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炼和边峰相帮磨粉,因为糯米要在水中浸泡后才磨,被称为水磨粉。梅香相帮用小磨磨炒香的芝麻,梅兰妮把板油切成丁,放进碎芝麻和白糖里撮成小球。到时候包进糯米粉的圆子里,这是正中的宁波汤团的做法。至于后来人们用滚粉的方法做的圆子,那是大兴的做法,不懂的江南圆子的窍坎,只知道外形象,熟不知,江南人吃圆子除了馅料外,还讲究的是粉皮,薄而不破,还有点凝头。方是上品。
春卷也是江南过年的必备。春卷的芯料是不难的,难的是春卷的皮。齐逸看着梅兰妮在水中揉面精,然后在烧热的平板锅上熟练的涂拉出一张张春卷皮,梅香在一旁取出做好的皮子,整齐的叠放着。
齐逸说,“娘,这么有难度的面食你都会做,怎么做不好饺子皮呢?”
梅兰妮说,“我小时候,我母亲认为买的春卷皮不好吃,都是自家做,我从小就会做了,所以不觉难。那个饺子皮倒是从未做过,而且,江南人喜欢吃馄饨,很少吃饺子。”
梅香听了他们的对话,便道,“这角子的皮我会做。”
齐逸有点惊奇,“这角子是扁食吗?”
梅香说,“正是。”
齐逸说,“你教教你师傅。她偏不会做。”
梅香低了头,“师傅这样能干,哪能用的着我教。”
梅朵一旁插话道,“你师傅是‘万宝全书缺一角‘,独不会做扁食。”
齐逸说,‘今年三十晚的角子就靠你了。““梅香尽力就是了。”
齐逸得拢望蜀,“面条你会不会?”
梅香想了想,遗憾得摇摇头。
齐逸也有点失望。
梅朵问,“那汤饼你会不会做?”江南话里面条叫汤饼。
梅香的脸上出现了自信的光彩,“这个我会做。”
梅朵得意的看了齐逸一眼。“你把做汤饼的法子一并教给你师傅。”
江南过年的菜肴是丰富的,但家家必备的是蛋饺。把调好味的肉馅用蛋皮裹包。包好的蛋饺象金元宝,这是过年最吉利的菜之一。苏州人是含蓄的。从年菜上就看的出来。这个时代的鸡蛋相对来讲是便宜的,平时五文钱一斤,年底涨到六,七文一斤。梅兰妮卖了三十斤鸡蛋,放在装了糠的缸里保藏。又买了两只鸡养在厨房一角的倒扣筐里。发了海参和鱿鱼干。买了羊肉,猪肉,狗肉,养了几条鱼在水缸里。
二十八请了灶神,买了红纸,让三胞胎写春联,顺便买了一张年画,‘老鼠嫁女‘,噱头的是送嫁的队伍后面跟了一只猫,谁说古人不懂幽默?二十九扫除清洁屋子。忙忙碌碌到了三十。
三十的晚餐并不是很多菜,梅兰妮最反对暴饮暴食,还有吃剩菜。所以三十的晚餐比平日里吃得早,晚餐是一沙锅全家福。里面放着冬笋片,香菇,狮子头,海参,鱿鱼片,蛋饺,开洋,大白菜,胡罗卜,竹荪。全家福家家会做,只是里面放的东西不一样。但一般总得放十样,所以此菜又叫十样锦。
饭前秦炼在客堂的一角的小柜上,放了牌位。前面放了宣德炉,燃了三根香。梅朵相帮放了碟长生果,和几个桔子,用得是穿墙龙青花瓷盘。
饭后,以梅香为中心,一家人包饺子,韭黄肉馅,和白菜肉馅的两种。杆面皮的那个人很重要,虽然,这帮人包饺子的技术不怎么样,但至少饺子的大小厚薄基本上一样了。
梅兰妮在切肉,斩菜。
梅朵奇怪的问,“嬢嬢,你切菜干什么?”
梅兰妮说,“明天初一,不能动扫帚,剪刀和刀,我把明天吃的菜先切好。”
梅朵说,“你还会信这规定啊?”
