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恩来被华人基金捐助集体推举为理事长,因而成为史迪威上将的合作者、基金会两主席之一。
基金会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史迪威和周恩来两个都是效率感极强的人,手下也多是精明之辈。它的采购队伍由拥有丰富后勤、军械经验的前军方背景的退役校官群体组成,年富力强,阅历和能力均属上乘。
干练的小组里人手并不多,但效率、状态和薪酬,都远高于五角大楼那些领联邦薪水的在职官员。
(670)
福莱斯特部长这次接受了周恩来的反复劝说,终于同意把那艘〃独立号〃轻型航空母舰,拯救出比基尼环礁的试验靶船队伍反正状态更差的废船还多,不愁候补替换例如日本那条未完工的、倒霉的〃信浓号〃等等。
如果中国人能使〃独立号〃这艘具有光荣历史的〃老舰〃延续它的光荣,海军部长乐得成全。
〃独立级〃远眺
拗不过基金会里那群陆军背景的老朋友以及小罗斯福的软磨硬泡,部长还把已下令封存的2艘〃亚特兰大级〃防空巡洋舰圣迭戈号和圣胡安号※,一并作价,3条船按照重量,以每吨50美元的高等级废钢价格,卖给了史迪威基金会。
圣胡安号
反正这一级4艘船中的2艘(〃亚特兰大〃和〃朱诺〃)已经战沉,同级舰型不再生产,改良型〃奥克兰级〃业已服役。因此〃落单〃的这一级迟早也要解体,这一处置顺理成章,没有引起风波。
※史实是,两舰于3个月后的11月4日被封存,后解体。
福莱斯特向周恩来介绍说:总统和国会正在酝酿成立一个新的机构国防部,来把全美军事力量统一起来,或至少使之置于统一指挥之下。
这位美国第一任国防部长候选人,这样评价这次统一进程:〃美国军事力量在和平时期的使命,就是毁灭国防部。〃 它的结果是形成一个庞大怪物,无法对其实行有效控制。
由于遇到周恩来这样一位专注倾听、反应机警、又有礼貌的对话者,福莱斯特今天谈兴勃勃,交流了不少过去他来不及系统表达的观点。
象政府中很多人一样,他面临着战后由于一时不适应而普遍产生的困惑。
(671)
大战结束后,福莱斯特曾表示,美国海军有能力、也愿意接过孱弱的皇家海军的责任,以便在世界范围内开创海上稳定的新世纪:
一种美国统治下的和平,即上一个百年1815年至1914年英国统治下的和平的继续。
但此时美国,正在经历一次不断出现的、强烈的反海军主义的冲击。
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共有1190艘大型作战舰只、1256艘两栖舰艇、41000多架飞机,300万现役人员,比皇家海军和英联邦全部海军的总和还多一倍。
但复员立即开始了。尽管在某些议员看来,复员过程拖得很长,实际上却进行得很快,很有效,很彻底。以致一年后现役海军只留下267艘大型舰只。
海军正应了那句老话:物极必反。
轴心国舰队已摧毁。海上没有象样的敌人可以交战。至于中苏战争,不论残酷程度如何,在美国人心目中,那还是一场遥远的、局部的、陆地的边境冲突……
海军部长忧虑着他的海军。它为打赢战争作出巨大贡献,目前却岌岌可危。海军痛感人们忘恩负义,正在为生存而战,其中并非不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强大的敌对海军为它提供存在下去的理由了。
周恩来提起中国一句成语:〃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福莱斯特会意点头,认为这是哲理。并继续表述思想:
〃此外,还有'炸弹'带来的可怕希望。
〃在原子时代玫瑰色的黎明中,核武器似乎完全排除了对战列舰、航空母舰这类过时武器的需要。比基尼环礁的水下爆炸,激起直径半英里的水柱,蘑茹云直径达2英里,用作试验的73艘废军舰,迅速沉没或严重毁损。
〃人们模糊了解到,原子战争的危险要比常规战争危险大得多;人们还看到,苏联,或许还有别的国家,正试图填补德国和日本留下的势力真空。〃
