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农女有泉 作者:琴止(起点榜推vip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村上的秋云奶奶今年满七十岁,按照村上的风俗,男进女满(即男子整岁六十九,虚岁七十,就算七十岁大寿;女子满了七十岁,才算七十大寿),家里只要有条件的都要摆酒宴客的,秋云奶奶家有好几个在城里工作的,明天过七十大寿,定了明天请大客(流水席,连摆一整天,随便什么人都能去吃),今天唱戏的就住进了秋云奶奶家了,所以晚香奶奶上来这才提起这一茬。
    李小小就去看李贵旺,李贵旺却看了看屋里的方向:刘春梅还在床上躺着呢女主人卧床,怎么摆酒?这不是让人来家看笑话嘛?
    李小小就明白了李贵旺的意思,又看看奶奶,奶奶嘴里说着:“我们能有好多钱?没得好多钱哟哪里比得上秋云咯?我不摆酒”
    尽管嘴上说着,李小小却能听得出奶奶的那份羡慕,心中有些犹豫,嘴里就没有将话说死,回晚香奶奶的话也就成了:“还在商量呢,到时候如果请酒,肯定会发信的。”
    等人都走了,李小小进了里屋老爸老**房间,李贵旺已经在床边坐着了,看来已经将刚才的事情跟刘春梅讲了。
    两口子都没说话,李小小就凑过去问:“妈你还头晕不?能起来走动了不?”
    刘春梅这些天在床上躺着,心里也是有些百转千回的:自己不听女儿的劝,冲动地跑下去找那个泼辣货吵架,结果没挣个赢头反倒摔成了脑震荡,这些天只要一想起来就觉得心里气的慌也臊得慌,这下子面子是里里外外都丢光了见不得自家女儿那副恨铁不成钢的怜悯表情,索性头不晕了也在床上躺着,总想着要个台阶下再起床。
    刚才自家男人也将摆酒的事情讲了,如果换做以前,刘春梅是肯定不赞成摆酒的,家里没钱嘛,可眼下确实有这个实力,农村的老人都好个面子,自家婆婆也不例外,谁知道过了七十还能不能活到八十?如果有这个实力却因为自己卧床而不摆酒,只怕老人心里要不高兴的,这才犹豫起来,不知道要不要说自己已经好了,自己起床算了。
    
    054 摆酒上(三更)
    
    心里想着事,刘春梅讲话未免就有些别别扭扭:“我这头倒是不晕了,可浑身没劲啊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
    李小小一听这话就明白了:睡了这么些天,能有劲儿吗?只要起来走动走动,自然就好了可见老妈那个扭捏的神态,李小小不由得有些暗笑,她这是有些下不来台了。于是让老爸打电话去请了王医生来。
    王医生得了李小小的叮嘱,看了看说:“没得多大问题了,就打一针吊针,把最后一点淤血清干净,过了今天,明天就能起来了。”
    吊瓶挂上,输的却是葡萄糖,没有任何药水,王医生不说,李小小和家里人自然也不会说,打完了吊针,刘春梅第二天自己就从床上起来了,到了下午就正常跟三婶娘一起做事了。李小小给秋云奶奶打了四十块钱的封包,爷爷代表全家过去吃了午饭。
    晚饭是在自己家吃的,一大碗青椒爆猪肝,一大碗油焖茄子,再来一大碗青菜,一家人吃得七七八八的时候,这摆酒不摆酒的事情,也就提到了饭桌上来。
    奶奶不赞成摆酒,爷爷却赞成,李贵旺和刘春梅也赞成,于是摆酒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还有三天就是元旦了,时间紧迫,接下来一家子也顾不上收拾碗筷,开始商量摆酒到底要摆个什么规模。
    奶奶的意思是小一点儿,还是想省钱。可这两天秋云奶奶那个架势却是着实热闹,头天晚上请的草台班子唱的是京剧,到了今天晚上,请的却是城里面一帮中青年人搞起来的现代流行歌曲和小品的班子,这样的班子自然更受年轻人的欢迎,这不,自己一家子关起门来讨论这会儿,下头庄子上的大喇叭里的歌声一直传了上来李小小心里对奶奶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老爸老妈生自己的时候不过二十岁,都要忙着挣钱养家,自己几乎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如今爷爷的大生日过去了,奶奶的却还没有过,给奶奶过一回大生,让她高兴高兴,在村里人面前长长脸,也是一桩孝顺事情。
