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剑屠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仿照前面所见的事实,对八个字一一加以详看,每个字迹均光滑无痕,了无丝毫暗记。古侃双眉紧皱,先从死者身上找寻遗物,并想从先来者失败的经验中,找出自己成功之道。
  死者带有足够的干粮,显然是有备而来,怀中另有二十几两纹银,另有五颗光晕流转的珍珠,背后斜背着一柄长剑,镶宝石的沙鱼皮鞘,杏黄丝穗已腐朽成灰,古侃手才触,剑,长剑便应手而坠,背剑的丝绦带同样也腐朽了。
  除了这些以外,尚有一囊,囊虽腐毁,但囊中十二支梭子镖完好如新,这种镖无镖衣,也无头尾之分。古侃把这位“降魔真人”的遗物,全部收藏起来,然后,再在两块天令上找寻秘密。
  这两块被称为“天令”的铜牌,粗看似无分别,但死者手上这一块,其上字迹与洞内所见的相同,全是那么苍老有劲,面另一块上的字迹,却是浮华不实,如果说有真假的话,琮儿身上这一块必是假的。
  古侃又感到怀疑,因为死者所持既真,问故却死在这里?这使他百思不解,最后,他只有按着壁上八个字一试,把铜令就岩壁上轻击三次,然而,没有丝毫异迹发现。
  古侃并不甘心,分与琮儿两人,各持一块铜令击遍了附近的洞壁,结果仍是一无所得。
  琮儿并不灰心,仍用铜令到处敲击着,但古侃已完全失(此处扫描图档有问题,缺约三分之二页)
  侃为之高兴得热泪直流。小琮儿呢?他张嘴结舌地呆了。
  在兴奋中,古侃展开字绢,见上面这样写着:
  “洞底方丈之内,最狭处左方壁上,有石凸出者,移之便见启门关键。”
  古侃依照指示一看,自己坐的地方,就是洞底方丈内最狭之处,仰首再看,头顶不就有一块岩石突出壁外吗?
  希望已逐渐接近,黄衫剑客可说已欣喜若枉,他忘了左腿上的重伤,单手一撑,人便疾跃起来,单足着地,几乎又摔倒下去。这使琮儿为之吓得神色骤变,但古侃仪苦笑了一声,便伸手抓住这块突出的岩石,这一拉,岩石便应手取下,石后赫然是两只粗大的钢环,被一把银锁锁着。
  黄衫剑客至此,不由得替死去的降魔真人叫屈。他过分重视这块铜令,根本没有损坏它的这个想法,即使自己在没有听到两块铜令的响声各异,也绝对不易想到开启洞天之门的秘密,竟就在这钢牌之内藏着。
  由此,他连带地想到,倘使没有这位先来的降魔真人,自己与琮儿带着的这块铜令,将无法启门而入,因为,那是一块假的。这里面没有钥匙,更没有指示,可是这块铜令又是谁假造的呢?
  黄衫剑客为这些事在沉思,一旁的琮儿却怀着无比的好奇与希望,等得有点心急了。他忍不住问道:“四叔公,你老不启门,尽呆想些什么哪?”
  一语提醒了黄衫剑客,他暗叹一声,用铜令中取出的锁匙启锁,银锁开启之后,古侃把它取下,就在他取锁之际,另一只手轻扶壁上,仅这一扶之力,约一人高、二尺多宽的石壁,居然缓缓往外倒下去。
  琮儿惊喜得蹦跳起来,大叫道:“啊!这里就是门哪!我还道门是那平平的石板呢!”
  黄衫剑客也作如此想,就是那死去多年的降魔真人谭因真死在石板下面,不也认为那就是进入洞天的门吗?
  石壁整个倒下之后,便形成进入洞天的阶梯,因外面乃一条狭窄的深涧,老少两位踏壁过涧,迎面有一个仅容一人钻过的山洞,但已被山石堵塞,琮儿抢先走在前面,他用手一推,那山石动了动,却没有离开丝毫。
  琮儿二次再推,这一次用了全身之力,然而那块约有百斤重的山石,又只动了一下而已。
  黄衫剑客在后面看得甚清,知道往前推必有所阻,非把它往下搬出来,但他猜想,琮儿或许无法搬得动这块山石。
  为此他与琮儿互换了一下,他单足拿桩站稳,双手一捧,百斤重的山石,被他毫不费力地搬开,他疾忙睁眼一看,出现在眼前的,乃是个甚为空旷的岩洞,在山洞外望进去,但见一个庞眉皓发的玄门老道:面对这山洞盘腿坐着,洞内居然有人?这真是出于古侃意料之外的事!
