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家毕竟是专家,三言两语就点出了这镍与铬的重要性。听了这些,辰天和那位海军少将也就不奇怪美国人为什么要偷运镍和铬了日本的经济虽然由于战争的缘故几乎限于崩溃,但是黄金、白银这些硬通货还是不缺的,何况他们还在1924年之后利用美国战败的机会大肆收购了许多濒临倒闭的美国企业,这使得他们并不缺乏从美国人手里高价购买稀有金属的财力,而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个道理在全世界都是通用地!
“既然如此,我们的人为什么还没有对那艘船进行彻底检查,以确定船上有违禁品?”
辰天转向那位海军少将。
“回陛下。我们的人已经灯船并控制了局面,但是对方提出强烈抗议,声称我们这是肆意践踏国际法,而且一些医护人员则用身体挡住货舱入口,说我们想要进去除非从他们的尸体上跨过,所以……所以我们暂时还没有对货舱里的货物进行检查!”将军面有难色的回答到。
“天啊!”辰天真有些不知说什么好了,国际法素来不是用来给弱者束缚强者手脚的,即便是在目前这个号称文明的年代,国际纠纷同样是谁强谁说了算。就算将来成立了国际联盟。这种情况也不会有本质的改变。
看来,眼前这位将军还没有真正领悟国际政治,要是辰天地话才不会理会对方是什么样的身份,盟友也好红十字会也好,先强行检查了再说,搜得到违禁品对方无话可说,搜不到也就是道歉赔钱了事。
不过,德国在夏威夷的驻军司令部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软弱无能,毕竟,在辰天统治下的德国军队还没有明里扣留和搜查红十字会货物的先例,而自红十字会——最早称为救援伤兵国际委员(1863年成立,1875年更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中立组织在成立以来,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中立的国际性组织,影响力更是遍及全球,但凡以武力粗暴干涉红十字会合法人道主义行动的国家和军队,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都会遭到来自各国的道义谴责。
可怜的将军还不明白自己的君主为何如此惊讶,他有些怯生生的说道:
“陛下,正因为此事可能引起国际纠纷,所以司令部派我来向您请示……”
“好了,将军,我现在就授权给你,你立即给我派人将那艘船上上下下全部搜查一遍,一个角落都不要放过!如果那些所谓的医护人员硬要以身体阻挡我们的人搜查,你们可以鸣枪警告,也可以动用武力,总之不择手段将那些违禁品搜出来,如果有什么后果的话,一切由帝国政府承担!明白吗?”
辰天的语气显得十分坚定,在他看来,野蛮不野蛮是一回事,此时的日本虽然元气大伤,但占据优势的德国不仅不应该放松警惕,反而更要通过严密的封锁继续打击其信心和士气。
“是,陛下!”将军随即站了起来,从对方的语气里他已经非常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他必须用百分之两百的投入来弥补此前浪费掉的时间——如果对方够机灵的话,甚至有可能将那些“货物”统统处理掉!
目送对方离开之后,辰天对身旁的侍从官说道:“我倒想看看美国人这次是怎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通知下去,我们的行程暂且推迟一天!”
