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敬之果然不告而别……
可怜他身上连一文钱都没有,他绝对舍不得将那支银簪换钱!
幸好他有体力,肯吃苦,能耐劳,沿途替人打工,换取简单的三餐一宿,一路打听,向山西而来……
一月后他终于到了山西晋城,眼看就快访到黄平洋黄伯伯,有莫名的兴奋,因将从他口中可以知道父亲的一切。
他又打听着寻到晋城外二十里,果然有湍急的江流……
一抬头就见到那块“石龙头”冗然突伸于悬崖之外……
石龙宛如从云端中探首而出似的,俯瞰着十余丈下的湍急奔腾的江水。“它的头部长约八丈,口、鼻、眼、鬓,无一不酷似真龙!
而更不可思议的是,龙嘴里还会吐出一道白色的泉水,直泻江心,形如一道小瀑布。
这地方就因它而名,称之谓老龙坝。
相传它原是一条妖龙,被神仙降服镇于一座山底下,后来龙头就钻到了这溥江的边上。
而据说龙尾还远在七十里外的一座山脚下哩!
也许由于他是一条妖龙之故,老龙坝这一段江水极为险恶,河道曲折如带,两岸均是险阻的峭壁悬崖,势如万马奔腾的江水冲刷着山脚,再折向东流,便形成一个大漩涡,往来船只经常在此出事,死者无数。 不知从何年何用起?这地方出现了一位名叫黄平洋的人,他住在一座百尺高的石壁上,凿空石壁,就地建盖石屋一间,屋外架一大钟,屋侧有一石梯,狭长如天梯,直通崖下江边。
他在这里救人,每届夏、秋二季,江水暴涨,湍急异常,行经此处的船只,尤其是运米船,常常被卷入漩涡而告翻覆……
他在发现船只出事时,即鸣钟呼救,因此获救者不在少数!
他成了周遭百里民众心目中的活菩萨、大善人!
孙敬之很快就找到那石壁上的屋子,孙敬之心中开始剧烈跳动,他知道那家就是黄伯伯的地方。 快步走到,果见一幢茅屋前篱笆门上,悬挂一块小小的铁八卦,举手敲门道:“黄伯伯,黄伯伯!”
茅屋“呀”的一声打开,走出一位六十来岁的老头,弯着腰,眼望地上说:“是谁呀?”
孙敬之大声道:“请问您是黄伯伯吗?”“老头耳朵不大好,扣开篱芭门,又问:“小哥,你要找谁呀?”
孙敬之道:“我要找一位姓黄的伯伯!”
老头伸着耳朵道:“哪位黄伯伯?”
孙敬之大声说道:“黄平洋黄老伯伯!”
老头笑道:“呀!是老黄呀!你找他有什么事?”
孙敬之道:“我姓孙草字敬之,是我父亲叫我来找他的!”
老头道:“老黄老早不在这里啦!听他说出远门不再回来……
我是他的好朋友,他将这幢房子送给了我……救人的工作也交给了我……“孙敬之脑中”轰“的一声,身体摇了摇,茫然的道:”走了?他走了?“
老头“嗯”了一声,孙敬之见他一脸老实相,绝对不会说谎,叹了口气,转身一步步走去…… 但是才走四、五步,老头才扬起嗓门说道:“你真的叫孙敬之吗?”
孙敬之这时才想起他耳朵不好,回转身也提高声音应道:“不错,我叫孙敬之!”
老头笑道:“那好呀!老黄有东西交给你!”
孙敬之大喜奔来,问道:“可是一个黄皮包袱?”
老头道:“可能是吧,我也没看!”
走至屋里,老头进了内房,孙敬之站在客厅患得患失,心跳个不止,不知黄伯伯留给自己的东西,是不是父亲的遗物?
他别的不关心,就关心父亲的拳谱,心想:“这是他孙家的家传绝学,绝不能遗失!”
他决定拿到拳谱后,一定要好好学会上面的拳法,以孙家之拳替父亲报仇更有意义,虽然现在他并不知仇人是谁?但总可以慢慢查清楚。
老头抱了个箱子,慢吞吞走出,放在桌上道:“老黄送我这幢屋子,托我一件事,说有位孙敬之来找他时就交给他,我没动过,箱子还锁得好好的,你自己打开吧,老黄没有给我留钥匙!”
