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凄切孤雏泪,断人肝肠。
他下意识地抚着那柄使许多江湖人物丧生的短剑,心想,活活饿死,太痛苦了,自己因此剑而入绝境,就用它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吧!神剑,竟是不祥之物…正要把剑尖剌入心窝时,忽发奇想,还剩两句口诀,如不悟透,真有些死不瞑目,于是他又开始了冥想。
生已无望,心反而静如止水。时间对他己无任何意义,他参研到不能思想为止。灵智一通,他忽然参透了!他忘形地玷起身来,照诀施为,剑身突然发出阵阵白色的光晕,照亮了两丈方圆内的墓道。
蓦地,他发现存身之处墓道十分宽阔,壁上有箭形记号,指向前方,痕迹仍新,这一发现,使他欢喜若狂。这记号无疑地是“君山二老”所留,一股求生的欲念,支持着他虚弱的身躯,他持剑循记号所指方向奔去。一转两折,墓门在望,过度的兴奋,使他几乎支持不住身形,他倚在石壁上,闭目喘息了一阵,然后走近墓门,再次运起神剑,借那光晕寻找开启墓门的枢钮。他仔细观察每一寸地方,竟然被他找到了!
那是“君山二老”在寻找试探时所留的痕迹,那是一个石雕的龙头。看上去是壁饰、龙舌缺了一个口,他试着用手去按,没有动静,又改为旋。向右旋,丝纹不动。向左旋,龙舌松动了。一圈,两圈,三圈,墓门起了“隆隆”之声,巨大的墓门封石,向旁边移了开去,一道亮光射了进来。他迫不及待地奔出墓门。
青天,白云,一片蓬勃的生气,这像是奇迹,从鬼门关打了一个回转。这时,他才注意到墓们已被斧凿得面目全非,遍地碎石,可能有人企图凿开墓门,见事不可能而作罢。
他想到自己被关禁的经过,余悸犹存,墓门开着,定有人重蹈覆辙,于是,他捡了一块巨石,掷入墓门。隆然声中,墓门自封。这是被围攻退入墓门所发现的关键。
忽地,他想到了“君山二老”的遗体,自己当时获赠“石纹神剑”曾答应二老料理善后。因遭意外被禁墓中这多日.邙山多狼,如尸体受损,确是件终生遗憾的事.心念之中,弹身奔了过去。到了那夜格斗的地方一看,不由叫声苦也!那里还有尸体的踪影?他手足无措地四下张望,一眼瞥见不远处的树林中有一堆隆起的新土,心中不由怦然大动…但立即想到那夜死的人不在少数,自己入墓之后又死了多少,不得而知,如果有人收尸,也可能是合坑掩埋,无碑留名,查也无从查起,这真愧对二老泉下之灵。他举步走了过去。一看,不由心头剧震,竟呆住了。
那新冢立有墓碑,刻的是“君山二老之佳域”而后面赫然刻的是“武林后进‘长恨生’董卓英敬立”。
他傻了,这是谁弄的玄虚?最惊人的是对方怎么知道董卓英这名字?是那“诛心员外”
么?只有他知道“君山二老”请自己收尸的这一回事,但他怎么会知自己这向不为别人道及的名字呢?这简直是无可思议…
想起了“诛心员外”,不由切齿痛恨。现在凭这柄“石纹神剑”必可快意恩仇。
一阵激动之后,情绪慢慢平息下来,但随之而来的,是那无比的饥饿感,顿觉浑身乏力,耳鸣眼花,两腿一软,在墓前坐了下来。要得到饮食,还有一程路要走,如何挨呢?任凭你是铁打的金刚,也经不起饥饿的折磨。
就在此刻,只见一条娇俏人影,从不远处行过,手中提着一个竹篮,精神不由为之一振,看样子那女子可能是扫墓的,当带有祭拜之物。说不得只有权充齐人,乞食于祭者了。
心念之中,打点起精神,尾随过去。
奇怪,那女子祭扫的竟然是自己被禁的那座古墓,太不可思议了,这是无名古冢呀!她怎么会…
只见那女子蹲在墓前,摆开了香烛果品,然后堆积纸钱。他望着那些果品,吞了一口口水,慢慢的挨了过去,心中暗想,得等人家祭拜完了再开口。
那女子似己觉察出有人走近,突地冷声喝问道:“什么人?”
