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短篇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少庄主的新婚妻子在内,虽则井庄主的三媳只有十六岁,而云裳女史已是快四十岁的徐
娘。这也难怪井庄主太过小心,因为据传说,云裳女史的易容术已臻化境,在江湖有千百化
身,不难安排假身世制造合情合理的身份。
  这件事进行得很慢。因为十年来,来来往往的长工家眷数目相当多,井家的子侄数目也
不少,买丫头请仆妇娶媳妇数目可观,要想寻根究底真不是短期间可以办妥的事。
  □□□□□□
  当晚二更初,一个黑影从庄东的泄污水小沟爬出庄外,消失在黑暗的田野里。
  而潜伏在庄东小溪旁的一个黑影,也悄然隐去。这个黑影已来了三晚,三晚都潜伏在同
一地方。
  五六里外,便是安平镇(秋张镇)。
  粮捕同知衙门,是乾隆二十年建成的,位于镇北,规模相当大,衙门、官舍、仓房、马
厩、车场、囚牢……应有尽有。迤西一带的西街,便是本镇的商业区,百十家商号,百物齐
全。
  西街的街口,也就是运河码头。由于这一带日渐淤塞,南面的沙河每年带来大量的泥
沙,往昔的盐船和漕舟,皆以本镇为起卸停泊的大站。
  目前已每下愈况,盐船和漕舟皆改在东河县码头停泊,秋张镇已失去往昔的繁荣,但行
走运河的小型舟船,也偶或在此地停泊。
  有些闲客,甚至从济南专程乘船前来,只为了看一看季札挂剑碑,在徐君墓拔一把挂剑
草带回留作纪念,据说该草可以治疗心疾。这种草叶皆一横一倚,形如挂剑,只有徐君墓生
长有这种草,算是本镇的特产。
  其实,这处古迹与其他胜迹一样,令后世的人糊涂,天下间在不同的地方有同样的古
迹,是真是假那是考古家的事。
  一艘小舟溯河而上,近午时分泊上了张秋码头,一位英俊潇洒的书生,轻摇着描金摺
扇,飘逸地踏上码头。后面一位年约花甲的老苍头,带了一位书僮,一背书簏一背行囊,随
在书生身后往镇里走。小舟半个时辰后解缆返航,邻舟的舟子打听出这艘船是从济南来的,
客人送到空船放济南,不用等候书生回埠,老苍头和书僮是随船下放的。
  东昌客栈是本镇颇有名气的老店,东主骆海招徕有术,把客店装璜得雅俗共赏,旅客大
部分是些有身份的人。
  这位书生一落店,便博得店伙们十分好感,因为这位自称白士俊的书生不但对人和气,
没有盛气凌人的公子少爷恶习,而且出手大方,赏给清理房间的店伙十两银锭,这间店的有
套间上房,一天宿费含膳费仅一两银子,是本镇最贵的一家。
  东昌老店的掌柜叫吴风,二掌柜是吴风的妻子吴焦氏秋娘,专负责接待女眷。秋娘年已
四十出头,她的大闺女吴珠将近年华双十,偶或充作乃母的副手,本镇艳名四播,极为出
色。双十年华的美丽闺女还没有婆家,难免招惹闲言闲语。但吴风是个老实人,半百年纪已
是老态龙钟,平时沉默寡言,作棍子也打不出一个屁来,与他那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妻子
活跃情形比较,一天一地形成强烈的对照,因此对那些风言风语,从不放在心上。对那些成
群结伙追逐在爱女身侧的惨绿少年,从无抱怨的意思。
  店占有三间门面,右首是食厅兼茶坊,不但卖酒卖茶,也经常有从济南来的卖唱者在座
助兴,客人比住客的还要多,成为本镇最好的消闲处所。秋娘母女除了招呼旅客之外,经常
在食厅张罗。说难听些,她们好像在招蜂引蝶。
  白书生第一次出现在食厅,立即引起小小的骚动,他那丰神绝世的仪表,吸引了所有食
客的目光。
  未牌时分,不是进食的时光,店伙对住店的客人,当然要热诚些,将书生引至临窗的雅
座。
  “公子爷请坐。”店伙拖现条凳客气地说:“公子爷如果要进食,小的会吩咐厨下另备
锅碗菜肴……”
  “咦!为何要另备锅碗菜肴?”他含笑问。
  “公子爷不是在教吗?”
  “在教?”
