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小梦(空间) 作者:尤三姐(晋江vip13.10.12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啊,妹妹发财了,她之钱得到的稿费可有五两银子呢,还说,等都写完了,能挣到足足20两呢。”说完,一脸的羡慕。

    刘任氏和刘习廉都被震住了;20两啊,那是什么概念。

    他一年的工钱加上打赏,还有家里的出息,也挣不到七八两啊,这相当于他两三年累死累活的了。两人相互望着,能看到彼此眼里的震惊。

    刘文青心里暗恼,这个二哥嘴上真是没个把门的:“爹,娘,哪有那么夸张啊,也要能画出来才是,一章也才五十文,三四百章还不得年把才能到手啊。”

    两人还是一时接受不能,室内一时寂静无声。

    良久,刘习廉才问道:“那寄给报社的主意,也是自己想的?”

    能说不是吗,刘文青很是无奈地点点头。

    这时候,刘习廉才明白刘把式说,恨不能小三是男儿身时的感受,他此时也是感同身受啊,还比谁都强烈。

    “怎么想到把画的东西寄给报社的呢?”

    “就是上次和你去店里,看到报纸上好多人写的文章,各式各样的,小三想,别人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于是就做了,就这样。”

    听到这么孩子气的理由,刘习廉有点苦笑不得,难不成真是误打误撞?哎,算了,就算是碰巧,但能被报社用上了,就是这孩子有天分,画的东西确实好,是个小天才。想到这里,心里的压力陡增,天才的爹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正文 45出钱

    刘习廉沉思片刻:“这事;暂时不要传扬出去;等小三岁数再大些就无所谓了,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名声太盛,对女孩子,不是什么好事。”

    孩子有出息是好事,但也不能总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那就保护过头了,因噎废食的;太过草木皆兵了。

    “你们瞒着,不会是担心钱被我没收吧?”刘习廉突然发问道。

    几个孩子都愣了片刻的神,继而,心照不宣地傻笑起来。

    刘习廉为了孩子的小心思无奈地笑了笑,但换位想想,自己真能做到把这么大笔钱放在孩子手里吗,家里的余钱总共有多少啊,这可相当于家产的三分之一啊,想想都觉得肉疼。孩子又没数,哪经得住胡乱的用呢。

    看自己想的东西,孩子不信任他还是有道理的。

    他也不生气,说明孩子长进了,要是什么话都毫无保留的告诉人,傻乎乎的,那他才发愁呢。

    不过,心里还是有点小别扭:“挣了钱,就没想这给你爹娘,爷爷,外婆孝顺点什么?”

    刘文青对父亲的大方很无语,这么多人都要照顾到,就没剩下几个好不好。于是上前挽着爹的胳膊,使劲地来回晃着:“不是没想买,是想不到买什么,连娘生孩子的药材我们都买了,爹,你说说,想要什么,闺女立马麻溜地给你抗回来。”

    “就听你这丫头说好听的了,除了张嘴,还有什么?”刘任氏也帮着打趣道。

    “啊,你们不带这样的,净欺负人。”反正是小孩子,她就胡搅蛮缠,怎么的?

    “你这孩子。”刘习廉宠溺地笑笑:“把余钱拿来吧,再把采购单子给我,要买什么我帮你们带回来,像你们这样鬼鬼祟祟地,小蚂蚁似的,猴年马月才能置办的齐呢。”

    刘文青立马狗腿地奉上多余的银钱,她发誓,她手里只余了五百文,不是她不愿意全部上交啊,而是手里没钱很没安全感啊,就跟没穿衣服似的。

    “三两多的银子,够买不少米粮了,盐之类的小件都买差不多了吧?”

    “对啊,爹,你和我们去看看,看还差什么,就由你补齐吧,我们小孩子终究不如你想得周到。”刘文青很想说点好听的,可头次发现自己的语言是那么的匮乏,看来终究还是不适合走煽情路线啊。

    “小马屁精,你是在骂爹老谋深算吧。”刘习廉有点苦笑不得:“走吧,趁着天黑,去看看你们的小基地,让你们老爹也开开眼。”

    看了半天,得到一个还不错的评价:“地方够了,就是隐蔽性差点,当然一般人也不会注意。我这还得做两手准备,家里也挖个地窖吧,我再从家里装点米娘到这来,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动用。”

