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扮成少年郎,像出笼的鸟儿般四处乱飞时,外公还以为她关在房里读书练字或是用心学女红呢。
当然和外公下棋也不无乐趣,外公能让棋,却绝不许她悔棋,外公棋风练达中庸,不急不躁,敌我间不可避免的杀伐之气,巧妙地掩隐于详和温雅的往来言谈,这应该是久混官场的人用的惯常套路,其间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当然她只是个女孩,了解、懂得就好。
刚及笄之时,姚妈告诉她舅父曾向外公提及她的婚事,说认得几家相熟的富贵人家,儿郎都极好,但被外公拒绝了,外公在年龄上倒是看得开,说好女子不愁嫁,迟一两年怕什么?我家越云聪慧无双,温婉娴雅,若是我早松口许人还等到你来说?不必急,慢慢看来,我要亲自替她挑选,没有十分般配的,也得是真心待她的良人……
外公能容得她迟一两年再出阁,想来也是考虑到黄文正未娶亲,但她还是很感激,省得她大费周章为婚事跟外公玩心眼。
黄文正本有意请外公一同进京,但外公一是身体不太好怕路途长远吃不消,二是出于某种考虑,没有答应。
文娇沉思着在棋盘上轻轻落下一子,忽觉眼前豁然一亮,惊讶地抬起头,一阵柔和清凉的风扑面而来,眼前水波起伏,一艘巍峨高大的楼船轻缓掠过,便现出远处岸上的房舍村庄,连绵山脉……
她深深吸一口微凉的清新空气,笑着看向窗边卷起竹帘的青梅:“找死啊?姚妈妈会拔了你的皮”
青梅抿嘴一笑:“姚妈妈在后头看厨娘做菜呢,小姐若是不想开窗,那我又放下?”
“别……好吧算你能干”
青梅咯咯笑起来:“也只能一小会儿,我看过外边,前前后后近处没有别的商船过往了,刚刚过去的应是官船,走得快,四面封得严实,想来里边坐的也是女眷,它不开窗,咱们正好开一开——已经让小鱼在后门守着,妈妈一来就咳嗽”
文娇兴致勃勃地伏到窗上:“我也只看一会……表梅快来看,你瞧那边山上的红叶,多美啊”
“真好看青羊山上也有枫叶,却不比这里红得好”
这里主仆二人对着远处山岭的红叶赞叹不已,刚刚过去的那艘官船上,一名身穿淡青色锦袍,身姿挺拔步履轻捷的年轻男子推门走出船舱,招一招手,立即有个穿着蓝色锦袍的年轻人凑上去:“什么事?”
青衣男子唇边泛起一丝奇异的笑意,指着远去的三只大船道:“你的耳目不是挺厉害?能不能打听一下那上边坐的是谁家的女眷?”
蓝衣人看着他:“你哪只眼看见那上边坐的是女眷?我看的可都是一帮男人,还都是军中的人。”
“少罗嗦,让你打听就打听去”
蓝衣人不动:“为什么要打听人家女眷?你不说个一二三出来,我急不来”
“你”
青衣人瞪了他一眼,回头看看,伏在他耳边道:“刚才那船忽然开了一下窗,我看见了,爷也看见,里边有个女子,那叫一个美啊,爷魂都没了还像只呆鹅般站在那里呢,可人家美人已经走了”
蓝衣人嘴巴张得能塞下一只鸡蛋:“你说的是我们爷?不是你自己吧?”
青衣人推了他一把:“去你的我会拿王爷跟你说笑?几时见过端王爷对女人如此动心?我跟你说,千真万确,他只看了一眼,就走到窗边,一直钉在那了”
蓝衣人还是有点楞楞的:“你是说王爷对那女子动心了?叫我去打听那是谁家的姑娘?”
“废话少说,快去办来”
“可是打听来了有什么用?王爷他又不开口问”
“哎哟我的兄弟,你怎么这么笨”
第一百O四章追思
蓝衣人叫方远志,一时的痴呆过后,事情倒是办得利落爽快,青衣人罗允真很快知道了那船上的女眷是谁家的,小心地借着一个话风,说给船舱里的端王听。
“刚入秋,天气凉爽,倒是出门远行的好时机,走水路的人极多,江上商船来来往往有点拥挤,南下还好些,北上就有点难行,方才与我们擦身而过的几只船,应该是扬州宋指挥使的船,上边有指挥使司的侍卫”
“扬州指挥使?宋子仪?我们此去要不要见他呢?”