福莱斯特认为,苏联在1955年以前拥有核武器的希望很小。美国将在十年里享有和平、繁荣以及绝对的安全。而1955年,他希望原子能委员会能达成一项除和平目的外,禁止使用核力量的协议。
福莱斯特自问:〃这是不是一种轻率的糊涂观念呢?它似乎使威尔逊总统关于所有国家都和平生活的梦想,重新具有了生命力消灭战争本身有可能实现……〃
简而言之,这番谈话,大体完整地表达了二战结束时期,一个典型美国官员的典型世界观和基本判断。※
※史实上福莱斯特1949年5月由于冷战诱发的精神失常而蹊跷地跳楼自杀。
(672)
甘肃。天水,伏羲庙,西北战区司令长官行辕。
淅淅沥沥的雨中,李宗仁大将军正在体验着痛苦。自雅典阅兵以来,他还从未有过大喜或者大悲。
天水,伏羲庙
在他近日反复督催的〃左翼大迂回〃作战中,桂系兵团完成了从青海越境穿插的大动作,在月底前终于到位抵达乌鞘岭下。他松口气,回到天水,打算将行辕前移西宁,以便就近指挥兰州大会战。
不料噩耗传来,顿使他泪下如雨。
多年密友、股肱近臣、战场兄弟白崇禧上将,本着李长官〃亲冒矢石〃的口训,上午赶赴前沿视察接敌战况,一去就没有回来。
消息还传得飞快。当晚截获的苏军电报中,就出现了〃狙击炮火准确有力,击毙敌上将及随从共四人〃的字句。
白崇禧上将
李宗仁老泪纵横,在灯下亲手整理白健生的遗物……两个月前看戏时,那句〃我等亦不免赶赴西北,寻葬身之地去也〃,言犹在耳,不料却一语成殲。
他不知道,一向主张〃亲冒矢石〃的自己,该怎样向白夫人交代。
兰州大喋血持续100天,胜负仍然未见分晓。国军在此地投放了薛、汤、杜、李四大兵团,加上胡兵团残部,已逾150万人。苏军中亚细亚两个方面军,也两番追加,达到70万人。包围圈中至少有一半。双方都饱尝〃沙场鏖兵〃的滋味。
兰州局面对双方来讲,已成骑虎之势。谁先落下虎背,谁就先被摔死或者吃掉。大兵团投放后,如不能达成战役目的,又不能成功有序撤退,势必造成崩溃,那么丧师数十万的危险并非妄言!
痛定思痛,李宗仁决计复仇。
他严词勒令:前线空军司令、总裁内侄毛邦初中将,派出前线空军24个大队,日夜轮番轰炸苏军阵地和补给线!哪怕耗光自家弹药也在所不惜!
同时致电周至柔空军上将,要求再派8个大队的远程轰炸机,在9月中旬以前在甘肃天水野战机场集中。
他要用局部优势的空中力量,对这个骁勇顽固、血债累累的崔可夫那条生命线,发动一场残酷的空中绞杀战。
(673)
吉林,白城。当天也是淫雨霏霏。
一兵团作战部长江拥辉上校,从吕正操、周桓纵队指挥部作战室走出,来到西院林总的小房间。在门口,他听见首长在房中喃喃自语:
〃上战场,枪一响,老子下定决心,今天就死在战场上!〃
江拥辉愣在门口,不知该进还是退。
林彪这几天也在郁闷。
开原战役后,外部的他声誉鹊起,内部的他却饱受抨击。典型的议论是:为什么不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英国战地记者路易斯在大连出版的《北中国晨报》上撰文认为:
〃林将军仍然缺乏那种隆美尔式的胆略和气质。在捕捉战机的敏感和魄力上,东方传统的求稳天性造成了这一差距……〃
包瑞德准将带领的美国武官观察组,也对第一兵团不组织大规模追击、趁势一举拿下重镇长春等,表示大惑不解;认为,林将军对到来的胜利估计不足。
还有〃毛、朱、叶〃署名的电报:
〃有无把握,发扬连续作战作风,在短期内再打几个这样的胜仗,以配合海军进展?〃
林彪的回应是,一概置之不理。
他把自己关在那间土坯房里,整日研读手抄本《坦克,不能总是前进》。
与另外那本《坦克,前进!》不同,古德里安在这份笔记里,痛苦地总结了装甲兵在现代战争面前暴露的弱点和不足。
他不再主张一味的神速突破、打敌人的措手不及;而是反复强调后勤保障、时机选择、精心准备;主张赢取那种〃有后劲的、能够应对各种反击、特别是空中反击的、能控制的胜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