  “公子爷姓白。”店伙加以解释:“白、花、沙、马各姓都是教门人,不吃猪肉……”
  “哦!你说回回,我这个姓白的不在教,不必费心。还不饿,先沏壶茶再说。”他表明
身份:“不要蒙阴茶。”
  “蒙阴茶本来就不是茶。公子爷请稍候。”
  茶来了,人声一静。
  吴小珠出现在后厅口,荆钗布裙,但掩不住颜色,眉目如画,胸部饱满小腰一握,巧笑
倩兮艳光四射。她手捧漆花托盘,一壶两杯,袅袅婷婷沿过道缓步而来,有如捧花龙女,成
为全厅二十余位茶客目光的焦点。
  “公子爷请用茶。”她笑盈盈地说,声如黄莺,放下茶具替白书生斟茶:“我叫吴小
珠。”
  “喝!谁怜酒姬颜如玉,婢婷落落自奉茶。”白书生禁不住喝采:“谢谢你,姑娘。”
  “唷,白公子,你客气。”吴小珠媚笑如花,媚眼儿流露出绵绵情意,大方的在横首坐
下了:“公子爷,你是捧我呢,抑或是损我?好像这两句诗你用错了典,也改得不伦不
类。”
  “哦!我真是班门弄斧,该打该打,信口胡诌,姑娘休嫌唐突。姑娘在这里照应,有多
久啦?”
  “三年。”吴小珠不假思索地说:“从济南跟爹娘来的,东主骆爷是家父的好朋友。公
子爷也从济南来?”
  “是的?”
  “在学?”
  “读书不成,学剑也不成,好在小生志不在圣贤,不必三更灯火五更鸡鸣,头悬梁锥刺
腰。姑娘听说过济南铁佛巷白家?就是南泉西首的那一家?”
  “哦!听说过,济南有六位靠河工起家的富豪,白家是其中之一。”
  “对,天下间有两种人可以称富豪,治黄河的河督,管盐的盐务。姑娘如果回济南,小
生必尽地主之谊。”
  “公子爷光临小镇,有何贵干?”
  “游季札祠,回程时顺便在东阿买些真阿胶。有朋友需真正的阿胶治痼疾,在阳谷反而
买不到真品,听说东阿可以用重价收购。”
  “东阿也买不到真品,都是用死马皮熬制的。去年闹旱灾,熬胶的阿井水深不及尺,有
不少人为争井水打破头,哪来的真胶?吃了不但病好不了,可能把命都送掉。公子爷如果想
买,我替你想办法,如何?”
  “真的?那就谢谢你啦!”
  “但……公子爷,货真……,价可是……”
  “我知道,真品一两换一两金,小生愿以五两金换一两。”他一面说,一面取出绣金荷
包,打开往桌上倒:“折银是一比六,请姑娘代购五十两真阿胶。”
  所有的食客,皆被桌上的珠光宝气愣住了。
  六颗指大的滚圆珍珠,几块镶金宝石,几件翡翠小饰物,七八张银票。
  他信手打开一张,口中念念:“一千两。”念完放下,又打开另一张,笑笑递给小珠。
  “够了。姑娘,能在三天内办妥吗?”
  “两千两,常丰银号的即期庄票。”小珠念出庄票数字,并不感到惊讶:“三天尽够
了。哦!这颗珠子的成色很好,真正的南海珠,珍贵处在它的圆,毫无暇疵。”
  他将一颗珍珠递至小珠眼前,含笑让小珠察看。
  “还好。”小珠点点头,眼中毫无惊讶的神情,似是司空见惯:“找到识货的,足值三
万金。”
  “小珠姑娘,你不识货。”他笑笑:“京师和中堂每日早起,以珠粉作晨餐,作珠粉的
珠没有这颗一半大,价钱是两万金,供珠的人是苏州姓石的,他一年最少也赚百万金以上。
姑娘的芳名是小珠,这颗珠很小,姑娘拿去玩吧。”
  食客议论纷纷,不知哪一位仁兄,突然冒出一句话:“败家妖孽!”
  他不加理睬,将珠往小珠手中一塞,连包珠的绒布也递过,收紧荷包带。这瞬间,他看
到小珠注视着那位发话的人,凤目中冷电一闪即没。那位发牢骚的食客,却匆匆会账走了。
  “公子爷!谢谢你啦!”小珠的目光回到他脸上,粉颊绽起无限风情的醉人微笑:“改
天,我置酒谢你。来,我替你添茶。”
  “谢谢。”他喝了一口茶站起:“我要到季札祠走走,看挂剑草是不是已被游客拔光
了?”
  “其实挂剑草的药效有限,我可送你一些真正的青州刘烬草,那可是真的起死回生圣药
呢。走,我陪你到季札祠游玩。”
  两人一走,食厅突然人声鼎沸,咒骂声此起彼落。
  齐云庄中,正忙得不可开交,盘查女人身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