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抱歉,今日一更
☆、第120章 二公主前尘往事
古清华是在宴会前召见的郑方信,此人五十岁出头,圆盘脸,浓眉长眼,额上刻着好几条粗粗的皱纹,古铜色皮肤,下巴上留着一撮小胡子,不高不矮,身体健壮,既不显臃肿也不显瘦,看上去十分稳重,是个善于应酬的角色。
他恭恭敬敬的向古清华磕头,表示自己主人二公主近来伤风,身子不适,无法出门,听闻陛下来此,故派遣他前来拜见,一则全君臣之礼,二则尽姊妹之宜,说毕呈上礼物单子,古清华接过扫了一眼,有六匹南疆特有的五彩璀璨织锦布、桂圆大小的一匣珍珠、高达四尺的一对红珊瑚、几盈尺金黄润泽一对蜜蜡佛手、一尊紫檀弥勒佛、一对两尺来长紫檀嵌白玉红蓝宝石如意、还有一些南方特有的水果如龙眼、荔枝、芒果、菠萝、扬眉、桃、木瓜、香蕉、菠萝蜜等干果果脯及竹笋干各种菇类菌类干等干菜和海贝海产海菜等干货。
古清华将礼单轻合随意搁在一旁,微笑着命郑方信平身,然后微微蹙眉,问道:“二皇姐的身子不要紧吧?不如,朕让随行御医同你回去给她瞧瞧?二皇姐年纪还轻,若是耽搁成了大病,岂不糟糕?”
“奴才替二公主谢陛下隆恩!”郑方信愣了一愣,婉言拒道:“公主府的大夫勉强可用,对公主的身体也较为了解,不敢轻易劳动御医。况且,二公主虽出不了门,亦非大病,谢陛下关心!”
古清华面色沉静如水盯着他,半响轻轻一笑,由衷叹道:“二皇姐她不会不想见朕吧?朕不明白,是否哪里曾得罪了她?”
“陛下!”古清华如此直言不讳,倒叫郑方信一时错愕,心下大吃一惊,慌忙跪下,向上磕头道:“陛下此言折煞奴才了!陛下与二公主乃同胞姐妹,二公主确实病了,她——”
“罢了!”古清华摆摆手打断了他,笑道:“二皇姐既不想来,朕也没有法子;你既不肯说,朕亦不逼你。你回去之后,将朕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二公主,再告诉她一句话,无论她怎么想,在朕的心里,朕一直当她是姐姐,从来都不曾变过!如今除了大皇姐的儿子耀之,朕只有她一个亲人了!告诉她,朕在翟凤城随时欢迎她回去,只要她想!”
“是……”郑方信低低回答,声音里透出些不安,满肚子打好的腹稿到了此时一句也用不上。
“你说二公主身子不舒服,”古清华沉吟着,扭头吩咐苏姑姑:“去随行太医处瞧瞧,捡些滋补珍贵药材让郑管家给二皇姐带回去!”
苏姑姑领命而去。
“奴才替二公主谢陛下!”郑方信又俯首。
“起来吧!”古清华摆摆手,道:“朕送东西给自己的姐姐,这是朕的心意,也是朕该做的,用不着你替她谢。”说毕又道:“既然二皇姐身子不适,你身为公主府管家倒不好离府太久的,今晚好生休息,明日一早你便启程吧!”
这就是说,宴会什么的都不用他参加了。郑方信愣了愣,心中突然有点失落,脑子也有些糊涂起来,闹不明白古清华对二公主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如果说她不看重二公主就不会这般和颜悦色还赐东西,若说她看重二公主,为何不允她所遣来使参加宴会?
“是,陛下。”郑方信嘴动了动,终于什么也没说,磕了个头恭恭敬敬答应一声。古清华再跟他随口说了几句,便命退下。
看着郑方信退下,古清华又捏起那份礼单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细细的牙咬着唇不语。
她不禁抬头望着前方,目光仿佛要跨越时空,直至她那二皇姐古清霜身上:她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苏浚……”古清华起身,轻轻呼唤。
苏浚从屏风后转出来,来到她的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捏了捏,带着她去到一旁坐下,安慰道:“陛下别担心,也许,二公主仍在观望。”
“观望?”古清华感觉脑袋都大了,她扶了扶额,闭着眼睛思索一阵,突然睁开,没好气道:“她能观望什么?是观望朕和议政王孰优孰劣吗?”
她明明也是古氏一族,而且明明也看到了古清华对古清奇遗子、对古氏族人的态度,她还想观望什么?她总不至于那么糊涂想投靠议政王吧?
