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方案终于出来了。每个村将重新开办小学,除了老师是统一分配外,学校却是要各村自己准备的。各村本来就是有小学的,但多多少少的受到了些破坏。大家要做的,就是重新修缮校舍、操场,修补桌椅,准备足够本村的孩子们上学的地方。
这些天,大家忙的,就是这个了。
村里多了几倍的人,连带的,孩子也多了。教室到还好,当年建学校的时候,村里的孩子更多,教室就建地比较宽敞。现在挤一挤,也能坐下。桌椅却是怎么都不够的。不过,村里没有,县城里的学校有,大家要做的,也就是统计数量,报上去后,就能找人去搬了。
其他的,男人们负责修房子,女人们主要负责把“草场”变回操场,然后是各种清洁。
要说大家为什么这么积极?当然不是因为觉悟高,知道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什么的————别人家的孩子,管我什么事?会全村出动,是因为只要学校通过验收,上面就将给村里安装风力发电机————自从地震之后,或许是因为地形的改变,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在刮风。
当然,这些风力发电机,只能提供各村的公共用电,想自己家里也通电,还得继续努力。但是,数数每天排队上乔家给手机充电的,就知道,这些发电机的吸引力了。
明明已经用上了电的乔家,会跟这大家一起努力,也是因为这个:这些眼巴巴的求充电的人,让他们一直没敢敞开了用电器,不然负罪感太重了。
大概因为有乔家这个例子天天在眼前晃,村里的人更有动力些,最后,乔菲他们村,赶在了所以村子的前头,第一个装上了风力发电机。
然后,学校,村卫生所,原村活动中心,终于通电了。
丁母差点喜极而泣。村里的卫生所,又没有发电设备,断电后,什么机器都不能用,丁母这个西医,已经快被逼得要用“望闻问切”来给人看病了。
乔菲也很开心,那些个来充电的男男女女们,简直把自己家当约会场所了,在那眉来眼去的,终于可以眼不见为净了。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乔母。这电不是白用的,乔家也不要别的,这不,家里还有两孩子还在念书,所以对于来充电的,就会收些书本纸笔之类的。东西不多,却还是很给了乔母一些成就感的。
“要不,我们还是继续对外开放充电服务?”看妻子有点失落,乔父提议,其他人都连连点头。虽说有了风力发电机,电的缺口还是很大。
“可不要了,这段时间,进进出出的人,我都要被烦死了!难得终于清静了。”乔母连忙摇头。
看着全家都心有戚戚焉的样子,乔菲忍不住笑出声,原来,不止自己一个人觉得烦。
从默就是在这样轻松的气氛里,再一次出现在乔家。
“从默来了,来找乔菲的吧?正好,我改去卫生所了,你们先聊着!”丁母笑得开怀。乔母马上接口:“我们也正要去地里看看,走吧!”说着去拉不怎么乐意的乔父。
从默点头又摇头,然后拦下了各找理由准备撤退的几位家长。
“以后,还是把大门锁起来吧!”从默这没头没完的话,听得大家一愣,然后慌了起来。
“出什么事了?”乔菲发现自己居然只是有点好奇,好像很笃定不会有危险似的。
从默难得的苦笑了一下,却是反问:“你知道几天没下雨了吗?”
恩,这么一说,乔菲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确实好多天没下雨了。只不过这几天,光顾着跟大家一起兴奋了,还真没注意这事。
不过,几天没下雨,问题也不大吧?不然她也不至于毫无所觉啊!
“你们还记得去打猎的那地方吗?”
当然记得,乔父他们后来又去过两回,虽然没了从默帮忙,收获也还是有点的。
经过从默的解释,乔家人才知道,现在那里的温度,已经超过40c了。围墙内,不知道为什么,似乎反应慢了点,前几天一直没反应,但这两天,也已经开始升温了。
“温度一直在升,除了等降雨,我们毫无办法!”乔菲第一次看到从默这么无力的样子。
而他会跑这一趟,却是担心高温一来,能用空调的乔家,太显眼了。
从默显然很后悔:“没想到高温会来的这么快,按原本的升温速度,35c的高温天气,应该在六月下旬才会出现。那时候,各村能再装一批风力发电机,用电就不会这么紧张。早知道这样,就不鼓动你在家里安装太阳能的了。”
乔菲瞪大眼,觉得这从默真是傻掉了,难道不是应该后悔没让自己装更大功率的太阳能电板吗?高温来了,没电,就没空调,这日子怎么过?