    李小小决定大办比秋云奶奶的还要办得大李贵旺和刘春梅都没有意见,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于是赶紧的,李贵旺和刘春梅就打电话去了,要通知在外地工作的舅舅,也要通知一些亲戚家里,好在现在许多人家都装了电话了,要是按照旧社会,还要走路去通知,一个星期都跑不完通知完了亲戚,又要联系戏班子的事情,城里住的舅爷爷曾经在文化部门上班,一打电话过去打听,他说现在有一个非常上档次的现代歌舞团,是市歌舞团解散后的一帮子人搞起来的,水平都比较专业,歌舞小品都相当不错,还会几出京剧花鼓戏,价钱却是不便宜。李小小立刻就拍板请这个歌舞团,也唱两天。
    舅爷爷认识那个团长,帮忙联系去了。
    收拾了碗筷搞完了卫生,李贵旺开始琢磨起了菜谱。农村摆酒也是有规矩的,一般一顿饭是十菜一汤,那个量却不是城里那个量,而是大碗大碟子,那是绝对管饱的只是各家视经济情况来定这十道菜的材料。
    一道扣肉和一道鱼是必备的,还有一大碗鸡和一大碗鸭也是多数人家里都会预备的正好家里还有二十多只鸡鸭,就一起拿来用了,后面再养鸡鸭,就直接用家里的土鸡蛋孵化出来再养大就行。
    想了想李贵旺又定了个焖猪肝和一个肚丝,还定了一个大烩羊肉,荤菜就差不多够了。
    然后是素菜和半荤素的,牛肉要一个,切成丝抄芹菜,炒豆芽,自家发的,豆角焖肉,豆角也是自家的,再来一个三鲜汤鸡蛋煎成蛋皮切丝、肉丝、鱿鱼丝再用鸡汤吊味,就足够了家里就是李贵旺最会办厨,他说的这些菜大家也都同意了。接下来就考虑是否杀猪的问题,家里的两头猪确实也可以杀,只是这些日子以来李小小都是用指尖灵泉勾兑的水让老妈熬猪潲水的,外面二十块钱一斤都没地方买去!拿来杀了待客有些可惜,想来想去,李小小决定收购一头猪杀了用来待客。自家的留着等过年再杀,过不了两个月,就该过年了拟定了买菜的数量,一家人这才踌躇满志地睡觉去了。
    这样一场酒,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一场酒办下来,在农村来说,跟打一场仗差不多第二天早早去卖菜,李小小扒拉了一阵算盘,豆角不能再卖那么多了,要留着一部分办酒,豆芽也要留八十斤在家,还有鸡蛋也要留一部分在家。至于要买的菜,倒是也方便,每天都进出菜市场,回家的时候带回去就行了。
    还有饮料酒水,李小小大方了一把,全部买的瓶装酒,因为怕买假酒,没去批发市场买,直接到酒类专卖店,找老板讨价还价了半天买了一百瓶三十块钱的高度酒。这还是老板娘长期吃李小小的小小营养健康菜,认得李小小的缘故。
    李贵旺觉得买多了,李小小却不以为然:多少年过去,九八年这些正规厂家生产的普通低档酒,放到二零一二年后至少都是三百多块钱一瓶,专门有人收的,如果喝不完,就放在哪个空房间,放个十多年,到时候就算不卖,给老爸喝或者送人都行元旦当天肯定是不能送菜过去了,李小小跟龚奶奶、徐阿姨和秦阿姨、贺阿姨打好了招呼,也跟国味楼说了一声,因为国味楼做生意不能停,毛经理请示了胡总后,胡总指示:元旦当天派车去李小小家去拉菜这让有心想让别人来送菜的毛经理又是一阵不满。李小小倒是也不想将毛经理得罪狠了,塞过去一条烟,却也是一百多块钱一条的。又跟胡总道歉,主动多送十斤菜弥补。胡总会做人,听说是家里办喜事,连连道喜也就不计较了。
    鞭炮什么的东西买了一大堆,等到十二月三十一日下午,李小小回到家的时候,家里已经忙乎开了,二十来个村里人都来帮忙,春花嫂子、刘小海的妈妈、刘忠义婆娘这些种菜和卖鸡鸭蛋给李小小家的和邻居亲戚都来人帮忙了,舅舅说是晚上到家,让家里整理一个房间出来给他们一家住。
    刘春梅不是一个很懂得计划的女人,倒是让李小小一件一件地都安排好了,有什么遗漏和没算计到的,也有村里的婆娘你一句我一句地提点,竟然也是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李贵旺跟人在里头商量收礼金记账的人,最后决定由大伯做这件事,他曾经在煤矿里也帮着记过数,最主要是人靠得住做事也明白。
    还有坐主位的人也要安排,这可是丝毫都大意不得的,曾经有人因为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