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年正欲收剑追去,陡闻一声娇呼,略一回顾,一见是若梅姑娘花容失色,心中登时一楞。
原来两贼围斗若梅,见少年驭气飞剑,耀眼生寒,心下大惊,故欲拼全力击退这个女娃,好去逃命。
若梅见是念念不忘的信哥哥到来,芳心大慰,欢喜若狂,反对这场生死搏斗视若无赌一般。
贼人则趁其疏忽,双双出手一以分云取月,一以玉女投梭,同时攻到。
真是又毒又狠,所幸其武功精湛,临危不乱,化解有方,故仅左臂略受微伤。却也不禁发出一声娇呼。
这一耽延,蓝衫两怪和二贼,皆在闪晃之间,失去踪迹,只剩下这些断枝秃叶,为狠斗之标记。
梦云师太见少年已收剑入鞘,轻叹一声,才对少年说道:“贤契来得恁般凑巧,否则老身怕不血溅荒山,贤契武功,仅仅一年不见,又精进不少,果真可喜”,说罢,慈目中露出一派爱意,扫了他和自己徒儿一眼,但不知是感怀还是喜悦。
少年趋步躬身,深深一揖道:“师叔过奖,但不知蓝衫老贼何人?师叔对魔窟必已了如指掌,尚请见示。”说完,也不过微微向若梅姑娘瞬了一眼。
梦云师太闻言深深地一叹,举首遥望云天,目中发出异样光芒,一头白发,随著夜风吹起。
显见这武林奇人毕竟老了,但她那慈颜上,似为这少年人的英姿和绝世武功,发出由衷的赞佩。
原来少年正是名重武林,领袖中原的淮南子衣钵传人。
三十年前,淮南子以乾坤神剑,威镇武林,黑白两道闻而色变,尤因其个性爽直,视恶如仇。
当时武林正自相倾辙,频遭浩劫之后,群魔乱舞,血腥遍地,幸赖淮南子一口剑,纵横南北,为武林中保存一点正气。
但这三十年中,竟然未莅尘寰,众皆谓其早已物化。并婉惜其乾坤神剑失传。
不意竟依然健在,且神剑赋有传人,尤以驭气飞剑,已出神入化,这是淮南子毕生心血精研之结晶。
这弱冠之年的美少年,若非特殊资质,奇佳禀赋,决不能达到此一地步,且其轻功,移形换位已届上乘,其气功,凌空渡虚,驭气飞剑,更从淮南子所练先天罡气,即普通兵刃,亦休想伤他分毫。
故梦云师太望著这武林奇葩,发出会心的微笑。
她深知这个武林宗主的一代传人,不仅尽得其衣钵,且本性纯良,自入道江湖,尚未及半年,已轰动武林,并博得“铁头书生”的雅号,复因其儒雅不群的英姿,不知羡煞了多少武林前辈。
故大江以南提起唐威信,或将瞠目不知所答,若说到铁头书生,黑白道却无人不晓,真个名重一时。
这点年纪,在短短时间中,能博得恁般雅誉,岂是无因。
故梦云师太,一见著他,就打从心底里赞许著,尤其那温文有礼,知节合度的应对,这那像个初入道的人物。
当下对铁头书生笑道:“贤契该听过泰山的‘金兰十义’吧!刚才两个蓝衫老怪,就是老十义中主要人物,传闻十义中有老少之分,老兰按颜色,各冠以座主之名。两个蓝衫老怪,即为老兰中蓝衣座主,其余红黄白黑,皆为老兰中恶之魁,祸之首。且武功各有其所长,暗器尤为歹毒。”
铁头书生一听蓝衫老者就是泰山十兰人物,当下热血沸腾,且亲见其武功,梦云师太差点败在他们手中,若其十兰会齐,倒真难办。
尤其恩师尚未到来,那时彼众我寡,岂不落个…………
铁头书生思想何等敏捷,见梦云师太如此一说,是欲提高自己注意,也即肃容相告道:“师叔请偕师妹仍按原路上山,小侄自当在绝顶相候……”
说罢,星目投向若梅,似欲所言,但顿觉其星目中发出异样的光辉,心头不觉微颤,微笑中,人就拔地飞起。
连声息也未发出,瞬即失去所在,真是喻飘风,飘风不足以逾其狂,喻飞鸟,飞鸟不足以逾其疾。
梦云师太也微一点头:“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旧人了。”
这时楞在旁边的柳若梅,受不住这种冷落,芳心欲碎,一头伏在梦云师太怀中,嘤嘤啜泣。
因为她不仅人长得秀丽,心思更是玲珑精细,武功不仅得乃师真传,且得另一位高人垂青,授以绝技。是以若梅的武功,刚才能力拒二魔,绝非幸致。
