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定良缘 作者:凤亦柔(起点vip02-14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这里边的香料哪里有卖?
  他乐呵呵回答:香囊是未婚妻给的,新人没娶回家,自然不好问香料出自哪里!
  同僚们便打趣:赶紧娶了,也好问来告诉我们,这香气实在醒神得紧!
  就连哥哥许俊卿也朝他的香囊瞧看了几次,许真卿心有歉疚:兄弟自小有好东西都会分享,可是这个不能分的!
  许夫人见着香囊,暗中偷笑:未来媳妇儿女工绣活实在不怎么样啊,那个香囊在闺秀们中间一比就给比下去了,不过这也不能怪她,人家七八岁学针线,她那时还在北边受苦呢,可怜的孩子。
  许夫人先就有了计量,府里绣娘增两名手艺精巧的,再补一个规矩:许家书香门庭,不重绣艺,各房针线活都不用自己做,尽数交给绣娘,各人管好自己房内事就行了。
  许真卿知道后,走去朝母亲行了个大礼,许夫人笑着说:“放心吧,我对侯夫人说过会将媳妇儿当女儿疼,我还想赚她日后对我多好些呢!”
  接得新娘进门,拜堂成礼,热热闹闹送入洞房,花烛夜许真卿只往前院宾朋亲友中匆匆转一圈就赶紧回新房陪新娘,同僚们拉都拉不住。
  好不容易等得客人们都走光了,已近深夜,经过喜娘引导着挑盖头夫妻相见、吃团圆饭、喝交衾酒,新郎新娘本就心心相印,此时不需要任何言语,彼此眼里流露出的眼神表明一切,深深的爱慕和眷恋珍藏多时终于可以相互交付,十指自然而然地紧扣在一起,红烛光影映照着芙蓉帐里新人如玉,恩爱缠绵。**苦短,浓情蜜意未及倾诉得一角,惊见花窗微现的亮色昭示着天明。
  大喜之日新人自顾不暇,也没注意到,身为大姨姐的端王妃并没跟着送亲队来到许府。
  端王倒是跟在送亲队后面来了,依从小乔的意思,带着侄儿赵烨、长子赵炫和双胞胎同来,一行人下得车辇,把许鸣风夫妻高兴得手足无措,端王倒不稀罕了,就惦记那几个小娃娃,夫妻俩相互扶携几乎是小跑着扑上来,端王忙上前迎住不让师尊行君臣礼,两老四只眼睛便定定瞧向那几个粉雕玉琢的皇孙,赵烨和赵炫已有小大人样,受过教导,跟着端王齐齐躬身向两位老人行礼,双胞胎懂一点,也双手交握,撅着小屁股,招财猫似地上下动几下,朴拙有趣的小模样儿逗得周围人们开怀大笑,喜爱不尽。
  其实小乔也想过许府来观礼,顺便看望许家二老,但赵瑜不乐意,她暗自好笑,也只好如他所愿,找个借口留在侯府,却让赵瑜带孩子们过来让许家两老看看,特别是双胞胎,怀着他们时在静月庵请慧灵师太做法事时,许夫人可还帮了大忙呢,孩子长大懂事了就该让他们走动走动。
  这一点赵瑜倒不反对,很爽快地照做。
  参加完文丽婚礼,便该启程南下了。
  赵瑜跟岳父商量请大舅哥夫妻入住端王府照看炫儿,侯府人一致同意,黄继盛说:
  “若是可以,都想把炫儿接回侯府住,但他既是要与皇长孙做伴,每日进宫念书,那也罢了,就由文义夫妻去照看他们吧!我与夫人、文正夫妻得闲也时常过去瞧瞧。”
  赵瑜称谢,那边小乔把孙兰贞交待来交待去,黄文义唯恐惹得妻子不高兴,兰贞的细致周到他是深有体会的,便笑着对妹妹说道:
  “你和王爷也就去个大半年,我和你大嫂准保能把炫儿看好,你放心吧!”
