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治家们是最善用眼泪的,他们有时装出一副诚恳的样子,让人们同情他。
而政治家哭的方法千奇百怪,哭的效果也其妙无穷,巧于用哭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国时期,谷正纲当着文武官员的面,为蒋介石下野痛哭流涕,虽然大失脸面,却哭出了后半生的官运亨通。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第三次下野,当时在黄埔路总统官邸召开国民党中央委员临时会议,到会的有李宗仁、孙科、童冠贤、吴忠信、邵力子、陈立夫、谷正纲、蒋经国等人。与会众人一个个表情阴郁,会场气氛冰冷,蒋介石出示了他和李宗仁的联名宣言,指明“由李副总统代行总统职权”。
蒋介石首先发言,将局面作详细分析,最后表示他个人非引退不可,只要和平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绝不萦怀,而唯国民的公意是从。
蒋介石声音低沉,似有无限悲伤,与他平时训话时的激昂慷慨,截然不同。
接着张群又念了蒋的一篇文告。张群念完后,会场一片沉默。
突然有人放声大哭:“总统不能下野呀!总统!”
是谁在嚎啕,人们举目望去,原来是CC派少壮分子谷正纲在泪流满面哭声不止。
“我认为发表这篇文告,将对士气、人心产生不良影响。”谷正纲的弟弟谷正鼎也马上附合其兄。
蒋介石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说:“事实已不可能,我已作此决定,今天就要离开南京。”
谷正纲的这一哭,真正哭得与众不同,在关键时刻以眼泪向蒋介石效忠,使蒋介石把他记在心中。
为了表示忠心,蒋介石下野后,谷正纲以“辞职”抗议,离开南京跑到上海。
蒋介石兵败撤离大陆到台湾后,对国民党实施大手术,排除种种旧有的派系,重新组建,以形成对国民党的绝对控制权,成立了十五人组成的中央改造委员会。这十五人都是蒋氏父子精心排选的放心人物。而谷正纲正是凭哭被选上。国民党撤到台湾后,众多元老、党棍在政治上都失势,谷正纲一哭,使那么多人都黯然失色。
其实谷正纲这人不仅脸皮厚,心也黑,惯于看风使舵,遵循的原则是:“有奶就是娘。”1929年,谷正纲投入汪精卫的怀抱,在汪精卫的栽培下,当上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组织部副主任委员。后来汪精卫渐渐失势,蒋介石权力日盛,谷正纲就又投入蒋介石的怀抱。
蒋介石第三次下野,谷正纲看到李宗仁只不过是走走过场,无兵无权,就又及时地对蒋表示忠心,留下后路。
人类天生就会同情弱者,这是人性的弱点。调动眼泪战法,对人哀哀以求,动之以情,这种演技,古今中外,屡试不爽,原因就在于此。但是,这里所说的哭并不是说做局者一定要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流下几滴眼泪。关键是设法调动对方的同情心,使听者首先从感情上与你靠近,产生共鸣,这就为你问题的解决打下了基础。
苦肉计——惨重的代价
苦肉计的前提是自我残害。自我残害,是反常现象。如果没有重大利益驱使,一般说来,谁都不会自己伤害自己。
苦肉计之所以奏效,往往有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现实基础。春秋时期,吴王僚被阖闾谋杀篡位后,他的儿子庆忌逃奔卫国。阖闾十分担心庆忌报杀父之仇,于是跟大臣伍子胥合谋策划了斩庆忌的苦肉计。伍子胥找来了吴国民间一位智勇双全的武士要离。但是,阖闾嫌他身材矮瘦,认为不堪此任。要离却说,只要大王砍了我的右臂,杀了我的老婆,事情就胜券在握了。要离就凭了这残酷的苦肉计,骗取了庆忌的信任,最后庆忌在伐吴报仇的征战途中被要离刺杀。
苦肉计的形式未必仅仅自残一种方式,凡是为了克敌制胜而做出的付出,都可谓之苦肉计。战国时,郑武公伐胡,先赔上女儿,又杀了主张伐胡的大臣关其思,付出的代价不能说小了,既有自己的宝贝女儿,又开了对得宠大臣的杀戒。可以这样说,凡是重大的图谋,采用苦肉计,必定要付出惨烈沉重的代价,而且还不能操之过急。
战国名将吴起以杀妻求将起家,以亲自吮吸部下伤口的脓血得士卒效命之心。吴起后来相楚,楚贵族叛乱,必杀吴起而甘心;吴起逃入王宫,伏身在楚王遗体上,受万箭穿心之苦,好让流矢射中楚王的遗体,致使叛乱者犯下大逆不道之罪。后来新君王即位,果然以此罪名,诛灭所有叛乱的贵族。这也算是一种“苦肉计”。
苏秦相齐,被刺客击中要害,自忖已不可救药,便建议齐王,将他当作间谍,处以车裂酷刑,好让刺客出来邀功领赏,这样,那隐藏幕后的刺客必然会自投罗网。齐王依计施行,果然逮到了刺客。
吴起、苏秦死后尚能杀人,当真令人毛骨悚然;他们施行的都是苦肉计,这便足见苦肉计的厉害了!只是设计者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一个要受万箭穿心之苦,一个受车裂之刑,非如此不足以诱敌自蹈陷阱!