提起那位高人,也是与淮南子齐名,并为武林中交相称誉的“华山老人”,他们这“一道”“一俗”“一尼”,不仅镇慑了武林,也使群魔丧胆。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在他们隐居二三十年之中,群魔竟然复又相聚,而且态势长成。
若再任其蔓延,不仅是武林大劫,即天下苍生,亦将遭屠戮,朗朗中原将任由群魔乱舞了。
这华山老人性情高傲,才华盖世,除淮南子和梦云师太外,谁也不明白他个中底细,一生放浪形骸,无拘无束,隐居华山百仞峰下,因见柳若梅资质奇佳,允纳为门墙,授以平生武学。
故柳若梅姑娘内外功夫能睨视江湖,并较铁头书生出道为先,而且博得“玉芙蓉”之雅号。
按说若梅姑娘本是芙蓉如面,金玉其心,天生慧质,秀美绝伦,坚毅而温厚,英勇而端庄。
因为淮南子与梦云师太相交莫逆,他们彼此常有往还,铁头书生亦以师叔之礼待梦云师太,唯对若梅姑娘却也待之如妹,节中有礼,但不免冷淡些。
“玉芙蓉”自入道江湖,凭著一口剑,跋山涉水,伏虎降龙,若非有超绝武功者,岂能纵横于龙潭虎穴间。
且其性情颖慧,不仅武林前辈认为武林奇葩,后起之秀,即黑道上亦敬服不置,故“玉芙蓉”美名,在江湖上是一朵带刺的玫瑰花儿,令人爱,但谁也别想挨一下。
这时见铁头书生倏然离去,连正眼也不看一下,少女的芳心片片粉碎,那种独有的自尊心受了羞辱。
本来她对这位师兄,一往情深,不料他竟不顾而去,连自己受伤也不问一声,叫她如何不伤心欲绝,故铁头书生一走,就伏在师父肩头啜泣。
梦云师太还以为她受伤被挫而伤心痛哭,怎知伤心人别有怀抱呢?这一哭多少也可减轻她心头悲愤。
故梦云师太一面安慰她几句,好在受伤不重,才携著她的纤手穿林而去。
明月又突出云际,大地顿归平静,这残枝断叶狼狈不堪,完整的山林,也留下这些微的缺陷。
跟著幽幽地一声叹息过后,白影晃动,一个身著白缎紧身衣服少女,俏生生,立在当地,注视著这搏斗后的遗迹。
她可算得是泰山半个主人,但这次却自海岛归来。
年纪大约十七八岁,身佩宝剑,有如雪中仙子,亦若月里嫦娥,杏眼匀红桃腮带笑,两个梨涡儿,又深又圆。玲珑玉琢般的鼻子,樱桃小嘴,一排贝齿,有如碎玉,淡淡的娥眉,长长的睫毛下,两个大而发亮的眸子,似春波,如幻梦。那半带娇羞,是喜还嗔地,兀立当地。
刚才这幕搏斗,都落在她眼中,虽然不识得梦云师太和若梅,但与唐威信有过交往,而且错把他当做文弱书生,且对他发生情愫。
却不知他也参加这场武林盛举,看他刚才驭气飞剑,蓝衫堂主败走,显然他为此次重要角色。
莫非他就是海岛圣尼所说淮南子的传人,江湖上人称为铁头书生的么?
想到铁头书生,心就要跳,脸也微热。
原来他们论交时,铁头书生深藏不露,故未为察觉。
她本是泰山群魔金兰十义红衣上人弟子,二年前行道江湖,遇海岛圣尼,携返海外仙山,传授伏魔神剑。
她本天真无邪,更不知十兰中罪恶,虽风闻江湖上有金兰十义弟子为非作歹。自己也曾痛惩过。
却不知自己也是其弟子之一,待伏魔剑练成,始从海岛圣尼口中得知武林浩劫,群魔为恶,皆为红衣上人主持。
她与红衣上人,名虽师徒,情逾父女,虽知他一般兄弟辈个个身怀绝学,但要如何忍心看著红衣上人暴骨荒山,任人杀戮。
故她自离开圣尼后,一面暗中查访,果悉十义门中,无一善良之辈,且知武林高人将大会泰山,扫荡群魔。
自己既不愿与武林为敌,但红衣上人的恩典又不能不报,别看她年小,倒也恩怨分明,打算冒险入山,向红衣上人陈情。
如能劝其弃恶从善,倒为上策,否则送个信儿,也了却自己一场心愿,那时南下海岛,侍候圣尼……
这不过是少女善良本质的一部,故在瓜州渡口,见铁头书生独自徘徊,双眉深锁,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