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冒险游戏或角色扮演游戏,当然如果愿意发挥想象力,也可以设计一些更复杂的游戏,只是一想到满屏幕飘的字符,张乐行就一点兴趣都没有了。CGA卡则好一些,如果用来设计游戏,最常用的就是320×200,这种情况下有四种颜色可用,虽然和将来那些精美的高分辨率游戏画面不具可比性,甚至连不久之后的任天堂红白机都比不了,但至少还能见到些色彩。
好不容易选了三个搞过PC机开发的程序设计师,再加上两个从雅利达离职的美工,又从VisualSystem公司借了两间办公室,张乐行PC游戏开发小组总算建立了起来。3月底,PC游戏开发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开始讨论未来的开发计划。
“老板,我们做个什么游戏好呢?”程序设计师甲一脸茫然的说道,他以前从来没搞过游戏设计,甚至连电脑游戏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一谈到游戏开发计划脑子里马上就一片空白了。
张乐行看到剩下的几个人也都是一脸茫然的表情,他知道这些人是指望不上,这次的开发计划看来还是只能靠自己。可是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能做出什么游戏来,张乐行的心里也没什么底,虽然也玩过不少电脑游戏,可那基本上都是九零年以后开发出的游戏,和现在的PC机相比简直天壤之别,也就只能用来开拓一下思路,想直接用上几乎不可能。琢磨了好一阵,张乐行也没想出什么好点子来,最后只能把目标放到自己曾在苹果II上开发的《挖金子》和《方块》上,打算先从游戏移植开始。
张乐行在忙着自己的游戏开发工作室,另外一边的霍金斯也没闲着。自从EA公司成立以后,霍金斯就开始忙前忙后的跑着,先是到处招兵买马,从雅利达、奥美广告、施乐等公司挖来不少精兵强将,为EA公司打造了一支实力强大的班底。有了工作团队,霍金斯接着按照自己的目标——“以人为本,提升游戏开发者的社会地位”开始努力。这时候的游戏开发公司在社会上毫无地位可言,而游戏公司里的游戏开发者地位就更低了,说得严重点比奴隶好不了多少,他们只能在默默无闻的状态中制作着一款又一款游戏。
在霍金斯看来这种情况简直严重阻碍了游戏开发者创造力和想象力,他希望将游戏产业发展成如同音乐一样的主流文化,把游戏开发者提升到与歌星一样的高度。所以EA公司成立后不久,霍金斯就投入大量资金,在各大电脑杂志的显要位置打出试图改善社会大众对游戏认知的广告。另一个举动则是把旗下的游戏开发者包装成明星推到公众面前,称之为“软件业的作曲家”,帮助公众对游戏和游戏开发者形成更亲切、更生动的认识。而张乐行这个成立不久的工作室也有幸赶上这次活动,三个开发组的员工们局促而紧张的按照摄影师的要求摆着各种POSE,或是待在电脑前装成工作的模样以便摄影师拍摄工作照,忙了一整天,一个个都累半死,才算完成了这次拍摄任务,不过众人都表示以后宁愿加班也不想参加这种活动了。可是当印上众人照片的杂志送到工作室的时候,之前仿佛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员工们突然活跃了起来,纷纷争夺起那几本杂志来,抢到杂志的一边看一边满脸幸福的傻笑着,没抢到的只能凑在其他人的身后,原本对拍摄的抵触情绪瞬间消失无踪。
这时候的游戏包装还很简单,基本上就是拿一个塑料袋一套就算完事,这在美术总监方南茜看来简直无法忍受,在她的指导下,EA公司对电脑游戏的包装作了重大改进,采用流行的唱片套配以全彩游戏手册的包装形式。
游戏包装和明星包装的做法都是借鉴自唱片业,而霍金斯向唱片业学习的最重要的一环是发行制度。与唱片业的歌手签约制类似,EA公司同愿意加盟旗下的工作室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且EA公司还可以提供开发资金,制作出来的作品统一由EA公司发行。这样一来解决了许多小工作室资金不足、无力将构想转变为作品的问题,很快除了张乐行的工作室外,EA公司还签下了另外四家工作室。
5月初,张乐行的PC游戏开发组完成了《挖金子》和《方块》的移植工作,EA公司旗下其他的工作室也同期推出了六款游戏,EA公司的第一批游戏整装待发。
第二十四章 扫雷与“花生”
