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请叫我威廉三世 作者:天空之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灭日 第三十一章 先礼后兵 
  德俄签署和平协议,感到高兴的不仅仅德国人和他们的盟友,许许多多俄国人会因此松一口气,这其中有背井离乡、与亲人失散的平民,有因战争而无法继续经营的商人,还有那些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军人。 
  当德俄停战之时,位于远东的海参威港已经近乎一片废墟了,就连码头区也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设施被破坏,能够出港作战的舰只仅有几艘运气稍好一些的巡洋舰,水雷与轰炸让驻守这里的陆海军官兵精神始终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如果战争按照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他们的崩溃只是纯粹的时间问题。 
  好在女皇死了,战争很快便宣告结束,德国人在两次谈判期间发起的猛烈进攻让以索科洛夫为首的军人政府不再怀疑德国将战争继续下去的可怕能力,于是允诺将库页岛和海参威周边大片区域划归德国所有,而控制着远东的原俄国陆军上将瓦拉迪米佩特罗在与德国政府的协议中也有同样的条款。 
  在德俄和谈尚在进行的时候,施佩上将率领的德国太平洋舰队主力便已进抵海参威港外,这其中还包括不久前从地中海开来的重型航母“格奥尔格”和为这艘航母护航的战列舰“恺撒巴巴罗萨”号、重巡洋舰“哥尼斯堡”号,并在德国政府与瓦拉迪米佩特罗的远东临时军官政府签署双方协议之后派出1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在海参威以东的乌苏里湾北岸登陆,而一个伞兵营也分乘32架运输机从青岛基地出发之后在海参威市区伞降,两支德国部队迅速从陆路和空路进驻海参威,尽管海参威港仍被大批水雷封锁着,但海参威市区和港区便已经升起了德意志的黑白红三色旗,进入海参威市区的德军士兵迅速将那里的俄国军用机场修复,运输机随即将兵员和装备源源不断从青岛基地运来。与此同时,一支分舰队载着1200多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在库页岛登陆,德国军舰和运输船还主动协助岛上俄军撤离。至8月12日《奥伦堡条约》签订时。海参威和库页岛事实上已经完全被德军占领。 
  8月的柏林天气已经出现转凉的迹象,日平均温度已经下降到20度左右,10度的温差显然让刚刚从东京来的东乡茂德一行有些不适应,但凉爽地天气并没有给他们什么好心情,东乡一行原本希望以天皇特使的身份直接觐见德皇但遭到德方的拒绝,甚至连德国首相古斯塔夫诺斯克也没有出来接见他们,而接待他们的德国外交大臣阿图尔,齐默尔曼也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好吧好吧,诸位。既然你们是带着天皇陛下的敬意而来,我会尽快转达给德皇陛下的,但是陛下至少要到下个月才能接见你们,因为他正在休假!” 
  看得出来,这位64岁的外交大臣也已经进入准休假状态了,虽然穿着刻板地礼服,但神情却是飞扬的,这样的状况很容易让人觉得德国政府已经迫不及待的享受战争胜利之后的轻松与闲暇时光。然而,东乡茂德却是心事重重的,德国政府越是不重视。 
  他越是感到不安。因为他肩负的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阁下,非常抱歉!我们这次是为了重要的外交协商而来,非常非常重要!”东乡两眼期盼的看着齐默尔曼。自从施特雷泽曼1925年因病辞去外交大臣一职之后,他就接任这一职位直到现在。 
  齐默尔曼与东乡对视了好几秒,“等到下个月不行吗?” 
  东乡茂德很肯定地告诉他:“事态紧急!” 
  “那么我会尽快向德皇陛下报告这一事宜,如果陛下批准地话,外交谈判就可以开始了!不过……”齐默尔曼提醒到,“我不能保证正在休假的陛下会马上处理我的报告!” 
  “可是……”东乡茂德还想说些什么,但对方已经很不耐烦地站起来了,他只好起身并大大的鞠了一躬,“拜托了!” 
