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客人陆陆续续地过来,李莎莎和李苓苓也帮着给客人们泡茶。因为老太太年纪最大,就是耆老们对老太太都非常恭敬。到了上菜的时候,几人忙得团团转,好不容易菜上齐了,老太太陪着的族长和耆老们那桌不是传来赞叹声,都是夸她家的饭菜好吃。
吃得差不多的时候,雷国珍和李玉兰抱着大毛和二毛过来了,专门去了族长那桌见了礼。族长捏着他的两根胡子问道:“两个娃儿的大名取了没有?”雷国珍回道:“大名都是相公给取的,大毛是哥哥,叫李先奉,二毛是妹妹,叫李莹莹。相公说了一大堆是什么意思,可惜我不怎么记得了,没法给族长爷爷一一说明了。”
李莎莎听到这,就在旁边插嘴道:“族长太爷爷,我爹说了大毛叫李先奉,奉乃承也,寓意咱家大毛承继了咱爹娘的长处,而且会将这长处继续传承下去。二毛大名是李莹莹,莹字取尚之以琼莹乎而。也就是似玉的宝石。”
族长听得李莎莎这伶牙俐齿地一番解说,不禁对这小女娃另眼相看,这宗辉打小就是老李家的神童,看着这莎姐儿也不简单呢,以后说不定也会有出息呢。
想到这里,老族长打了个哈哈:“莎姐儿不得了呢,比你母亲的记性都好,是不是念过书啊?”李莎莎躬身行礼:“老族长过奖了,我就跟着哥哥认了几个字。”老族长笑着点点头,对同桌的耆老们说道:“你们看这女娃儿可不得了,这就认得几个字,就能将她爹的话记得这么清楚,就是一女神童啊!”耆老们知道李宗辉已经去了府城的书院,拜了当今的大儒风山长为师,这今年的秋闱估计就属于囊中之物了,他们李家村估摸着能出第一个举人老爷了,一个个都随声附和起来。
雷国珍听大家夸自己女儿也喜笑颜开,趁着热闹对老族长说道:“族长爷爷,那今日就烦您给这两个娃儿上了族谱吧!”老族长点头称是,叫了自家孙子过来,让他去祠堂拿族谱。没多久族谱拿了过来,老族长当着大家的面,在李莎莎的名字下添上了李先奉和李莹莹,又让自家孙子将族谱供到祠堂里。
见到两个娃儿的名字都上了族谱,李莎莎的家人这才都安下心来。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吃了这百日酒,王氏和李玉兰又准备了一大堆的礼物,让各家都带回去。李家村从来没有哪家吃百日宴还能拿礼物走的,这一下村里上上下下都对李莎莎家称赞不已。
第一百章
第一百章
过完大毛和二毛的百日,就要进入三月了,因为李莎莎家的地都已经佃给别人家种了,所以到这个时候她家倒是不忙,只是要将后院的菜地重新整修了一下,将菜籽都种下去。
一连几日都是在自家后院忙活这些东西,好不容易弄完了,这日没什么事,李莎莎又领着两只大花和小花出去遛弯。这才发现外面的田地里都被油菜花给铺满了,油菜花竞相怒放、流金溢彩,好似金浪滔滔的海洋,层层梯田上的油菜花更是如金色的海浪一波*向自己涌来。翩翩彩蝶与小虫子飞舞于花间,平添了几分乡间田园缤纷的景致。徜徉其中,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李莎莎心中不禁感慨,前世里有名的油菜花之乡,只在杂志或是新闻里看到过,只有真正置身其中,才会感受到油菜花海洋的魅力。
她正一人跟那抒情呢,不妨李苓苓在远处大声喊她,给她吓了一跳。转头一看,李苓苓正从远处跑了过来。李莎莎招手喊道:“你慢些,急什么啊?别摔着!”
李苓苓几步跑到她跟前,喘着粗气说道:“你跑人家油菜地里干嘛?”李莎莎笑着说道:“也就几天没出来,哪知道漫山遍野的都是这黄澄澄的油菜花,真是好看!”李苓苓也笑了:“看来你是真的不记得了,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油菜花开花的时候,种油菜既能榨菜籽油,又能肥田。正好赶在春天里插秧之前种,一年炒菜的油也有了,又不耽误庄稼。哎,对了,马上就三月三了,你家去挖地菜子了吗?”