罗允真低着头不作声,他知道这句话不需要他回答,躬身行礼,轻轻退出舱房。
窗前身形挺拔修长、负手而立的年轻男子转过身,二十来岁,剑眉星眸,鬓若新裁,墨黑的头发以缎带束起,披散于肩后,一袭杭绸玉色常服衬得他的皮肤有点暗黑,这是常年在外风吹日晒的结果,他衣着简朴,身上没有半点佩饰,但那令人窒息的、尊贵华美的气质仿佛与生俱来。
这就是当今皇帝第四子端王赵瑜。
也是七年前的汪浩哲,曾经与小乔兄弟相称,逃到吴州花桥县莲花村住了一年多。
当年靖国难夺皇位之后,奉父皇命往西北收复国土镇守边关,他六五岁时父亲亲自教他习武,时常带在身边,之后父亲镇守北边国门,十二岁他随同传授自己武艺的师父四处去游历,走到北边时就留在父亲身边一呆就是三年,父亲回京探亲后没有再带他走,让他跟着兄弟们进宫,听皇帝祖父教诲。
众多皇子皇孙,皇帝祖父只看重晋王和楚王的儿子们,而大哥赵琮和他又多得皇帝祖父照拂,赵琮甚至被留在宫中住宿,与皇帝祖父早晚相伴,晋王叔叔看着他们兄弟的目光越来越凶厉,直至后来发生那样的事情,大哥和二哥、三哥突然被拘,他得了密报潜进宫内,有内侍们的帮助下,兄弟四人出了皇宫,拼死冲出城门,晋王丧心病狂,竟指令禁卫军痛下杀手,可怜二哥三哥死于乱刀之下,大哥在十多名死士护卫下,历经千辛万苦将密旨送到父亲手上,而赵瑜自己,如果没有小乔,必死无疑。
可是如今小乔在哪里?那个聪明机灵、有经商之才、被火苗烧黑了脸、被人打落门牙、偏偏爱笑又多嘴的娇憨小子,他……还在不在这个世上?
赵瑜两眼空洞,俊美的脸上满是忧伤,无助的神情与他通身散发出的阳刚之气,行动间的沉稳干练极不协调。
所以才等侍卫退出才转回身,是因为他一时收不回低落的情绪,不想让属下看到他失态。
他不怕找不到小乔,怕的是小乔真的像大哥说的:“已经没有了,消失在那场大火里”
他得了这句话,足有十天不理大哥,连面也不想见,最后大哥无奈,只好绑了张兆亮来,那时另一个姓彭的侍卫已经在战场上折殒。
张兆亮说:“属下护卫不力,请四公子处置”
大哥说:“我原先确实不知道小乔是你义弟,那就是小主子,护卫们保护不了他,便是犯了死罪你杀了他吧,左右都是死,他不敢有怨——在当时那样的情形,如果他们为了救小乔而舍弃你的命,我也会将他碎尸万段”
他没话说了,道理他不是不懂,但他有恨,恨这些侍卫不把他的话当真,如果小乔是他亲弟弟,他们敢大意么?
还敢隐瞒他,虽说又是大哥旨意,连同大哥身边那个方先生都不是个好东西,给他做的什么针炙,弄得他头脑乱了好一阵子,在大哥的帮助下他倒是把身世搞清楚了,却又忘了小乔但他终究是慢慢想起来了,或许潜意识里觉得那段经历太重要,每天总觉得脑子里有某种东西、某件事没办好,他也不急,闭目静静地思想,直到某天他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机灵可爱的小男孩,那小男孩笑容可掬,天真无邪,仰头冲他喊:“哥哥哥哥”
只是一瞬间,所有善于他们两个人的记忆都随着这一声哥哥回来,他独自闷在房里半天,出来带人抓了张兆亮和他的手下,拖到校场上一通暴打,所有人目瞪口呆,大哥赶来怒斥他,也不管用,兄弟争执不下,惊动了父亲,他的解释只有一句:“小乔,在哪里?”
赵琮呆住,张兆亮等人低下了头。
赵琮实话实说,小乔确实是“消失”在那场大火里,他想着大家应该心知肚明,七八岁一个小孩,难道还有能力逃生?他不说“死了”,还是怕刺激赵瑜。
赵瑜气怒难消,凭什么这样断定?过后派了人立即赶去查看了吗?
赵琮无奈,主仆二人方给他演了那一场,之后大哥倒也花了不少力气替他寻访打探小乔消息,但也和他一个样,都是竹篮打水。
父亲和大哥都有些好奇,找着机会问他小乔的事,何以就成了他的义弟?他告诉他们,他受重伤失去意识,是小乔救了他,父亲和大哥恍然大悟,表情就是: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