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平淡淡的一句话,把燕天的火气,一下子压了下去。他恨恨的坐了下来,气呼呼的瞪着何盈。那目光中,似乎今日何盈不说出个一二来,他必不会干休!
众人也都是面露诧异嘲弄之色。这法家现在正风行六国中,是当世最出名的治国之论。可以说,直到现在为此,根本就没有半个人可以从大地方找到它的漏点!
因此,现在所有的人,看向何盈的目光中都有一丝同情。心想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为了扬名在这里信口胡说。怕是会扬名不成,反而名声扫地了。
一边的周演等人担心的看着她,连人群中的黎清,也顾不得对她着恼,目光中满是关切和着急。
就连一直与法家做对的墨矩罗平,也一脸不看好的望向何盈。他也不认为眼前的这个十几岁的少年,会说出什么惊世骇俗人的理论出来。进而推倒法家上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政论体系。
周演更是在一旁轻轻的说道:“小弟,你,你怎么说这个话前,也不跟我商量一下子?这,这可不是问难,而是自找麻烦了。你,你要是不说出个理由来,这可难办了。”
何盈微微一笑,轻声说了一句:“别急。”
然后她向众人深深一礼,挺直了腰背。
宫灯照在她俊美无比的脸上,显出一派独有的气质风华来。似乎眼前的这个少年,还有一股傲对王侯,指点江山的伟岸风流。她这种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自信和气质,当下让众议纷纷的人群蓦地一静。看向她的眼神,也不由多了几分期待和信任。
“各位,在法家来说,世上最多余的,不值一提的,就是一个礼字!就是道德两字。可是,把道德看得一文不值,固然有实在的一面,但也有浅陋的一面。”何盈侃侃而谈,看到众人把注意力全部投注到自己身上。特别是谈到礼字时,那儒家的掌门更是身子微微前倾。
何盈大声说道:“法家所犯的最大一个错误,就是完全没有看到,其实道德未必不是一种极其有用的“术”!”
她这一句话铿锵有力,落地有声!当下人群中静得连呼吸声都听得到。数百双眼睛紧紧的看向何盈。
何盈玉树临风般的站在船头,正好此时一阵清风吹来,拂起她的衣袍。衬着她绝美的脸,真是宛如神仙!
而她说出这句话后,包括罗平在内,都是一脸的若有所思。这些人都是具有大智慧的人,何盈虽然只说了一句,他们就仿佛从中看到了许多东西。而这些东西,足以令他们想了多年的问题,一朝得解!
至于燕天,脸上的怒火也已经消失殆尽了,而是低着头,一脸的沉思之中。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诸子百家,还没有完全的把他们的理论升到了顺我者冒,逆我者亡的宗教地步。他们在很多时候,还是具有强烈的研究探索精神,渴望找到更为有效的治国之道。
正文 第六十五章 语惊四座
何盈目光扫视众人,在经过黎清时,又顿了顿,没有理会双目迷茫的看向自己的黎清,何盈转向岛屿之上,朗朗说来:“臣子的道德,可以看作一种操守,这个东西的作用不能夸大,但也不能小视。相对于赏罚来说,可以说它是一种“柔术”:它提供道德上的制高点、归属感、敬畏感。而这些东西却是一个有为的明君,统治臣下时,不可或小的一部分。
而作为君主自身,若是完全的抛弃这种道德指标,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会让人心四崩五裂,进而江山不稳。
再说,百姓一味的只用法律来苛求,虽小事亦罚以恶刑,而从不稍恤人心。若逼得百姓走投无路之时。安知他们不奋起反抗?要知道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可覆舟!”
她说到这里,马上想到了秦始皇,他就是典型的依法家之理以治国。可又怎么样呢?当时虽然把百姓的铁器,青铜器全部收尽,可陈胜吴广因为大雨等天灾耽误了行程,面临处死时。不是拿着竹杆也会奋起吗?一个完全通过强制手段来约束别人,却不讲通融,不按情理,同时对国君自身没有任何起码的道德限制的朝代,是不可能持久的。因为它不止忽视了臣下的忍受能力,更忽略了百姓的忍受能力。
她刚把这些想法说出来,下面就像炸开了窝一样,纷纷的讨论起来。
“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可覆舟!”这样的类似的思想,儒家也提过。不过没有提得这么的透澈浅显明白!
