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个侯景毕竟是作乱打进都城的;他的军队掌握了都城的管理权;他的卫兵进出皇宫很随便;还佩带武器。萧衍见了很奇怪;问左右侍从;侍从说是侯景、侯丞相的卫兵。萧衍生气地喝道:什么丞相!不就是侯景吗?侯景听说了;也很生气;于是派人监视萧衍;限制他的供应。结果萧衍很快病了;后来不能起床;最后连饿带病加生气;闭眼西去。终年85岁。他的谥号是武帝;庙号是高祖。

  隋文帝杨坚;原为北周隋王;后废北周静帝而称帝;建隋朝;为隋朝开国皇帝。在位24年;被子杨广谋杀;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县西南20里)。
  公元541年;即西魏的统七年;杨坚出生。和许多帝王一样;传说他出生时也有祥云出现。但他在青少年时期并不聪明;靠着贵族家庭的关系;他在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里读过书;但由于成绩不好;被讽刺为不学无术;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自嘲地说他不晓书语。
  杨坚虽然读书不行;但因为有父亲的关系;他在十四岁时便开始做官;应了那句话老子英雄儿好汉。杨氏是从汉朝以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门望族。在西魏时期;杨坚的父亲杨忠便和独孤信一起投靠了权臣宇文泰;此后;杨忠因为屡建功勋;而且帮助宇文觉建立了北周政权;所以;官爵升至柱国;封随国公(随字后来才改成了隋)。北周建立时;因为父亲杨忠功劳卓著;杨坚借光升为骠骑将军。后来;又封为兴郡公。到公元560年;周武帝即位时;不满二十岁的杨坚已做了随州刺史。六年后;当朝的柱国、将军独孤信看出了杨坚的前程远;就把刚十四岁的女儿许给了杨坚;这就是后来有名的独孤皇后。
  因为独孤家族比杨氏家族的势力要强得多;加上独孤皇后的个性;杨坚算得上是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了;据说因为和皇后吵架;杨坚曾出走到深山;几天后才回来。
  杨坚的地位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有的想借机除掉杨坚;但杨氏家族以及独孤家族的势力也对他起了保护作用;加上杨坚的长女又是北周武帝太子的王妃;所以;虽有危险;但终究没有对杨坚构成致命威胁。
  扫除障碍建隋朝
  在公元578年;周武帝病死;宣帝即位。杨坚的长女做了皇后;杨坚升任上柱国、司马;掌握了朝政权。加上年少的皇帝也比较昏庸荒淫;在群臣没有威信;于是;杨坚便开始准备取而代之。
  杨坚的行动多少让皇帝有所察觉;但没有真凭实据;他也没法处罚杨坚;何况他还是自己的岳父人;更难下决心做事。杨坚为了避免皇帝的猜疑;就想到地方上去任职;也为将来有变时能利用实力争夺皇位。于是;他便把这种愿望告诉了自己的朋友、内史上夫郑译。
  到了公元580年;机会来了;皇帝决定出兵南伐。郑译便向皇帝推荐了杨坚;皇帝对郑译原来就很信任;于是任命杨坚为扬州总管。但是;还没等出征;周宣帝便一病不起。在郑译的参与和其他关西士族的支持下;杨坚他们做了一个假诏书;以宣帝遗诏的名义宣布:杨坚以外戚身份入宫辅助政;任宰相;总揽权;进封为隋王;辅佐刚八岁的周静帝宇文衍。
  宣帝死后;杨坚等人并没有立即公布消息;而是趁机用假诏书夺取了军政权;以及京城部队的指挥权;等一切准备就绪后;这才发布了皇帝去世的消息;辅佐皇帝即位。
  杨坚做了辅政臣后;首先建立了新的领导班子;吸收了一些有才干的人;稳定政局;并宣布革除宣帝时的酷厉苛刻之弊;深得人心。然后又向威胁他地位的宗室各王展开了攻势。
  刚去世的周宣帝的弟弟宇文赞在朝廷和杨坚的地位不相上下;是杨坚秉政的一障碍。杨坚便派人对他说;你不必再这样劳累地参与政事。以后的皇帝位置肯定是你的;你只管回家等着就行了。宇文赞一来年轻;二来也没什么谋略;就相信了。
  没了身边的对手;杨坚又向其他的王下手了。已经成年而且在地方有些势力的是五个王;如果他们联合起兵;杨坚还很难对付。所以;在他们得知宣帝病逝的消息之前;杨坚便用假诏书将他们召回到长安;然后收缴了他们的兵权和印信。五个王见自己无法与杨坚抗衡;便秘密联系在外的另一个王起兵;但不久便被杨坚打败。五王只好寻机下手。一次;他们设下鸿门宴;请杨坚去;幸亏随从的人有所察觉;拉他借口跑出来。然后;杨坚便以谋反罪杀掉了主谋的两个王;其他三个不久也被除掉。宗室势力被消除后;杨坚的皇帝之路平坦了许多。
