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屈仪奉道,“他们有那么大的一条运河,我们能弄出什么营生才能抵的过?”
    梅朵道,“那条运河主要是运漕粮,说到底他们是靠着漕粮吃饭。如果说起南北的运输,我们的海运要比他优秀的多。速度快,装货多,人工少。”
    “你的意思是以后我们把漕运的活揽过来?”屈仪奉问道。
    “不揽,我们不能和清廷合作。你们没有听到莱山大师的话?”
    梅朵向他们介绍了工业生产的概念,讲了上海的棉纺和毛纺工厂。
    叶,屈二人听的津津有味。
    但是,梅朵话题一转,“这些生产都要钢铁为原料。我们现在就是缺钢铁。每年从日本来的有限,民间收的量也不多。”
    “这,可以找铁矿开采。”
    “上面没有人,很难得到开采许可。”
    叶惟世问,“那德化县令的位置是不是和铁矿有关?”
    梅朵点点头。
    叶惟世说,“那我就要借年底,亲自给沈老师送礼,他如今的话很管用。”
    屈仪奉突然问道,“听说边峰带人去了南洋?”
    梅朵道,“还没有到南洋,现在停在了广南,要等那里扎实了,再往南去。”
    屈仪奉看着叶惟世,“如果我们家族人能去那里,该多好啊。”
    叶惟世想到自己的家族都在戍边,神情暗淡了。
    梅朵心中一动,“你们知道如今他们在哪里吗?”
    叶惟世说,“打听了,如今他们在宁古塔。多亏了我的叔叔,精心策划,调遣安排,族人们才得以安身。我那叔叔空有治国安邦的才能!”
    梅朵道,“你们两家人都在一个地方吗?”
    “说是在一个县里。”
    “管得严吗?”
    “倒也没什么人管,给了一块地让他们自己耕种,每年上缴粮食,那处荒凉,也不怕他们逃。人生地不熟的,没处可逃。”
    梅朵说,“如今我们缺的就是治国安邦的人才。”
    叶惟世眼睛一亮,“你是说,…”随后有暗了,“如果族人不走,他也不会离开。”
    “那就策划让你们的族人一起离开。”梅朵说。
    215 订亲
    叶,屈二人听了精神大振。
    梅朵却说,“你们有没有想过,那是个比关外还要远的地方。”
    屈仪奉说,“乡里过去常有人下南洋,那都是自愿选择。戍北是被强迫而去,南人不惯北地的寒冷,苦不堪言。又子孙后代永做奴隶。谁人甘心!”
    梅朵说,“这事不是件容易的事,先要想办法和那边联系上,知道他们确切的位置,再做定夺。”
    要打听人和事,要用商业网。
    这事就交给了金掌柜。
    原以为打听宁古塔是件难事,不想,很快就有反馈。
    原来,客栈里经常有往返宁古塔的商人。
    康熙东巡时,感叹宁古塔等地犯人的艰苦,说,“流徙宁古塔,乌拉人犯,朕向者未悉其苦,今谒陵至彼,目击即知。此辈即无房屋栖身,又无资力耕种。复重困于差徭。况南人脆弱,此寒苦之地,风气凛冽,必至颠踣沟壑,远离乡土,音信不通,殊为可悯。”从康熙二十一年起,就把犯人流放到了尚阳堡(辽阳那一带)。
    但是政治犯还是迁往宁古塔等处。
    清初以来,大批的文人学士戍边,使得那里改变了面貌。如今的宁古塔城是个道路通畅,商店林立,人烟稠密的地方。商人来往很频繁。将北地的草药,皮毛等物,运到南边来,又将南货运去北边。来往宁古塔的商人与华记客栈有贸易往来,所以,金掌柜把叶,屈家族的事情,交给他们打听。
    残园已初具规模。并没有什么建筑,主要是集中了一些残缺的石头建筑物,上面多有石刻,石雕,置于花木草地中。
    叶,屈二人带着几个朋友为了这些残垣断壁写下了考证,让人刻在了石板上立在一旁做说明。绿房子的房架子也已经搭好,只等一方方装了玻璃框子往上搭。梅朵答应明年开春,带着南国的绿叶植物过来。
    客栈的扩建已经结束,两幢楼里都已经住满了人,这年是乡试之年,直隶省的乡试在京城举行。华记北京客栈的房钱便宜,环境干净,特别是洗手间和水房的新颖设计,用的是抽水马桶和自来水,这让学子没很新鲜。客栈的服务,齐逸等人都来指导过,借鉴了后世的宾馆服务项目。饭菜采取食堂制度,这样,穷点的学子,花少量的钱也能吃饱饭。
