堂。
屋里只剩下几个女人。
大家笑嘻嘻地聊着家长,转眼间就到了掌灯时分。
赵凌赶了回来。众人又是一阵契阔好不热闹。
直到响了三更鼓,才各自回房。
赵凌和傅庭筠说起杨玉成和金元宝的事来:“······我看他们这样留在京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混个封妻荫子,不如跟着我去宣府。”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傅庭筠当然赞成,“有他们跟在你身边,再好不过。”但她也有担心,“只是他们都已经成了家,是去是留,只怕还有番计较。”又道,“你若是开了口,他们肯定不会拒绝,可强扭的瓜不甜,不如我先跟两位弟妹说,看看他们怎样说你再出面也不迟。”
赵凌点头:“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傅庭筠就和赵凌说起阿森的婚事来:“过了年,王大人留了长女在家里招赘······”话刚开了个头,就被赵凌横抱着滚到了床上。
“怎么这么多废话,”他吸吮着她的脖子,“有话等会再说。我们先办正经事!”三下两下就脱了她的中衣。
傅庭筠无语,也有些意动就随着他先胡天胡地了一番。
赵凌这才道:“你刚才要说什么?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