古清华越想越觉心里没底!
她只有在心底苦笑:古家的女人,一个比一个心眼多!
苏浚想了想,道:“也许,咱们该先弄清楚,二公主当年为何要离开翟凤城镇守南疆。”
古清华睁大了眼睛,顿时如醍醐灌顶,她不由跺脚,埋怨道:“你怎么不早说呢!”
是的,也许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一直以来,她都本末倒置了!只顾着去琢磨古清霜为何不肯见她、不肯回宫,而没想过先想想她为何离宫!
“陛下,臣夫突然想起今日约了天南兄下棋,臣夫去他那儿看看。”苏浚说着起身,他深知古清华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作风。
古清华会心一笑,道:“那你先去吧,等有事朕再叫你!”
古清霜离开皇宫抵死不肯再踏回一步,其中必有隐情,且属于不宜为外人道的皇室隐情,他二人都想到,除了苏姑姑,恐怕再无人知晓其中内幕,古清华要问苏姑姑话,苏浚在旁边自然多有不宜。而她又是个说干就干的脾气,心中有事哪里留得到明日?
古清华扬声便叫苏姑姑、湘琳
,一起进了小小的一间偏殿,推开窗,便可见山石点缀的如花美景。
“苏姑姑,当年,二皇姐为何会离开翟凤城?”古清华向来不喜欢废话。
苏姑姑怔了一怔,道:“听说,是南疆蛮人发生叛乱,二公主请命出征,后来,便驻扎南阳。”
“你知道朕问的不是这个,”古清华微微蹙眉,对苏姑姑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态度很不满意。“朕问的是,二皇姐和母皇之间是否发生了什么事,二皇姐这才远离都城,再也不肯回去,甚至,连朕都不愿意见!”
“陛下!”苏姑姑脸色微变跪了下去,俯首道:“此事缘由,奴婢亦不清楚!请陛下恕罪!”
古清华和湘琳相互交换一个眼神,都是一愣。
“你不清楚?”古清华的声音中掩饰不住的失望,摆摆手让她起来,叹了口气,忧心忡忡道:“原来连你也不知道!唉,那就更没人知道了!二皇姐这般对朕,朕总觉得她是有什么难以解开的心结,可惜,朕一无所知,这个心结,怕是解不开了!也许今生今世,也见不到二皇姐了!”
苏姑姑见她神色失望凄然,语气伤感,忍不住心底也难过起来,她们都是先帝的女儿啊,她又何尝愿意看到她们如此这般!
“陛下,”苏姑姑想了想,复又开口:“此事缘由,奴婢当真不知,不过,奴婢可以把奴婢知晓的都告诉陛下。陛下聪慧,没准会想到什么。”
“既如此,你便说来。”古清华心头略定,原来当年果然发生过某些事情!她相信苏姑姑不会骗她,她说不知道就一定是不知道,古清华有些发愁:连先帝最宠信的苏姑姑都不知晓其中缘由,那么,还能有谁知晓?而且由此可见,此中缘由有多么要紧……
苏姑姑吐了口气,缓缓道:“二公主当年嫁过人,陛下该是知晓?”
古清华点点头。
“二公主自幼习武,性子豪迈爽快,喜爱在宫外游走,结交朋友,与大公主是不同的。就连驸马,也是她自己找的。”
苏姑姑说到这里望了古清华一眼,继续道:“奴婢还记得,那年二公主只有十六岁,也是三四月的时候,她突然回宫,请求先帝赐婚。先帝一直为她的婚事头疼,见她请命也顾不得训斥女儿家不知礼数,忙问她看中的是哪家公子,不料,二公主看中的竟是一位无父无母的孤儿,还是个无家可归四处漂泊的行脚医生。这样的人怎能做皇家的女婿?先帝自然是不肯的,说什么也不同意这门亲事,还将二公主软禁在宫中。”
“二皇姐行事,果然惊世骇俗。”古清华轻叹,心底不禁对她好生佩服,想那现代,小小一个豪门都对子女的结婚对象挑鼻子挑眼睛横看竖看的,何况于古代的皇家?二公主居然还敢向母皇请求赐婚,真正是——“后来怎么样了?二皇姐怎么逼得母皇答应的?”
苏姑姑道:“二公主素来性子执拗,行走江湖阅历丰富,见识广阔,是个极有主意的,岂肯轻易更改?奴婢记得,那时先帝大怒,皇夫和太女——大公主苦口婆心也不知劝了她多少回,二公主统统不为所动,也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