    客栈还可以赊账。也可以以工还账,帮着图书馆里抄抄写写。图书馆的建立,也使得考生第一考虑住在华记北京客栈。
    八月,华记第一次派车送学子们进考场,虽然有些忙乱,但总算是应付下来了。
    秋闱结束后,有些考上举人的人,想要留下考明年的进士。就住在了这里。加上外地的学子们陆陆续续的到了。有人打听到了这里被人叫做进士村,更是觉的好口采。
    这里成了一个考生们的聚集地。加上,客栈与残园相通,学子们读书之余也到那里去逛,尽管眼下天冷,但是秋天的萧瑟也能引起文人们的文思,还是有人去残园游览。
    随着学生楼的建成,他们还把原来的客栈翻修,改造了卫生设施。有独立小院,也有大通铺,牛马院和仓库,安排的仅仅有条。来京的商人也爱住在那里,环境干净,还离城不远。所以客栈常常是人满,而自家的运输队都要预留房子,否则来了就没处住。
    还是有客人为了没有住上客栈而发生了误会。也有争吵。
    金掌柜说,“客栈的生意好了,连带着几家店铺的生意也好了。”
    有人在他们附近开了笔墨庄,也有开了南纸店,华记自己开了个小百货,加上车行,和其他两三家店铺和饭庄,这进士村已经形成了个小小的市口。
    梅朵说,“你这会子是生意兴隆啊。”
    金掌柜道,“哪能啊?不敢做生意。这里做了生意总有来打秋风的人。这皇城脚下,豪奴多,假虎威的大有人在。上月果亲王家的管家就赊了十斤红糖,到现在也不还钱。昨天,嘉顺公家里也来赊帐买红糖。你说这等人家哪里就拿不出买糖的钱了?摆明了来顺物件的。所以,那布和呢,这里不能卖,要批发到别处去。如果我们卖,不知那些人家会想什么借口来赊。连暖棚菜都有人来打秋风。如今我们不卖了,直接供应了几家相好的饭庄子。”
    梅朵道,“那其他店铺就没人去赊账了?”
    “哪会啊,都有赊账的,所以很多店铺后面都有靠山。”
    在京城地界上做生意,讲究后台硬。很多的店铺都投靠上什么王府,公府的。
    梅朵想到将来要销售的葡萄酒和酒具心里忧了。如果都来白吃白拿,还做什么生意!
    金掌柜反过来安慰她,“姐儿不用急,总会有办法的。小本生意也能做。”
    梅朵说,“苏州孙春阳有一套制度,不知能否有用。”
    “于掌柜和莲石兄都详细介绍过了。我这里就按他们说的制度管理,分成几块,每块都有人专门负责。你说说孙家是怎样想的?竟然让他们想出如此好的方法。”
    梅朵道,“要不人家成了一百五十年的店,至今口碑不错。全赖他家的制度好。”
    “那是。”金掌柜表示同意,“这江南的生意人比咱这块的人会动脑子。于掌柜和平先生也给提了不少建议。”
    于立清和平莲石此时已经去了南方。而燕云山因为第一次来到燕京,游山玩水,不亦悦乎,乐不思家。
    天津的玻璃厂已经投产。除了用在建筑上的玻璃,他们还有一个作坊专做酒器。由于三胞胎画出了图纸,所以器型设计上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这器型超过了时人的想象。
    客栈里收集了少量的葡萄酒。
    金掌柜说,“明年会试后,定有人中,就会庆祝。有人囊中羞涩,不会到大饭庄请,我们就包揽下来。那时,趁他们宴请之际,推出葡萄酒的酒具。饭钱不贵,用具新式,定会传名。”
    梅朵说,“新酿的葡萄酒那时已经可以运来。再从南方运些橙桔。可以办的很象样的。”
    金掌柜道,“何止是象样,那就是豪华了。”
    梅朵要回江南,特地问屈仪奉有没有信带去。
    屈仪奉早准备了厚厚一封。
    梅朵接过,瞪他一眼,“浪费时间。”
    屈仪奉觉着和这种小姑娘说不到一块去,只能憨笑。
    叶惟世也有信带回去。
    常婶还准备了一些土仪。让她带回。
    还是坐海船回去。华记的飞箭船只要几天就到了江南。在海上遇见这种船,就象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