至于别人的羡慕嫉妒恨,跟热死比起来,难道不是小事一桩?
大概是看懂了乔菲眼里的那句“我才不要被热死”,从默终于也放松了些。
“好吧,不过,这段时间,还是小心点。不然,你们先跟我去部队里住段时间?”
乔菲快要乐死了。
“妈,你快给从默看看,他已经病急乱投医了。”
然后又努力摆出一副严肃脸来,对着从默说:“我妈刚才还说呢,她现在已经会望闻问切了,医术可高明了。”
从默只能摇头,他已明白,乔菲是在要他不要担心。可这事,明白了也没用。
而事实证明,从默不是杞人忧天。很快,高温就向大家展示了它的威力。乔家,各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麻烦,也接踵而至。
第49章 高温
仿佛被开启了某个开关;又或者是突破了某个防护罩,突然之间;高温就降临了。
头一天还是三十摄氏度刚出头,今天怎么就一下子都有四十摄氏度了?虽然怨念,不过一来,收音机里一直在提醒要注意防范高温;大家也算有了心理准备;二来;这样的突然升温;以前也是有的;有前例的事,总能让人容易接受得多。
不过;很快;大家就意识到,这是不一样的。
以前也有四十多摄氏度的高温,却从来没有这么高温度的晚上。而现在,一直热,一直热,越来越热,仿佛是一个再也不会降温的过程。
如果有人愿意较真,其实还是有“降温”过程的,在太阳落下升起的那会,温度总比太阳正在头顶的时候要凉快些,而且风也更大。
这个时间点,也是大家敢出门的时候,做饭也好,干活也好,都只能在这几个小时里。剩下的时间,就是躲在空调房里睡觉聊天加发愁了。
村里的小学还没开课,教室已经被村民们先征用了。
这个时候,再没人抱怨当初必须给学校装空调才能通过“验收”了,一个劲的夸人太有先见了。
学校里另一个当初被骂现在被狂夸的地方,是食堂。小学的食堂,在以前,就是个摆设。这回修整,大家更觉得没必要了:老师学生都是住村里的,吃饭肯定是回家吃,要食堂做什么?而现在,这个安装了空调的小食堂,成了大家的救星,要没有它,就只能过一天早晚两顿的生活了。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大家才愿意离开空调房,回自己家去做饭吃饭。
一开始,还有人带中午那一顿的饭菜过来,后来就发现,这不但遭人白眼,自己也受罪。
人多,地方却有限,在各种扯皮后,基本上,就是一户人家占一张席子的位置,然后大家一溜铺开,中间只留了一个小小的过道。这点位置,全家都躺下来都不可能,你再放点碗筷,偶尔还泼一点汤汤水水,可不就是自找麻烦?更何况,这么多人,挤在一个房间里,又不开窗,本来味道就不好了,再加上各种饭菜的味道,让本来就心情烦躁的众人更没好脾气了。
都说“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室不闻其臭”,如果给大家一段时间,大概也就无奈地适应这味道了。不过在那之前,终于有人想起来,这学校的食堂是可以开火的,虽然为了安排原本住在食堂的人,大家更挤了,但能解决吃饭问题,尤其是解决吃饭带来的各种“味道”,大家还是愿意的。
除了学校,另一个聚集地,就是原来村里的活动室了。两边唯一的不同,就是这边的人,去食堂要多走点路。好在本来两栋房子就挨得很近,问题并不大。
条件不算好,但总算,有的吃有的睡,而且总算一家人是在一起的。就算有抱怨的,也就是念叨两句,真要说去做点什么,太热了,没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