声音入耳,似曾相识,怔了一怔道:“过路人。”
女的站直娇躯,转过身来。“呀!”两人同时发出了一声惊呼。
女的手里还拿着一叠纸钱,全都撒落到地上去,久久,才栗声道:“董卓英,你…没死?” 这女的年在十八九之间,生得秋水为神玉为骨,足当得起美如天仙四个字。
“长恨生董卓英”冰冷的面上起了变化,好半晌才开口道:“芙蓉仙子何小宛,你…这是做什么?”
“芙蓉仙子”何小宛眸中泛出了异样的光彩幽幽一笑道:“我以为你死了,所以我…”
下面的话,她说不下去了。
董卓英冷漠地接上话头,道:“你以为在下业已物故,所以来烧钱化纸是么?难得姑娘这一番情意!”
“芙蓉仙子”幽怨地一扫董卓英,道:“我知道你不领情,如果我知道你没死,便不会来了,是不是…”
“姑娘怎么知道的?”
“那晚我赶来时,听说‘长恨生’得到了‘石纹神剑’,但已被封入古墓之中,我…在此守侯了七天七夜,想尽办法,打不开墓门,以为…”
“在下…入墓业已有七天七夜?”
“谁说不是,今天算是第八天了,想不到…”
“君山二老是姑娘埋葬的?”
“是的,我得知了前因后果,所以…用你的名。”
董卓英内心激动如潮,低下头去,脑海里浮起半年前的一幕。
那是一个岁尽冬残的日子,自己甫下黄山入江湖,在离山西太原,邂逅了她,当时自己确曾动心于她的美色,双方合作做了一件侠义的事,一见钟情,互通款曲,当时自己因为志切访仇,依依而别,这件事记忆犹深。
山西太原,一个阴沉沆的午后。北风怒号,着肤如刺,空中飘着鹅毛般的雪花。街上的行人不多,到处冷冷清清的。醉仙酒楼是太原城里数一数二的大酒楼,楼高三层,美轮美奂,古色古香,是城内最好饮酒的场所。一般人只要来到醉仙楼,多半会沉迷在楼中,宾至如归,不醉不休。这也是醉仙褛一向驰名遐迩的。
董卓英在这一天的下午,约莫是未初光景,来到了醉仙楼。他来此倒不是为了买醉,但他相信,众多买醉人中,可能有他希望找到的人。这时,酒楼中生意正当鼎盛,人来人往,踏得楼梯咚咚直响。楼上到处酒酣耳热,谈笑风生。董卓英一袭黑衫,上了二楼,推开那厚重的门帘,走了进去。可是,整栋二楼那么大的场地,竟座无虚席,每张桌子都坐有客人。
董卓英却无法找得了空位置,这下可难倒他了。于是他就再上三楼去看,没想到三楼也是如此。他暗叹了一声,莽莽尘世,尽多是买醉之人,自忖太不凑巧,扭转身,就准备下楼而去。就在这一转身之际,董卓英的耳中,仿佛听到了一声清脆的语声响自背后“要找座位么?”
董卓英回头一看,眼前不远处,左侧的桌子上,正有一个丰神俊目的青年人,正在向他招手。他毫不犹豫的就走了过去。那个俊秀的青年人很豪爽,起身让座后,笑说道:“天寒地冻,一席难求,兄台何不在此坐下…”董卓英谢了一声,不客气的落座。店中小二连忙过来送上杯筷,张罗了一阵之后,那个俊秀的青年人自我介绍道:“在下何小宛,汉中人士,今日与兄台萍水相逢,也是有缘。”说着,举起手中酒杯就向董卓英敬酒,仰头一口喝干。
董卓英谦虚的道:“在下董卓英,来自黄山。”
何小宛微微一怔,问:“董兄来自黄山?”
“正是。”
何小宛赞道:“山灵松奇,得天独厚,好地方!”
“兄台也去过黄山?”
“闻名久矣,心向往之,可惜无缘一游。”
董卓英听对方淡吐温文有礼,心中颇有好感,酒过三巡,二人经过一番客套后,谈话似乎越觉投机,何小宛三杯酒下肚,脸现红润,俊秀中增添妩媚,说道:“董兄这次远道西来,请问有何贵干?”
“在下找人。”
“董兄想找的人,他是住在太原么?”
“听说他以前出现在五台山一带,在下急于想找到他。”
“那人是个什么样子,董兄说说看,说不定区区可以提供点线索。”
董卓英沉吟一下,转过头靠近何小宛的耳朵,细声说了一遍。他本是出于无意,是恐怕话说出来,落入到旁桌客人的耳内,所以头靠得很近。却不料何小宛突然面泛红霞,颇有娇羞之态。董卓英蓦地一怔,随即恍然大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