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横了开去,缓缓朝桥下驶出。
赵南珩举目打量,这是园中人工开凿的一条小河,两岸垂柳成荫,河流曲折,边上还有
许多亭台楼阁,隐在青郁树林之间。
一会工夫,小船已驶到闸口,那是花园尽头,和外面河流相通之处,高大的围墙底下,
有一道可以开闭的铁栅。
小船刚一驶近,便见岸上一幢石屋中,摇摇摆摆走出一个皂衣汉子。驾船的灰衣汉子,
浆势一住,左手抖处,从手中飞出一块圆形铜牌,直向皂衣汉子面前缓缓落去。
皂衣汉子接到手中,低头看了一眼,就回身拉着铁练,栅门徐徐上升,小船通过墙下,
驶出河流。
赵南珩看在眼里,心知那面铜牌,敢情就是进土府准许小船出府的令牌,但心中止不住
暗暗惊诧。
驾船的灰衣汉子,方才送出铜牌那一手,竟是极高明的暗器手法,“刘海洒金钱”,别
看铜牌去势缓慢,这缓慢就是贯注了内力之故。
东方玉《飞龙引》
第四十八章 月出灵山各自呼
那皂衣汉子使的也是接暗器的上乘功夫“捕光捉影”,这两人只不过是进士府中下人身
份,身手已大非寻常,那么他们主人的武功,自然更高不可测。
可恨这武当道士故意卖弄关子,不肯和自己说明,真是岂有此理!心中想着,目光不期
朝玄修道人瞧去!
玄修道人只望着赵南珩微微一笑,他好像在说:“小施主忍耐点儿,到了地头,自会知
道”。
灰衣汉子对操舟技术十分熟练,驶出铁栅之后,运浆如飞,在小河中舟行甚速。
大约经过顿饭光景,小船已驶入一条大江之中,只见水域辽阔,一望不见边际,(此处
为远安与当阳之间的沮水)但船头却一路往东,冲浪前进。
这样又驶了将近半个时辰,小船横渡大江,直向一条港湾中驶去。这港湾岔道纷歧,小
船随着曲折水道,又驶进一条叉港。
只见前面正有两条渔舟,在江心作业,不知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竟然一左一有,拦
住去路。此处已是小港,水面不宽,两条渔舟横在江心,就阻拦了小船去路。
灰衣汉子右手把浆,左手一抖,从他手中飞出一支一尺来长的旗杆,“夺”的一声,射
落船头,钉在木板之上!
原来旗杆上还卷着一面三角小旗,就在钉落船头之际,立即迎风展开,那面三角小旗是
白纺制成,边上饰以流苏,中间绣着一个黑色“钟”字。
这原是一瞬间的事,灰衣汉子小旗出手,依然若无其事的双手把浆,朝前驶去,两条渔
舟等小船接近之时,船头斜斜横开,让出水道。
双方虽没说上一句话,但赵南珩已看出这两条渔舟,分明是四大门派中的门下弟子所乔
装。
看来这一聚会,当真严密无比。
正行之间,只见右首一条岔港中,忽然又有一条梭形快艇,疾驶而来,船头站着一个身
穿青色劲装的青年汉子遥遥抱拳,问道:“钟府来船上,两位朋友,如何称呼?”
玄修道人赶忙站起,答:“在下金顶王某,这是蓝宝石顶赵兄弟。”
两句话的时间,快艇业已驶到小船五尺左右,那劲装青年目光瞟过两人,含笑拱手:
“原来两位是武当、峨嵋道兄,小弟候剑英失敬之至,前面一路,均由敝派担任警戒,还望
两位多多担待。”
话声一落,快艇在水面上一个转折,斜斜驶去。
赵南珩因人家出声招呼,也自抱拳答礼,目送快艇去远。
只觉这位劲装青年,眉宇轩昂,年约二十一二,站在船头上,美风飒飒,一时木禁起了
惺惺相惜之感,急忙回头朝玄修道人问道:“道长,这位候兄,不知是哪一派门下?”
玄修道人回身坐下,说道:“目下各派中人,赶来慈悲渡的,为数已是不少,其中还有
许多改容易装,掩去本来面目,贫道也不大清楚,只是从这位侯施主身边不带武器一点看
来,还是以拳术闻名的形意门高弟无疑。”
小船沿着港湾转折前行,在一处山脚下停了下来。
玄修道人起身道:“小施主,咱们到了,上岸去吧!”
