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已临近的消息,由于他非常害怕丢失这个基地,也正驶向那里,并于4月29日先于载有总督的2艘法舰抵达那里。法国舰队立即起航,右舷戗风驶向海洋(图8),航向东北,风向东南,并且发出了召回护送总督拉利的舰船和快速帆船(a)的信号;但是由于拉利的命令,这些舰船无视舰队司令的信号没有驶回。这一行动,如果不是起因,也必然会加剧了新总督和分舰队司令德·阿赫之间的矛盾,他们之间的不和使法国在印度的战役失败了。英国舰队与法国舰队一样右舷戗风航行占据了上风,此后,用他们当时惯用的进攻方法进行了攻击,并且取得了他们通常所取得的结果。英军的7艘战舰受命一起不让8艘法舰挨近,前面的4艘舰,包括舰队司令所乘坐的,步调一致地投入了战斗,后面的3艘,不管是不是他们自己的过错,反正他们没能准时地参加战斗,但是不应该忘记这种进攻的结果几乎总是这样。法国分舰队司令看到了敌前卫和后卫之间出现了空隙,随即产生了分割他们的计划,并且发出了舰艏一起转向下风的信号。但是由于过于急躁,没有等到其它舰船回答,他就转舵使舰艏转向下风,其后卫舰也随即仿效他的动作,而前卫舰继续向前航行。英国舰队司令对这件事了解的比较清楚,所以他给予德·阿赫的称赞要多于法国作者的。他是这样描述这一时刻的:
图8 1758年波科克和德阿赫进行的海战
下午4时半,法军战列线的后卫舰已相当靠近他们的旗舰了。而我们后卫的3艘舰也接到了近距离交战的信号。很快德·阿赫就离开了战列线,并顺风向航行。位于他后面的第二艘舰,在这次海战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紧跟在英国旗舰“雅茅斯”号之后,也并排上来进行炮击,然后改变航向驶向下风,几分钟之后,敌前卫舰也改变了航向。
这一叙述与法国人的叙述是完全一致的,法舰在经过英国这艘大舰时对其实施了集中攻击。然后法舰顺风向驶向与其分开的2艘舰,而曾与他们进行过交战的英舰,由于负伤航行缓慢,已跟不上他们了,这次战斗制止了英国舰队对圣戴维德堡的解救,以致使其不得不于6月2日投降了。
在圣戴维德堡陷落之后,英法两国的分舰队分别在各自的港口里进行维修,然后又重新占领了他们各自的阵位。8月份,几乎是在极其相似的条件下,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了另一次战斗。法国旗舰在屡遭不幸之后,使法国舰队司令不得不撤出战斗;但是更多的陈述其撤退的理由,完全暗示了法国在印度的事业必然以失败告终。法国的一位作者说:“谨慎小心迫使他不能进行长时间的战斗,因为战斗时间一延长,舰船受到损伤不仅影响战斗力,而且在一个几乎不能提供所需用品的地方难以进行修复。”海军实力所需要的物品如此匮乏,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法国海上作战始终贯彻一味保全舰船的方针,必将造成悲惨的前景,这种前景绝非偶然,而是有预兆的。
德·阿赫返回本地治里之后,看到损坏的桅杆和帆缆虽然能够修复,但是缺少粮食和其它供应,舰船又需要堵缝。他原打算于10月15日以后离开这里,但是,他赞成军事会议上提出的舰船不能在这个海岸上久留的意见,因为一旦发生第三次战斗,本地治里既缺少帆缆也缺少补给品。于是他放弃了对总督的保护,于9月2日离开这里,驶往法兰西岛。众所周知,德·阿赫决定这样做是出于他对总督的敌意,因为他与总督不睦经常进行争吵。拉利在失去了分舰队的援助之后,将其力量转向内地,放弃了对马德拉斯的攻击。