孙敬之内力有劲,伸手只轻轻一扭,便扭开了锁环,打开木箱,里面果然是个黄包袱!孙敬之一时心情激动,面对父亲的遗物,颤抖的双手拿出包袱,恭恭敬敬的打开。
里面包着几套已经陈旧的衣物,一把毫不起眼的匕首,正和戒色说的相符,但孙敬之又在衣物内翻找,找来找去都没有二百两黄金,也没有拳谱,连张纸也没有。
孙敬之完全不在乎什么黄金不黄金,他要的只是父亲的拳谱,可是拳谱呢?
拳谱在哪里?
他急的额头流汗,翻来翻去的找,口中说道:“书呢?书呢?”
拳谱不见了,这本拳谱好像他父亲的灵魂,触摸到拳谱犹似面晤从未见过一面的父亲般。
孙敬之千辛万苦的赶来,主要是要找到黄平洋伯伯,好询问父亲的一切,其次取得拳谱,好以孙家之拳替父亲雪耻复仇。
黄伯伯没见着已够失望,又不见拳谱,孙敬之焉能不失望而伤心,而流泪呢?
孙敬之背起黄包袱,他不怪这老头,心知人家是个老实人,一定不知情。 拳谱不见另有原因,他暗中起誓,穷一生之力也要把那拳谱找到。
他向老头一抱拳,说道:“老伯伯,谢谢你帮我保留这些东西,再见……”
孙敬之漫无目标的走在道上,心里忖道:“黄伯伯不知去向,哪里去找?”他现在唯一的愿望,找到黄平洋。
父仇、拳谱的下落,只有问黄伯伯,找不到黄伯伯什么也不用说。
可是黄平洋的去向,毫无可寻的蛛丝马迹,老头只知他出远门不再回来,迫问老头丝毫无用的,孙敬之性格耿直豪爽,绝不愿麻烦一位既老实又耳聋的老人,他宁愿以自己的毅力到天下去寻找他深信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物,绝不可能找不到。
忽然他听到那老人大喝一声:“不好!” 孙敬之微愕道:“怎么啦?”
老人没答话,随即长身跃起,折向石梯下掠去,瞬即不见踪影。
孙敬之知有紧急情况发生,当即随后奔下石梯,沿悬崖旋转而下,赶到江边一看,只见老人已跳上一艘停泊于江边的小舟,正操舟向江心疾驶去,那对面江心,就是老龙坝最为险恶,曾经覆船无数的大漩涡。
孙敬之一见大惊!叫道:“老丈,您干什么呀?”
老人一面操舟疾去,一面大声道:“救人,有个孩子被卷入漩涡了!”
孙敬之举目望去,果见那大漩涡之上;正有一排木筏在漩涡上打转,看情形随时会被卷入水底去,心中大为惊骇,失声道:“哪来的一个婴儿?”
那排随着漩涡打转的木筏上,绑着一只阔口木桶,木桶里面放着一只小被袱,小被袱中传出阵阵婴啼。
好可怕,怎么会有人把一个婴儿放人江流中呢?
孙敬之颇想加入抢救,而现在他只能望江水干着急,因为江边已无船,老人的船已撑出五、六丈,无法赶上了。
老人操舟的技术十分熟练,转眼工夫已逼近那大漩涡,但见他忽然纵身而起,飞前三丈有奇,很准确的落到那排木筏之上,那艘小舟,却因失去老人的操纵控制,立即随波逐流远去,一眨眼就不见了。孙敬之对于他的身手很有信心,可是看见小舟被冲走,又开始着急起来,因为那排木筏距对岸虽然不太远,但对岸却是一片峭壁,毫无立足之处!如果要往这一边跳回,那也是办不到的,因距离远达八、九丈,即使在陆地上,也没有人能一纵八、九丈的,怎么办呢?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将木筏撑离大漩涡,但这近乎一种梦想,那大漩涡水势极强,若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将木筏撑开,根本是不可能之事。
孙敬之的推测没有错,老人到了木筏上之后,试着将木筏撑开,但一连试了几次均未成功,非但如此,由于加了老人的重量,情况更加险恶了。 孙敬之看得心惊肉跳,不免大叫道:“老丈,我去找一条绳子来如何?”,老人没有回答,他蹲下身子,抱起木桶中的那个婴儿,然后抬头打量看四周,似在寻思脱身之策。
木筏继续在漩涡上打转,愈来愈接近漩涡的中心了。
孙敬之跨入水中两步,又大叫道:“老丈,您把他抛过来吧!”
要把一个婴儿批出八、九丈远,对老人来说似非难事,但老人却不放心,因为他手里抱着的是一个生命,。而非一件东西。
他摇头拒绝了青年提出的主意,而把婴儿交到左手,紧紧的抱凝玉莲花住,接着右掌挥了两下,以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