  一切安排好,赵瑜和小乔临行前晚特意陪赵炫在风华院住了一晚,三人挤在一张床上,赵炫高兴得几乎睡不着,躺在中间一忽儿亲亲母亲,一忽儿亲亲父亲,咯咯直笑,夫妻俩好不容易哄得他睡了,微光中赵瑜眼见小乔抱住儿子轻声抽泣,不禁微叹口气,展臂将母子俩一起搂在怀里。
  赵瑜怕小乔受不了,没让赵炫到城外码头送行,连各王府和朝官们的送行仪程上他也是像征性地露个面,便匆匆登船,扬帆而去。
  原本是合家同游,欢欢喜喜下江南,却将未满三岁的儿子赵炫独自留在京城,这一趟远游对于小乔来说便失去了一半意兴,她微笑着看双胞胎在船板上摇摇晃晃地乱走,指着四面风景兴奋得大喊大叫,心里却高兴不起来,和赵瑜婚前相约携手同游江南,寻找当年胜景的心境荡然无存。
  一行七八艘大楼,其中六艘一模一样的大楼船,没人知道端王一家坐的是哪一艘。
  小乔身边跟随的婆子仆妇、侍女们,经青梅海棠选定,这二人嫁出去当了官太太,生儿育女,仍定期回王府检察巡看内府事务,此次王妃南下,又留着赵炫在京城,两个大丫头不放心,海棠孩子小,便由她带着青鲤、彩羽在京中王府照看赵炫,青梅则领着云柔、雨润随同王妃下江南。
  青梅自己的孩子也才几个月大,小乔劝了几句她只是不听,小乔心头感动,便让把那孩子一起带往江南,左右绿水也跟着王爷,这样不至于又让一个孩子被丢下。
  随行南下的还有韦外公,韦氏舅家嫁女,外公顺便带着曾孙回乡过年祭祖,待明年四月再和舅父、舅母同回京城。
  大表哥韦华经、韦华史都入了仕,虽然少年时没读过几本书,权势这个东西却可以弥补,兄弟二人都占了好官职,经过历练,派专人引领,倒也上手很快,做得像模像样,老外公压不住孙子想当官入仕的心思,也只好听任端王去做,每天逼着孙子们恶补功课,一边不胜感慨:十年寒窗有什么用?还不如两个乘了东风的小混混!一来就成了七品京官,都赶上状元了!

    第二百九十九章 居心

  黄文义夫妻是早知道表妹婚期的,去年回京之时已先留下厚礼添妆,舅父和舅母叮嘱他路途遥远,到时不必又再跑一趟。忠义侯府当然不能就这么听着,忠义侯走不开,文义、文正各有事务要忙,文清又捞着好差事,随同老外公回江南舅家送礼贺喜,不过他这次身后坠了个大尾巴——文敏因文丽出嫁,她一个人在家闷得慌,吵着要跟三哥去,黄继盛和林氏原本不准,外公替她说话,乐孜孜地上了船。
  另有几位江南籍官员家眷搭便船回乡探亲,都是端王下属,各自安排妥当。
  船行数日后,小乔方能和外公、弟弟、妹妹同乘一船,人多热闹,赵炜、赵雯和小舅、小姨在一起更是快乐无比,小乔侍奉外公,顾及众人情绪,终是将赵炫放一放,和大家有说有笑,慢慢地高兴起来。
  看见小乔和文清扶着外公站在船舷边指点江边风景,祖孙几人笑得欢乐舒畅,赵瑜不禁暗松口气:最怕小乔郁闷不得开解,若因此生了病,他只怕控制不住自己,不是让船队打道回府,抗旨不去淮南,就是让手下递信命京城暗卫把赵炫火速送过来!
  小乔小时候就因为趟冷水生了一次病,那前后连伤风都不曾有过。当年与他失散在余媪家大病一场,那是因为孤独悲苦、内心郁结,初来京城时又病了一个月,并非因着凉,而是被周冰雁马车撞到,本已气愤。再与自己相见不能相认,无从诉说,才猝然病倒,赵瑜后来想通这点。内心痛疼不已,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对小乔百依百顺,无论如何不肯让她生气的原因。小乔天性聪明通透。许多事都能看得开,但她要是钻了牛角尖能把自己折腾个半死。
  在赵瑜眼里,小乔的笑脸就像太阳,秋高气爽,天地间仿佛有两个太阳,交相辉映,那灿烂光景绚丽得难以形容。余下的行程,便好过多了。
  而京城里,太子送走端王夫妇,当天晚上与太子妃以赵烨身子不适为由,搬进瑞华院居住。便于照顾儿子。
  听到忠义侯世子黄文义带着少夫人孙兰贞白天已住进端王府内院,受托代替端王和端王妃于日常晨昏陪伴外甥赵炫,太子暗自苦笑:这个小乔,她防着他呢!赵瑜把长子放在京城,固然有周全细致的护卫,若不是小乔从旁劝告,凭兄弟同胞这份亲近,赵瑜会二话不说把赵炫完全托付给太子,由太子长住瑞王府照看孩子们。。而不是另外东找一个西托一个来守着!
  淮南民众上书盼请端王夫妇回归封地,这是他安排的,包括朝堂上的一片赞誉声,也是太子党从旁鼓动出来,父皇如他所想,欣喜之余御批“准”字。
  太子想到小乔在江南长大。平日就曾向太子妃透露向往江南,期盼能重游故地,有了这个夫妻同游的机会,她定然兴奋异常,就算赵瑜不想去,也不得不顺从爱妻,但他们要全家归去淮南封地,就必须放下朝廷兵权!
  赵瑜宁愿留下长子,也不放开手中兵权,这个,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