当德·阿赫驶抵法兰西岛时,那里的事态再一次充分说明了当时法国海军总的方针政策是软弱无能和目光短浅的。他离开印度是拉利所不赞成的,他抵达法兰西岛也是不受欢迎的。当时的法兰西岛各个方面都很贫乏。来自本国的3艘战列舰使这支分舰队的实力有所加强,但是他们耗尽了岛上的资源,以致要求分舰队司令要立即离开。因此舰船修复工作加快速度提前完成,11月几艘法舰为寻找粮食,驶向当时荷兰的殖民地好望角;但是,得到的粮食仍不敷分舰队食用,这种境况又再次催逼分舰队离开该岛。法舰的处境与殖民地的处境一样朝不保夕,于是舰队司令所做的相应反应是催要所缺欠的全部粮食和补给品。情况如此严峻,以致不久之后不得不取下帆缆上的索具并且不得不封贮一些舰船,从而可以把这些装备安装在其它舰船上。在返回印度之前,德·阿赫在致海军大臣的信上说:“分舰队准备离开,其唯一目的只是为使舰员免于被饿死,如果不送来补给品,就不必对这个分舰队抱任何希望,因为这里的人员和情况已不能再恶化了。”
鉴于这种情况,德·阿赫于1759年7月离开了法兰西岛,并于9月驶抵科罗曼德尔外海。在他离开的这一年,拉利曾在东北季风季节包围了马德拉斯达2个月之久。当时英法两国的分舰队都不在这里,因为这个季节海军不适于在这个地区的沿海活动;但是首先返回的是英国舰队,据法国人说这促使了,据英国人说是加快了围攻的解除。德·阿赫返回时,他的舰船在数量和等级上都占据极大的优势。但是当两支舰队遭遇时,波科克不急于用他的9艘舰去攻击法国的11艘舰。1759年9月10日进行的这次战斗,与前两次战斗一样,都不是决定性战斗;但是德·阿赫在进行了一场血战之后撤退了。对此,坎贝尔在他的《海军将军们的传记》一书里,做了一种滑稽可笑的,但是看起来又是很认真的评论:“波科克曾使法国舰船遭到严重毁坏,并且曾杀死了他们的许多士兵;但是,所有能够说明这两位舰队司令的奇才的,是他们在18个月的时间里曾进行过三次对阵激战,而哪一方都没有损失1艘舰。”然而胜利的硕果属于兵力较弱的舰队。因为德·阿赫回到了本地治里,10月1日又从本地治里驶向法兰西岛,留下印度自己去决定其命运。从那时起,结局就已经明朗化了。英方不断得到来自本国的增援部队,而法方却一无所获;拉利的对手在能力上也略高一筹;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被英国人攻占了。1761年1月,本地治里由于受到陆路包围,和切断了海上交通线,使其不得不投降。这标志着法国在印度的势力已到此结束,因为本地治里和其它一些领地,尽管在媾和时被归还了,但是英国在那里享有的使用权,即便与他们遭到精明强干的絮弗昂的攻击时,也未曾动摇过。20年之后,絮弗昂遇到了与德·阿赫一样大的困难,但他却以德·阿赫在较有希望的时刻不曾有的活力和行动,战胜了德·阿赫不曾战胜的困难。
由于法国没能有效地通过海洋在远方行施其权力,使其失去了加拿大和印度,所以西班牙似乎绝不会选择这个时候用其衰败的海军和分散在各地的领地介入这场战争。的确如此,法国海上力量的枯竭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事情,并且得到了海军历史学家们的充分证实。一位历史学家说“法国的资源被耗尽了,1761年这一年只有几艘单舰离开过它的港口,并且都被捕获了。与西班牙的联盟出现的太晚了。1762年偶尔出海的一些舰船也被捕获了,当时一些仍然属于法国的殖民地也不能幸免于难。” ' 原作者注:特鲁德:《法国海战》。 ' 甚至早在1758年,另一位法国作者就写道:“由于缺钱,已不景气的贸易被英国巡航舰卡死了,加之缺少良好的舰船,缺少补给品,使法国内阁无法集结起强大的力量,只好采取一些计谋,用小规模战争取代唯一的合乎情理的大战——采取‘小打小闹’达不到主要目的的方式。甚至当时,4艘战列舰能避开敌人驶抵路易斯堡,都被看成是一种幸运之事……1759年西印度群岛护航船队侥幸抵达,使商人感到异常惊奇和欢快。因为在英国分舰队耀武扬威的海洋上,这种机会已经成为非常罕见的事情了。” ' 原作者注:拉贝鲁斯…邦菲斯。 ' 这是发生在拉克律和康弗朗斯惨败之前的事情。法国贸易被毁,是从其商船被俘开始的,由于殖民地不断减少,其被毁程度也随之达到了极限。所以不能认为当时两个宫廷之间所做的家族协议“对两个政府的贤士是体面的”,实际上该协议不仅规定在未来的战争中要进行相互支援,而且还包括如果没有议和的话,西班牙一年之内要对英国宣战的秘密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