    现在,刘习廉已经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了,从处事态度,一言一行就可以看地出,假以时日,绝对比他强。

    他们也知道爹说得对,可惜地理条件不允许,周围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这都是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了。

    刘文青有前世建地窖的经验,当时她把房子下面全打通了,家也整得跟个碉堡似的,可是现在不行啊,没条件破工动土啊,一来银钱不够,二来这时候盖房子可是大事,绝对能引起全村人的围观,哪来的隐私可言啊。

    时间一晃,已经到了九月底,过去的一两个月,真的是滴水未下,全村人也没空闲家长里短了,整天忙着挑水,拯救地里的水稻。禾苗枯黄枯黄的,严重的营养不良,地里干裂了一道道口子,像小孩咧开的嘴。

    可是就算这样全天候地挑水,也是杯水车薪,效果实在很微弱,而且河里的水也是越来越接近水底。

    刘文青家里,她爹每天上工前后的时间,都奉献在这上面了,连两个哥哥下学回来都帮着抬水。可是收到的效果甚微,刘文青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现在不是心大的时候,还是把浇水着重放在一块田里吧,能有收获就万幸了,总好过全军覆没。

    村里只有两三家学着刘习廉,放弃大半的田地,有重点地照顾长的比较好的一两块地,也就是矮子里拔将军。

    可惜是人就会有幻想,人们总是抱着侥幸,七八个月没下雨了,它还能一直干下去?会好的,会好的。

    若真是他们想的那样就好了,可惜事不如人愿,情况是一天比一天糟。

    一天,全家刚吃过饭,正在谈论庄稼的长势,里正登门了。

    “刘三啊,现在族里统一了意见,凑点钱请隔壁的马神婆来求个雨,你家参与吗?”里正喝了一口水,也没打官腔,直接说明了来意。

    “咋回事啊,老叔,我怎么没听到风声呢?”刘习廉很是疑惑。

    “能有什么事,还不是龙王爷好长时间没收到咱的供奉,发怒了。”里正慢悠悠地解释道。

    刘文青想,还龙王爷呢,有这个钱,不如趁着粮价没有高的离谱前,买点存在家里。想到这事,刘文青感觉好气又好笑,有些眼皮浅的,看见粮价那么高,争先恐后的把余量都给卖了,还争先恐后地四处游说别人,背后笑别人傻得,有钱都不会赚,好像天底就她们最聪明似的。

    刘张氏就是其中一位,因为没有主母进门,她现在牢牢掌握着第一小妾的位置,家里的事情还是她做主。她倒好,背着男人把家里的粮卖了,村里也有两位妇女,经不住她的劝说,再加上白花花的银子的诱惑,咬着牙拿口粮换银子了。

    刘文青想,莫不是她和粮行勾结,劝别人卖粮,自己好拿提成?或者是想拉着别人一起下水,打着卖粮的,又不是独独自己一家的主意?不管哪一种猜测,都是损人又不利己的,真是想不通。

    她也登过刘文青家的门,口口声声弟妹弟妹的,也不想想她一个妾,这哪有她的弟妹啊。自家只恨银钱少,买粮还来不急呢,哪有往外倒得道理,最后被刘任氏以肚子疼,吓跑了她。

    虽然被吓得火急火燎的出门了,但嘴里还是不服气地嘀咕,难不成这人成纸糊的了,真娇气什么的。

    刘习廉在大儿子房间的床底下挖了个地洞,里面放了两大缸的稻米,还有红糖什么的,足足有三四百斤,够一家人吃个两三个月的,天天喝粥的话,拖的时间能更长点。

    “一家凑多少呢。”刘习廉虽然不信这个,但也不想太另类,有没有用一回事,集体活动不参加,万一没降下来雨,会被人群起攻之,说成心不诚,到时候罪过会全都推到没交钱的人家,那时候哪有理智可言啊,就当花点小钱消点灾吧。

    “一家六十文。”村长老神在在地说。

    “嘶。”刘文青倒抽一口冷气,六十文,这些人倒舍得,平时见天的听到哭穷的了,这时候倒大方了。

    刘习廉也不计较,回屋去了六十文交给里正。

    里正收到钱,笑呵呵地看着刘文厚,对爹说:“你家的大儿子真不错,和我那孙女真是登对啊。”

    刘文青被气笑了,这人老皮厚的,还真是不要脸啊,也不怕他孙女坏了名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