现在连岛屿上的那几位,都是一脸的沉思,似乎根本就无心听她再说的样子。看到这里,何盈索性也住了嘴,等他们回味一下再说。
这些人,个个都是玩弄政治的高手,其实在何盈说出道德也是术的理论时,他们就已经感觉到这话振聋发聩的力量了。法家的术,是一味的玩弄权术,而如果真把礼也用上的话,那就是相当于把这权术的玩弄,立下一个游戏规则!而且,这规则的竖立者,还是各位做君王的人!
虽然法家才百来年,用过他的君主们,隐隐已经发现了其中不妥。因为它对于君主的智商,有相当高的要求。法家的术,是建立在权势和手段之上。它不相信人性和道德。纯是一种干净的利用和玩弄。
这要是君主智力过人,倒也可以玩得风生水起。可是,万一过了几世,君主的后代不再那么聪明,或者不再那么有老练的政治智慧,而他要操纵的属下,又经过几代的积累,有了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更可怕的是要是他们团结成了一体,来个反操纵,那岂不是只有国家败亡的事?
这种隐忧,一直都藏在许多人的心里。虽然没有说出来,却也感觉到了其中的不安和不稳定。现在经何盈一挑出来,众人才恍然大悟。更且,她简单的一句话,完全是在众人面前,指出了一条道路。
至于何盈说到的百姓可能反抗的事,虽然给部份人敲了一个警钟。但对于更多的普通贵族而言,倒不是那么的放在心上。在他们来说,百姓是贱民,还没有到需要这么重视的地步。
不过,她现在这个想法一提,倒让人以为她是专攻儒家的学者了。那儒家的掌门吴关,更是一连看了她好几眼,目光中充满了探询意味。
强烈的刺激,沉重而一时难以理清的思绪。让那些学者和掌门,似乎都浑然不知时光的流逝。倒是那些对治国之道不感兴趣的贵族和仕女们,则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何盈身上。
何盈本来就是一等一的人才,现在被这些心里有了敬意的人一看,更是觉得她直如琼枝玉树,说不出的风流动人。因此何盈只要一转头,就会对上几个秋波。心里不由哭笑不得。
而在场的大人物,几乎都沉浸在何盈石破天惊的言词中,一时也没有人出来说句什么话。何盈只好苦笑的站在船头,接受着众人或迷恋,或爱慕,或色迷的目光。
何盈转过头,看向周演他们,见几人都低着头在那里皱眉苦思,不由摇了摇头。她不知道,这法家的治国之道,虽然目前六国中,只有二国使用,但实际上,那两国的强大,已经令其他几国为之侧目了。而在各国的年轻一代中,已经把法家的治国理论,当成了最完美最可行的理念。
如周国这样的国家,就算现在没有使用法家理论治国,却在绝大部份领导阶层中,已经信任了它的力量。所以何盈这一句话的作用,是远超过她所想象之重。
连站在远处的三皇子,看向何盈的目光,也不由变得迷茫和敬畏起来。他看了一会,轻声说道:“这何盈,看来真是不简单。她是大儒何非的女儿,可我看何非也末必有她这种见识!”
他目光深沉起来:“这样的女子,倒真是深不可测了!”
他说了几句,也没有听到回话。不由转头看向身侧。这一回头,才发现自己所信赖的几位手下,个个都在皱着眉头处于沉思当中,似乎没有一个人听到了自己的言词。
三皇子知道,这些人显然是陷入思绪当中,他倒也不恼。只是自失的一笑。转头看了一眼当风而立,如天人临风的何盈,不由心里想道:“也许,这位一个女子,已足堪为国母了!”
黎清对于治国大道,兴趣并不大。基本上,他是那种可以让国君使用起来,相当放心的人。因为他的欲望不很强,身上还有着军人血战沙场,但求一快的血气。
虽然如此,何盈话中的力量,他还是感觉得到的。看到众人都因为她一句话沉思不已,黎清的双眼中,更添了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