但苦肉计非止是实施者自身皮肉受苦,更甚的是将人类社会的生存秩序和规范都给破坏了!吴起一生不得志,既得不到人君的信任,也得不到同僚的理解,都源于“杀妻求将”。卖友求荣已经是要不得了,更何况杀妻求荣!所以,人们将他视为蛇蝎,也是理所当然。可见,运用此计当在万不得已而为之,倘若不关国家民族大计,慎不可滥用,否则,非自食其果不可。
开局之需把别人引入你的局(1)
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
要想把别人拉入你的局,一定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认同关系,使他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
特别是在做人办事时,应和和气气,有损人面子的事情一定不要做,有损别人面子的话一定不要说,这样,当你请别人办事时,别人才不致于拒绝。不给人面子带来的后果有时是很严重的。
三国名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擂鼓三通斩蔡阳,“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耳”。然而,这位叱咤风云、威震三军的一世之雄,下场却很悲惨,居然被吕蒙一个奇袭,兵败地失,被人割了脑袋。关羽兵败被斩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吴联盟破裂,吴主兴兵奇袭荆州。吴蜀联盟的破裂,原因很复杂,但与关羽其人的骄傲有着密切的关系。
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反复叮嘱关羽,要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但关羽对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瞧不起东吴,也瞧不起孙权,致使吴蜀关系紧张起来。关羽驻守荆州期间,孙权派诸葛瑾到他那里,替孙权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求结两家之好”,“并力破曹”,这本来是件好事。以婚姻关系维系补充政治联盟,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放下高傲的架子,认真考虑一番,利用这一良机,进一步巩固蜀吴的联盟,将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关羽竟然狂傲地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不嫁就不嫁嘛,又何必出口伤人?试想这话传到孙权那里,孙权的面子如何吃得消?又怎能不使双方关系破裂?关羽的骄傲,使自己吃了一个大大的苦果,被自己的盟友结束了生命。
俗话说:蚊虫遭扇打,只为嘴伤人。以尖酸刻薄之言讽刺别人,只图自己嘴巴一时痛快,殊不知会引来意想不到的灾祸。人与人之间原本没有那么多的矛盾纠葛,往往只是因为有人逞一时之快,说话不加考虑,只言片语伤害了别人的自尊,让人下不来台,心中怎能不燃起一股邪火?有了机会,后咬一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某富翁为丹客所骗,丧千金,忿甚,乃悬重赏购致之。越数日,或报丹客在酒肆中聚饮。使人视之,果然。其人索赏而去。翁入肆,丹客欢然起迎,见翁启口方欲言,遽止之曰:“勿揭吾短,原物仍在。饮三杯当璧还耳!”翁喜甚,正剧饮间,丹客起小便,乘间逸去。急索之杳矣。问同席者,皆云偶与群饮,初不相识。方悟报信者亦其党,来骗赏银耳!
在战国时代,赵惠文王死了,孝成王年幼,由母亲赵太后掌权。秦国乘机攻赵,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说,一定要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齐国才能发兵。长安君是赵太后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