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即使受限于PC机简陋的硬件环境,《方块》还是很快就在EA公司首发的八款游戏中脱颖而出,不到一个月就取得超过十五万套销量的佳绩。对于《方块》游戏的吸引力张乐行从来都没有怀疑,可是总是重复别人的创意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张乐行觉得有必要做出一些有创新意义的游戏来,这样也能为自己今后的计划做点积累。
“做点什么好呢?”张乐行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盯着一台PC机努力思考着。
“动作游戏?不行,机器性能太一般,做出来估计跟慢动作差不多。射击游戏?不用想,结局和动作游戏差不多。角色扮演游戏(RPG)?做是做的出来,不过这画面估计会惨不忍睹。模拟经营?对画面要求相对低些,可是照现在机器的速度,估计也会慢的吓人。唉……”
张乐行苦恼的低下头,桌面上的鼠标就这样映入了眼帘。说起这鼠标,买回来后还很少能用上,虽然最新版的Kylin操作系统已经开始支持鼠标,但是却没有什么应用软件考虑鼠标,结果张乐行也只能在Kylin系统自带的几个小程序中体验一把久违的移动、点击的感觉。
“既然现在还没什么软件支持鼠标,我何不做个支持鼠标的游戏来,还可以考虑和鼠标生产厂谈谈捆绑销售的事情。”脑子里灵光一闪,张乐行突然想到一个好点子。
当然太复杂的游戏肯定是不用考虑的,就CGA显卡那可怜的分辨率,也不可能做出太精细的游戏画面来。把脑海中记得的游戏过了一遍,张乐行想起了上辈子一款号称是世界上装机量最大、玩过人数最多的游戏——《扫雷》,在那个时候这是一款非常小的游戏,可是如果拿到现在来估计也能充充场面,更重要的是这游戏做起来比较简单。
张乐行拿出几张白纸,开始在上面设计起《扫雷》来。张乐行把《扫雷》的难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其实本来应该还有一个自定义级别,可是考虑到CGA显卡的分辨率后只能放弃。初级设定为9×9的区域,有10颗地雷,中级设定为16×16的区域,有40颗地雷,高级设定为16×30的区域,有99颗地雷。地雷为每次开局随机布置,玩家通过鼠标点击来排除或标示地雷,全部找到则过关。至于《扫雷》最吸引人的地方——排行榜,张乐行也没忘记加上。甚至连游戏界面张乐行都随手画了出来,毕竟太熟悉、太简单了。
拿着写好的游戏设定,张乐行来到自己的PC游戏开发组,有趣的设定一下子就让开发人员来了兴趣。跟鼠标较了几天劲后,开发组轻松搞定了这款游戏,闲着没事的美工还顺手把单调的游戏界面美化了一把,一个无聊的程序设计师估计是《龙与地下城》看多了,还搞出了一个类似的游戏背景来。当张乐行看到最终的成品时,发现这已经不是自己记忆中的那款简单游戏了,经过一帮人的折腾现在开始有点正经游戏的模样了。
游戏是做出来了,如果想通过零售市场去销售,张乐行估计肯定是直接扑街的结局,毕竟现在鼠标还不算太流行。好在VisualSystem公司这几年也积攒了些人脉,在杨欣欣的帮助下,《扫雷》顺利和几家鼠标生产厂谈妥了捆绑销售,其实这也是一个双赢的事情,有了软件帮助鼠标更容易被用户所接受,张乐行也不用担心《扫雷》的销路问题。
很快,和《扫雷》捆绑销售的鼠标出现在市场之上,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模式开始带动鼠标的销售,很多用户也从此开始了新的操作体验,这股风潮还引起不少软件公司的注意,甚至已经有公司开始尝试在自家产品中引入鼠标的操作,当然这其中VisualSystem公司自然是走在最前列的。
……
1983年年初出版的《时代》周刊打破了以往的惯例,破天荒地选择了一台机器而不是人作为“年度风云人物”。《时代》周刊写道:“有时候,在一年中最有影响力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过程,而且整个社会都普遍认定,这一过程将改变所有其它的进程。……因此,《时代》周刊将PC选定为1982年的年度人物”,PC的风光一时无二。
风光的背后往往有着不为人所知的辛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