  老少两位因此而怔了一怔,半晌,古侃才发觉情形不对,原来洞中的老道虽盘腿而坐,看去煞似玄门弟子修练内功的情形,可是道袍已处处破烂脱落,显然又是一具风干了的陈尸。
  黄衫剑客看出,后面的琮儿也已看出,惊喜下脱口叫道:“这里又是一个!”
  语声从古侃身旁一掠入洞,琮儿已迫不待地飞跃进去,古侃随后蹲身欲进,琮儿已异常惊奇的唤道:“四叔公,你老快进来看看嘛,石壁上到处是画!”
  黄衫剑客进入洞内,但见这个略带长方形的洞穴,宽有十五,六丈,长约二十一、二,高可二丈出头,上下四壁,满是刻戈口着各种形态的人物,间有寸大的字迹。他怀着兴奋的心神临近细看,赫然是极其精奥的剑法招式。
  黄衫剑客目睹此景,在惊喜万状中,稍稍感到些微诧异,原因是武林相传,武当与太极两派的刨派祖师张三丰,于临到仙逝前,把最后所创之内功剑法等,刻留在三块铜牌上,这三块铜牌,便是所谓“三元铜令”。上面共有三千六百个字,包含了内功与剑法的要诀,何故又在石壁之上,留下了这些要诀与图解呢?
  他一边在想,一边沿着石壁看过去,但觉这些刻划出来的图解,每一个姿势既不相同,而又深奥难解。
  当他想到这里时,偶然间扭头一看,但见这已然物化的老道:长相很像本门中奉敬的祖师爷张三丰,于是,他一蹦而到近前,屈膝跪下去叩了三个头,默默地祝告道:“太极门下,一十二传弟子古侃,因祸陷身穴底,侥幸进入洞天,得能亲见祖师遗容金身,并得祖师遗留之武功要决,弟子得之,将为本门发扬光大,使武林大放异彩,本除暴安良之天职,行道天下江湖间,愿祖师仙佑。”
  黄衫剑客祝告完毕,一抬头,发现祖师遗身前,有一方薄薄的青石,上面也刻得有字。
  他随手章起来一看,竟是四句诗句一般,写的是:
  “阴阳相合唯缺水,万千柔情几曾在,
  柔轻留刻石壁间,天地引渡有缘来。”
  古侃看到这四句似诗般的祖师遗言,对于三元铜爷这回事,算是全部明白了。所谓三元钢令上面留有三千六百字,内中包括有内功与剑法两门精奥的要诀,完全是虚的。四句遗言中,第一句“阴阳相合唯缺水”,记得前两天,自己初见天、地两铜令时,也曾脱口念出这七个字来。
  然而,与祖师遗言之意适又相反,自己乃认为铜令已有其两,就只缺少一块了,但祖师所指的,那块水令,根本就是没有的。
  因为,第二句明明白白的指出,“万千柔情几曾在”、水令也叫柔令,令字虽变作情字,指的当然还是第三块水令了,而第三句更是告诉人,石壁上刻的就是柔轻,第四句是说,天地两令,不过是用来引渡有缘之人进入此洞天的,这与开启洞天之门,必须击开铜令取锁匙全部吻合。
  这一切都明白之后,黄衫剑客便得准备作长久的打算了,但这位创内家之说的祖师爷张三丰,比他想得还周到,那方青石的另一面,便有这个洞天的略图,洞中有仓,仓中有粟,可是黄衫剑客没有指望依靠它,试想,那些粟子有了多少年啦?
  但是另外还有,上面记着是洞左有门,门外乃山谷,谷中有乳羊三对。
  黄衫剑客也没去看,却还吩咐琮儿去看了看,他自己正在考虑祖师的遗身存放之处,忽闻琮儿喜极大呼道:“四叔公,下面太多的羊,琮儿数不清有多少!”
  黄衫剑客听了乐极而呆了,一条腿站起来,蹦过去看看,嘿!门外这个山谷,四面俱是百丈高的削壁,谷广约两百见方,怪的是整个山谷中,看不到一点积雪,是里面却一片雪白,那些全都是羊。
  他点点头,知道谷中没有野兽侵入,三对羊经过这许多年,自然而然地繁衍成群,有了这么多的羊,食的问题解决了。
  有了这个发现,黄衫剑客古侃就干脆也看看仓中之粟,仓乃洞中另一小洞,洞口经过严密的封闭,费了很大的力打开后,很可惜,洞中早已无粟,剩下的却是一堆灰。
  可是迎面却有十个大字,乃:“尽出仓中之粟,密藏我身。”
  黄衫剑客暗忖:“自己这位祖师爷想得真周到,为人为己全准备万全,这省掉自己很多麻烦。”
  老少两位入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