“是!”侍从官无条件的执行命令去了,而在他们的预定行程安排表上,墨西哥城是接下来的第一站,第二站便是美国华盛顿,这也是辰天在1924年的德美战争结束后首次访问美国,此行名义上是感谢美国在德日战争中站到同盟国一方,顺便检阅正在做最后撤军准备的德驻美部队——作为美国参加对日作战的重要条件,驻美国的德国集群将于1930年前陆续撤离,而对于辰天本人而言,纪念故人才是这次故地重游的重点。
更改行程的命令传达下去之后,作为护航编队中已经起飞的战斗机陆续返回机场,辰天一行也乘车离开机场回到珍珠港的别墅之内。仅过了三个小时,搜出数吨镍、铬和锰的消息便从据此不到100公里的檀香山传来,后来辰天才知道,在突然强横起来的德国士兵面前,之前一直态度强硬的随船医护人员终究没有拿自己的身体撞枪口,整个事件中甚至没有一个人受伤。在查处这批违禁品之后,德国海军宣布正式扣留美籍货轮“旧金山”号以及全部89名船员和医护人员,并就此事与美国政府进行了紧急外交磋商,经济有所恢复但是综合国力仍大不如前的美国人毫不犹豫的将全部责任推到红十字会以及所谓的不法商人身上。尽管事后德国并没有对美国采取任何制裁措施,但德国海军宣布今后将对每一艘以人道主义为名前往日本的轮船进行彻底检查,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仅仅派遣军事观察员随船“观察”。
不过,尽管这种种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断绝了日本人通过红十字会偷运稀有金属的渠道,但在战争结束之前,日本人还是从外界获得了一定数量的镍、铬、锰等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的稀有金属,并以此开发出了他们在战争中的最后一款战斗机——九零式战斗机。
灭日 第一百四十六章 浓缩就是精华(上)
1924年9月29日,德、墨、日、美四国在谈判桌上签下了旨在结束战争的《亚特兰大条约》,该条约迫使美国人将一半的海岸线和许多重要港口交由同盟国代管,并向墨西哥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此外,美国人只能拥有一支不超过20万人的陆军,国民警卫队的规模必须控制在30万人以下,而海军则不得拥有3万吨以上的战列舰、不得建造航空母舰和1600吨以上的潜艇。
美国人彻底输掉了那场战争,《亚特兰大条约》的签署看起来会让他们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里处于守势,至少他们的死敌墨西哥人是这么期望的。
事实又是如何呢?
1929年3月,旧金山。
这是辰天一行抵达美国后访问的第一座城市,之所以是旧金山而不是华盛顿,原因其实很简单——它是美国西海岸最大、最繁华的港口城市,也是美国海军最重要的造船中心和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第一母港,而且,从西往东看看今天的美国也是辰天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
飞机在旧金山降落之前,辰天特意让飞行员驾机在港区上空转了一圈。4年零5个月之前,这里被强大的德国空军炸成废墟,4年零5个月之前,展现在辰天面前的是一座崭新的城市,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新的街道宽直而整齐,新的码头设施齐全、往来者熙熙攘攘,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在这里一览无遗,仿佛战争给旧金山带来的不是痛苦和哀伤,而是一次绝佳的推倒重建的机会。辰天可以不带任何主观色彩地说:此时的旧金山比从前更加美丽、更加繁荣了。
飞机飞过旧金山港口一侧的美国海军基地时,辰天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下,那里的布置基本上和几个月前德军撤离时一样,只是停泊在这里地战舰少了许多——德国从美撤军的决定看起来是为了换取美国参加对日作战,但这并不是事情的本质,德国之所以撤军。一来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调整海外战略部署,二来也是看到美国经济、社会乃至军事复苏的必然性。尽管这几年通过经济掠夺和资本侵略从美国人身上获取了大量的利益,并控制了相当一部分美国企业,其中不乏石油、钢铁甚至是军火产业,德国政府仍无法用常规经济手段阻止这种复苏,而继续保持在美驻军规模必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与美国人发生冲突。与其坐视这种冲突最终酿成新的德美战争,不如以军事力量地暂时撤离换取这片地区的力量均衡——美国人和墨西哥人之间的均衡。通过这种方式,德国既可以改善自身在兵力和军费开销方面的现有配置。又能通过美国人制衡墨西哥人、通过墨西哥人制约美国人,还可以从这种双方在各方面的对抗中捞上一笔,即便是美国人和墨西哥人大打出手,德国也只需要在最后关头出来协调斡旋一下,而只要继续保持德国资本在美国经济中的角色和地位,德国并不需要担心美国人会“触底反弹”。
在旧金山郊区的美军军用机场上降落之后,辰天一行驱车前往位于市区的华盛顿酒店,那是一座全高350米、耗时近3年的市标性建筑,也是目前全美最高的建筑物(历史上地纽约帝国大厦始建于1930年)。在它落成完工之时,许多美国人都将其看作是美国社会和经济复苏地标志。殊不知这栋大楼名义上是由一家美国公司出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