“什么地菜子?没去啊!”李莎莎不解地问道。李苓苓忙解释道:“这是咱们这边的老规矩了,到了三月初三就要吃地菜子煮鸡蛋,我听我奶奶说这是防春疫的,而且吃了地菜子煮鸡蛋一年当中腰腿不疼、头也不会疼的。”
李莎莎恍然大悟:“这么厉害啊?那我等会回去问问我奶奶,看我们家什么时候去挖地菜子。苓苓姐,去我们家玩儿么?”李苓苓笑着说道:“不去了,我只是正好从这边过,看到你就过来看看你在这瞎转悠什么呢。”李莎莎也笑了:“我就是带大花和小花出来转转,看到这油菜花,一时着了迷。我这也就回家了啊!”说完跟李苓苓分手离开了。
李莎莎回到家,就直接去了灶屋。灶屋里王氏和李玉兰正在忙午饭,李莎莎进去问王氏:“奶奶,刚刚我在外面碰到了苓苓姐,她问我咱们家的地菜子准备好了吗?”王氏笑着说道:“准备好啦,你姑姑这几天都早起去挖了。”李莎莎赶忙说道:“那我看看,这地菜子是什么样子?”
王氏指着灶屋一个角落说道:“就在那,你自己看吧!”李莎莎走到那个角落,蹲下身来,地上晾着一些叶子呈羽状分裂的带着根的一尺来长的绿色野菜。仔细观察一下,咳,什么地菜,不就是荠菜么!不过荠菜倒是真有许多药用价值,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倒确实是好东西。
第二日早起,王氏和李玉兰给大家煮了地菜子煮鸡蛋,李莎莎一看里面不但有地菜子还有红枣。王氏见她跟碗里扒拉,就说道:“莎姐儿,地菜子不用吃,只要把红枣和鸡蛋吃完就行,不过那汤一定要喝完啊!”
李莎莎痛快地答应道:“奶奶,您放心好了,保证一滴不剩。那我哥走之前吃了没有啊?”王氏笑道:“这娃儿还挺管事,能少得了你哥的吗!你吃完就去给你母亲送一碗过去啊!”李莎莎边吃边答道:“遵命,我的祖母大人!”王氏温柔地冲着李莎莎嗔道:“就数你会说!”
李莎莎又想起什么来,就说道:“奶奶,咱们菜也长起来了,明日一早小顺子哥哥就该过来取菜了。明日咱们都得早起呢!”王氏点头说道:“是呀,也真快,我都觉得没过多长时间,怎么就到了该送菜的日子了。”
李莎莎接着说道:“今年咱们好好干一年,到年底我想再多买些地,咱们明年开始就自己雇人种地,我让熙哥哥给我从外面找些好种子,我就不信咱们不能发财。等攒够了银钱,咱们又再买地,到最后就成了大地主啦!”
李玉兰在旁边听到了,也跟着一起说道:“是,咱们都努力干,我就不信咱们总是这样。”李莎莎见李玉兰也说起来了,就调侃道:“姑姑,现在您虚岁可得算十四了,啥时候给我找个姑父啊?”李玉兰让她这句话说得满面飞霞,啐道:“死娃儿,敢这么打趣你姑姑!”说完就要追着打李莎莎,李莎莎赶忙跑到王氏那端上一碗地菜子煮鸡蛋,说道:“姑姑,您可不能追我了,我这要是打翻了就麻烦了,这可是给我娘端过去的。”
李玉兰扭着手说道:“娘,您看这小娃子,这么说我呢!”王氏笑着拍了拍她的肩头:“行啦,你们姑侄俩耍了半天的宝了,她去给她娘送鸡蛋,你去老太太那里看看她吃完了没有?”李玉兰这才撅着嘴出了房门,王氏又瞪了瞪李莎莎,她这才吐了吐舌头端着碗出了门。
转天一早,小顺子果然就过来取菜,大家都互相寒暄了半天。小顺子居然拿出了一个布包袱来,神秘兮兮地说道:“三姑娘,这可是我家二少爷专程从京城捎过来送给你的哦!”说完就将包袱递给了李莎莎。
李莎莎接过包袱对小顺子行了个礼:“谢谢小顺子哥哥了!”说完就拿着布包袱回了自己屋。李玉兰以为她不会出来了,正在那笨拙地一点点计算菜的重量。没想到一会儿李莎莎就出来了,李玉兰将手里的纸笔往她手里递,李莎莎却不接只笑着说道:“姑姑,我不来,您不是也记得挺好的。就用我教您的方法做就好了,我在这里,有什么您解决不了的我再来处理。”
李玉兰有了她坐镇,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记起账来就顺溜了起来。送走小顺子,李莎莎就夸奖起李玉兰来:“姑姑,您今日就做得很好,以后这个活您就来做,等您嫁到人家家当家的时候这些都能用得上。”李玉兰又让她说得满面通红,只拿手指头去咯吱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