  解除了央的威胁后;地方势力也开始反对他;河南、四川、湖北等地的将领纷纷起兵。经过打与拉两手策略的较量;杨坚在半年后;终于平定了三地的军事力量;彻底控制了北周的政权;做皇帝仅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了。
  到了公元581年的正月;杨坚走了一个前人使用过的体面形式禅让。他让人替周静帝写好退位禅让诏书;然后送到他的王府。杨坚假意推辞;最后才接受了家的意思;穿上皇帝服装;登上心仪已久的宝座。这时的杨坚刚四十岁。
  因为杨坚是继承的父亲的爵位随国公;后来又进封为随王;因此把新王朝定名为随;但又觉得这个字有个和走同义的偏旁;于是;把这个不太吉利的偏旁去掉;成了隋。年号也按照惯例改了;定为开皇。但都城没有变动;仍是长安。杨坚虽然改了随字;但隋朝还是没有逃脱短命的命运;仅仅三十年便灭了。说来也是巧合;当初杨坚夺取的是宇文氏的帝位;而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也是命丧宇文氏之手。
  政绩卓著
  文帝代周建隋;总觉得自己得到国家太容易;担心人心不服;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戒备;他轻徭薄赋;勤于政事。每日晨起听朝;有时太阳偏西尚不知倦。
  为了隋王朝的长治久安;他总结了两条经验:第一条是节俭。在历代封建皇帝;隋文帝是特别重视节俭者之一。他教训太子杨勇时说:自古以来的帝王;如果奢侈就一定不能长久;你一定要厉行节俭。他自己从辅助政时就提倡节俭生活;使之成为风气;以致当时士人的便服多用布帛制作;不用绸锻绫罗;饰带也只用铜铁骨角;不用金玉。他称帝后;更宣布犬马服玩;不得献上。对于以布袋进干姜;以袋献香料的官吏;都认为是浪费;加斥责。《资治通鉴》称他: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之衣。有一次患痢疾;须配制止痢药;药方有胡粉一两;宫竟然都找不到。还有一次;他要一条织成的衣领;宫也没有。平时进膳;所食不过一肉。如此躬行;成了他改革政治的一个根本条件。
  第二条经验是杀贪官污吏;文帝假托年幼时相面人赵昭曾经秘密告诉他说:你将来命该称帝;但是必须加诛杀才能巩固新朝。以此为据;他整顿吏治;建立起对官吏的考核制度;对廉官良吏赐帛赠田;晋级加官;布告天下;实行奖励;对贪官污吏严加惩处;派左右亲信严密侦查百官的行为。有时甚至暗暗派人向一些官吏行贿;这些官吏一受贿就立即处死。
  文帝执法严明;有一次;他发觉儿子杨浚生活奢侈;多造宫室;怒;下令将杨浚抓起来;臣杨素劝谏说处罚得太重了;文帝说:皇子与百姓只有一个法律;如果不这样;岂不是要再立一个皇子律了吗?文帝的这一措施;使豪强官吏不敢过分作恶;贪污行为为减少;有利于与民休养生息。
  文帝能知过即改;有一次;臣子辛擅做了一条绯(红色)裤穿;说穿了此裤能官运亨通。文帝认为他是以妖法惑众;十分生气;下令将他处死。司法臣赵绰据理顶撞说:依据法律;辛擅不足以定死罪;臣不敢奉旨。文帝怒说:我看你是只顾怜惜他而不怜惜自己了!下令将赵绰和辛擅一并处斩。临刑前;文帝问赵绰还有何话要说。赵绰答道:臣一心执法;不敢惜死;只是陛下宁可杀我;决不可枉杀辛擅。文帝气得拂袖而去。但他转而一想;终于明白赵绰以死护法;正直可嘉;立刻下令释放赵绰;辛擅免死;次日还嘉奖了赵绰。
  杨坚在称帝之后;先是把自己的儿子们封到各地去驻守;同时掌管当地及周围的军事。这是吸收了北周被自己灭掉的教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杨坚罢黜了一些没有才干的臣;包括对自己夺取帝位有功的人;将一些有真才实干的人提拔上来;辅佐自己管理国家政务。
  在政权基本稳定之后;杨坚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了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赋税、土地制度、法律、钱币、对外关系等方面;加上对江南的统一。他的一历史贡献就是;废除了曹魏以来的九品正制;开创科举制;以考试取士。所以隋文帝杨坚在国历史上还算得上是一个有功绩的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