  齐默尔曼点点头,但是等他再次出现在东乡面前的时候。那已经是七天之后的事情了。在这焦躁的等待期间,东乡茂德几乎每天都与东京通密电,但不幸的是,这些电文无一例外的被德国情报部门截获。 
  名义上处于休假状态的辰天其实只是到哥尼斯堡去了,不过此行并不是为了单纯的怀旧或是观光,在吉吉航空的试验场上,一种全新地“布雷盖一伊戈尔单旋翼尾桨式飞行器”正准备向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及高级将领们作飞行演示。 
  因为事先已经看过这种新飞行器的设计图纸,所以在看到样机的时候,辰天并不像其他将领那样感到惊讶甚至是不可思议——它的机身由钢管焊接而成并且覆盖了一层薄薄的蒙皮。主要部件是最顶部那三片桨叶的旋翼、尾部两片桨叶的尾翼以及一台汽油发动机、齿轮、皮带以及,驾驶员坐在一个敞开的、非常简单地座舱里。 
  初一眼,没有多少人会认为这个丑陋的东西能够飞起来。待贵宾们落座之后,一名身材瘦小的飞行员在两个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坐进座舱并发动了那台不大的发动机,只见顶部旋翼的叶片开始转动并逐渐加快了旋转速度,叶片旋转造成的大风很快扬起一阵沙尘,在发动机启动了十多秒之后,这架飞行器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离开地面,并在十多米高的空中悬停了大约两分钟,之后,驾驶员通过极为简易的操纵杆让飞行器缓慢的向前飞行了20多米,然后在空中悬停、转向,接着又飞回刚才起飞的地点,整个过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一切都已让在座的将领们目瞪口呆。 
  当飞行器重新降落在地面的时候,观礼台这边顿时响起一阵掌声。 
  这时,法籍飞机设计师查尔斯。布雷盖面带敬畏之色的来到辰天面前,他首先鞠了一躬,然后说道: 
  “陛下,这就是本人与伊戈尔博士共同开发的单旋翼尾桨式飞行器,您刚刚所看到的就是它的普通飞行性能,之前我们一共进行了不下百次试验。这种飞行器可以在500米的高度持续飞行两个小时,平飞的最大速度是75公里每小时,也就是说可以飞到150公里之外地地方。” 
  “哦!”辰天点点头,这种原始的直升飞机不论外观还是性能都远无法和后世的相提并论,但在1928年将它制造出来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不过,眼前这位布雷盖早在1907年就制造了一架可以飞离地面的直升机,只是因为稳定性和操纵性差而被放弃,此后布雷盖转行从事固定翼飞机研制。1914年德国打败法国的时候,他和一批法国飞机专家被德军俘虏,之后被送往吉吉航空担任特别设计师。 
  “陛下,呃……伊戈尔博士今天身体欠佳,故无法亲自前来向您介绍这种飞行器的性能,还望您不要介意!”布雷盖看来是在为自己的同行求情,谁都知道,自从德国入侵俄国之后,伊戈尔等许多俄国专家便以罢工和绝食来表示抗议,虽然他们中地绝大多数已经在同行们的劝说下重新开工。但伊戈尔这次却不愿意来到试验场来觐见德皇。 
  “我知道了!”辰天摆摆手。”伊戈尔博士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应该想想我们与俄国政府在待遇上的差别,想想他的家人!不管怎样。我代表德国感谢他和您一起研发出了这样一种非常具有实用潜力的飞行器!” 
  “陛下言重了!”布雷盖躬谦的回答到,看得出来,在德国生活的14年时间早已让他忘记了过去的种种怨恨与敌视,也正是由于他地积极配合态度,他和他地家人一直在德国受到礼遇,最近几年还两次被允许回到法国去探亲。以布雷盖和在德国工作的法、英、美国专家的情况来看,伊戈尔博士地这种情绪并不会持续太久,当然,这些专家中也有坚决不再为德国服务的,但毕竟只是少数。 
  回头看看试验场上那架原始的直升机。辰天忽然想起武装直升机使用火箭弹攻击地面的场景,虽然面前这架距离那种程度还有些远,但是火箭弹的技术倒是已经发展到了接近实用的程度。在历史上,对地攻击空射火箭弹的起源不甚明确,二战初期苏联就在伊16战斗机上安装了RS…82型82毫米弹径的火箭弹,并在诺门坎好好教训过日本人,英国人也在1940…1941年的时候研发和制造了大批“火箭射弹”,还有最初使用三联装巴祖卡发射管的美国战斗机。 
  在视察了“布雷盖一伊戈尔单旋翼尾桨式飞行器”地试验飞行之后,辰天亲自下令定购50架原型机。它们将被运往远东作为陆海军的侦察机和校射机使用。 
  不久,潜伏在日本军部的德国间谍发来情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