说完,回身向灰衣汉子稽首道谢,才纵身跃上岸去。
赵南珩跟在他身后,相继跃上,举目一瞧,只见这一带峰峦起伏,山势虽不太高,但林
深草长,甚是荒僻。此时又当接近黄昏,猿啼鸟鸣,景色苍凉!
玄修道人低声说道:“小施主请随在贫道身后,遇上什么,一切由贫道应对好了。”
赵南珩道:“在下理会得。”
玄修道人不再多说,转身就朝山脚树林中走去。
赵南珩亦步亦趋,同时跨入林中。
密林如织,一条小径,曲折往里通去,两人走了不到一箭来路。只听有人猛喝一声:
“站住!”
玄修道人走在前面,立即依声停步。
这时左侧一棵大树后面,有人朗朗说道:“十二时辰合天道。”
玄修道人暗哦一声,原来在这里轮值的,果然是形意门的人。
(按形意门以意行拳,按十二时辰之生肖,分为十二形,这句口号,正是表明他们来历
之意)
当下打了个稽首,应声道:“帝遣玄武驱神奸。”
他这句口号,乃是出于程短夫“大天一真庆万寿宫碑”碑辞,正切合他们武当派的身
份。
敢请各大门派此次集会,乃是极端秘密之事,为了防范敌人混入,遂订下暗号,藉作联
系
玄修道人话声出口,那人微微一顿,又道:“后面那位呢?”
玄修道人接着说道:“月出灵山照沧海。”
这句话,赵南珩听懂了,对方问的是自己来历,玄修道人答的,正是从前峨嵋门下行走
江湖,遇上同门时互相联络的暗号。
这句诗出于李白,原是“月出峨嵋照沧海”,如今把“峨嵋”两字改成了灵山”,听来
就隐晦得多了。
林中那人高声道:“两位请!”
玄修道人又打了个稽首,就继续朝前走去。
此时虽然只是黄昏时分,但林中树枝茂密,透不进天光,入林渐深,愈觉幽暗,差堪辨
路。
尤其这条小径,敢情还是新僻不久,曲折穿行,最多也只容两人并肩可行,直修道人尽
管熟悉路径,但也走得并不太快。
赵南珩跟在他身后,细看两侧林中,人影幢幢,各依有利形势,暗中严密监视,这般布
置,别说是人,只怕连飞鸟也无法飞得进去。
林中小径,好像是盘着山脚而行,走了里许光景,此刻已逐渐向上。又走了一刻工夫,
去修道人领先闪出林去。
赵南珩相继走出,眼看已到了一处山腰之上。
这是一片足有数亩方广的石砌平台,中间依山而起,建着一座巍峨寺院,平台下面,约
有数百级宽阔石级,直达山脚,山脚底下,面临大江,但见江水滚滚,波澜壮阔。
自己两人,是从山后抄小径来的,心中不禁深感奇怪,那小船何以不从正面登陆?却要
绕上这大一个圈子?
心念转动,目光向平台掠近,发觉这片平台,虽然静闷如恒。但稍微留意,就可看到四
周树林边上,各按方位,静静地站着十八名怀抱禅枝,腰佩戒刀的灰衣僧人,胸挂一串精钢
念珠,像木偶般凝然而立!
少林寺十八护法罗汉!
赵南珩瞧得微微一怔,他在少林寺住过一年,深知十八护法罗汉,乃是千百僧侣中精选
的武功特强之人,再经严格训练而成,平日足不出寺,只有方丈离寺外出,才由他们随从护
驾。
十八罗汉既在此地,想必少林方丈百愚上人也赶来了!
那么文判诸葛忌说的江湖上遗传着四大门派掌门人离奇失踪,遭人劫捕之事,当属空穴
来风,不足徽信。
他随着玄修道人,越过平台,迎面又有三十来级石砌,直达寺门。两人拾级而登,山门
横额上,题着“观音寺”三个剥落金字。
寺门前面矗立一座高大石香炉,炉前盘膝坐着一位灰衲老僧,闭目垂帝,状似入定,身
前地上,横放一支精钢禅杖!
这灰衲老僧,赵南斯自然认识,他、正是少林寺“十”字辈的高僧之一——十志大师!
心中不禁又是一怔,底下平台,已有十八护法罗汉布下。罗汉阵”,这里竟然还由十志
大师亲自居高监视。
看来观音寺这一场集会,定然关系重大,不然,哪有如此郑重?
玄修道人早已趋前一步,稽首道:“武当门下玄修,峨嵋门下赵南珩,有重要消息,入
内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