梅兰妮看了一眼梅香,“还是遵守了好。”
包完饺子,用竹罩子罩好。华家的人就去洗澡了。洗完澡,大家坐在房间里谈笑。到了二更过后,梅兰妮下了饺子,大家吃了,收拾了后。就睡觉了。睡了没多久,听到远处有炮竹声。但隔的远了,并不影响他们睡觉。
等他们再睁开眼睛时,已经从雍正十三年到了乾隆元年了。
大年初一,家家小孩都穿新衣,可是华家的男孩们依然穿旧衣,而且是应该换下来的衣服。梅香见梅兰妮没有说话,心里有点惊异。梅兰妮倒是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裤。连梅朵也是穿着脏衣服。早锻炼后,梅香跟着梅兰妮进了厨房,准备早餐。华家的孩子们一个也没跟进来。
梅兰妮笑着解释道,“几个皮猴,昨夜没放成炮仗,今儿一早就琢磨着这事,连梅朵也跟着疯去了。”
梅香了然了,“怪不得都不肯穿新衣服。”
梅香上下都是新的,里外也都是新的。她穿来的旧衣,梅兰妮让她有时间拆了,好打布壳,做鞋子。她脚上,穿着一双新棉鞋。梅兰妮也替她做了一双棉拖鞋,她第一次穿没后面的鞋,希奇了一回。梅兰妮还教她摇纱袜。秦炼把摇袜机修的着实好用。梅香在梅兰妮的指导下,完成了第一双袜子。她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穿在脚上,比那布袜跟脚,也不寸鞋。梅香觉的,师傅家的做派和别家是很不同。
052 炮竹
更新时间2013…12…1 2:05:02 字数:3348
正月初一的清晨是要放炮仗的,叫做开门响。只是,华家的几位并没有到大门口去放炮仗,而是到了园子的深处去了。
梅香听到远处有放炮竹的声音,就见梅兰妮拿了根竹竿,上面扎着一块红布头,走到厨房后面,朝他们那个方向摇了摇。站在那里不动了。
梅香正不知师傅是何意,只听到‘砰‘的一声,房子都有些震动了。梅香手里的调羹惊落在地,打碎了。年初一打碎东西是非常不吉利的。梅香急得哭了出来。
梅兰妮进来见梅香在哭,以为刚才吓到她了,“几个孩子淘气,做了个大炮仗,吓到了你吧。”
梅香赶忙抹去眼泪,“我,我打碎了个调羹。”
梅兰妮这才看见地上的碎调羹,“什么大不了的事,也值得掉金豆,赶紧把泪擦干,一会儿你师兄师姐们要笑话你了。”
梅香边擦眼泪,边蹲下身捡拾了调羹碎片。放在了墙角。年初一是不能往外扔东西的。
等了半个时辰,华家的孩子们才兴高采烈的跑了进来,边峰笑着对梅兰妮比了个V的手势。
每个人身上都是脏兮兮的。脸上,手上也沾了土。
梅兰妮和梅香帮着他们梳洗,换下脏衣服。才坐到了竹椅上,准备吃早餐了。
年初一的早餐是有讲究的,梅兰妮给了他们一人一盘油煎的苏式年糕。苏式年糕煎起来也是有窍坎的,要用鸡蛋调了面糊裹住了,下油锅煎。每只盘里是三片,一片是红色的玫瑰年糕,一片是本白的桂花年糕,还有一片深紫色的芝麻年糕。三片取三阳开泰之意。一碗汤圆里面加了酒酿。
梅兰妮说,“这叫做‘久久团圆步步高‘。”
梅朵说,“刚才还有‘乓乓响‘。”
齐逸瞥了一眼墙角的碎瓷,“岁岁平安。”
吃过早饭后,梅兰妮和梅香留在厨房里收拾。其他人都回房里去了。
因为这天不能洗衣服,所以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梅兰妮和梅香回到了房间。梅香见她的师兄师姐手里拿了根鹅毛,沾着墨汁,在纸上写一些奇怪的字。嘴里说着她听不懂的话,什么‘挡粮‘,‘里房‘的。
梅兰妮带她出了卧室,让她坐到堂屋里,给了她一只脚炉。让她自己吃吃玩玩,梅兰妮自己在织机前坐下,做缂丝。整个作品基本上要完成了。还差一寸左右。梅香坐在那里,没有事干,便细细打量着周边,方桌上放着一个红釉盆的单瓣水仙,飘着清香。旁边是一套青花茶具。六个青花高脚瓷盘里放着炒货和糖果。西墙边放了个抽屉矮柜,上面放了个牌位,写着“先父华公讳喻字言喻府君之神位”,早上并没人给它上香。于是,梅香走到了牌位前,点了三枝香,举过头,恭恭敬敬的插进了香炉。
梅兰妮瞥见了,心想到底自己还是露出了马脚。
梅香坐回了椅子,椅子上垫的坐垫和背后的靠垫不知填的是什么。软软的,因为冬天,边峰的‘小弟‘停止了捡羽毛。所以,梅香想不到。她的脚烘在脚炉上,暖暖地,脚上的冻疮都发痒。
她想,华家的行事真是与众不同,今天到现在,也没见梅兰妮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她看着那盆水仙,想起几天前梅朵把它搬进搬出的,说是要让它在年头开花,真的,昨日就开了。另外的三盆,梅朵说要它们次第开放。不要太热闹了,也不要太冷清了。想她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手段。别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