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陈美锦 作者:沉香灰烬(起点首页封推vip2015-04-13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场合本不该她坐下的,锦朝坐了片刻就向冯氏说了声,回了妍绣堂去。
    一会儿后青蒲过来跟她说:“陈大人走了,没留下吃午膳……太夫人派了茯苓过来,请您过去。”
    冯氏肯定要和她说陈三爷的事,锦朝并不惊讶,收拾片刻去了东跨院。
    东跨院里,冯氏正在沉思。
    陈三爷来就说要和顾锦朝谈话,冯氏心里顿时就明白两人之前是见过的。这就让她觉得疑惑了,顾锦朝原先住在适安,与宛平相距甚远,她又是个不出闺阁的女子,能在哪儿见到陈三爷呢……她想了很久,突然想起五夫人刚生产完的时候,她带着顾家女眷去宝相寺上香。
    那天雪下得铺天盖地,顾锦朝一个人去灯塔供奉长明灯,却一直到天黑了才回来。
    她们第二天回来的时候路上遇到陈三爷,她让人给陈三爷送了东西,陈三爷收下了……
    冯氏闭了闭眼,觉得自己也是老糊涂。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上面去!
    丫头隔着新换的湘妃竹帘传了话,顾锦朝才挑帘走进去。
    既然已经决定了嫁给陈彦允了,锦朝言语之间就不再避让了。
    冯氏知道这亲事多半是没有问题了,心里松了口气。却还有淡淡遗憾,要是陈三爷看上的是顾怜该有多好,顾怜从小就听她的。而顾锦朝却是个她把握不住的人,就算是嫁入了陈家,恐怕也不见得对顾家有多好。
    冯氏不想这些事。和锦朝说起嫁妆:“……你母亲留下的东西,祖母分毫不动。你要拿多少给锦荣。却是你自己决定了。这等大喜事,我也派了人去国子监告诉他一声,你外祖母那里,也是传了话的。应该没几日就要过来了,等陈家再来人,我们才说亲迎的事……”
    看到陈三爷对顾锦朝慎重的样子,冯氏也不敢怠慢了顾锦朝。她的嫁妆冯氏更不会插手了。
    正说到这里,许嬷嬷却挑帘进来了。附身在冯氏耳边低语几句。
    冯氏脸色微变,回头对锦朝笑道:“祖母这儿还有点事,你先回去歇着吧……”
    顾锦朝应诺后退出了东跨院,却看到姚夫人由丫头婆子围拥着远远走过来,随后进了东跨院。
    姚夫人过来做什么?
    前几日她过来退亲也十分古怪,退亲之后冯氏还很是高兴了几日。
    锦朝回了妍绣堂后想了片刻,姚夫人亲自过来,肯定还是为了顾怜的亲事。联想到顾怜前几日对她的态度,锦朝心里隐约有些明白。冯氏肯定以为有更好的人家要来给顾怜提亲。
    常老夫人过来的时候,她就以为是来给顾怜提亲……却没想到是来给她提亲的……
    锦朝想了想。先去书房给外祖母写信了,她要把这门亲事先给外祖母解释好。
    至于顾怜的事,自有冯氏和二伯母等若干人替她兜着。也用不着她过问。
    姚夫人携了两盒带骨鲍螺进西次间,冯氏就坐在罗汉床上喝茶,见着她便笑笑:“这不是姚夫人吗,快过来坐!”让丫头搬杌子进来。
    姚夫人脸色一僵,如今顾家攀上陈家了,自然是今非昔比,冯氏待她也不如原先客气了。
    要不是因为大儿媳的事耽搁了,她也不会现在才过来。
    姚夫人把两盒带骨鲍螺递给旁边的茯苓,笑着道:“听说老夫人喜欢带骨鲍螺。刚好老大从江南回来给我带了两盒,特地给您送回来。”
    冯氏垂下眼笑:“你有心了。”
    姚夫人面不改色继续道:“本来昨个就该过来的。不过是老大带着儿媳从江南回来了,大儿媳又是水土不服。生了场病,这才没赶上来……陈家的事我也听说了,是我们听错了,才错退了亲事。”姚夫人叹了口气,“好好的一桩喜事,竟然因为误会弄成这样……”
    冯氏才不着急,姚家来退亲的时候姿态放得低,如今有得姚夫人委曲求全的。
    冯氏多精明的人,一猜就知道姚夫人过来,是想把亲事再圆回来。不然他们儿子那名声传出去也不好听。不过凡事也不可太过了,等人家反感了可就不好了。
    等姚夫人说完,冯氏顺着杆子就下来了。
    她也长叹一口气:“我这儿倒还好说,就是怜姐儿伤心得不行。姚家也是书香传世,怎么闹出这样的事情出来……如今你想重结亲事,我自然没意见,不过怜姐儿那儿恐怕不好说……”
    姚夫人在心里把冯氏骂了好几遍,当初是谁听说了陈三爷的名头,就迫不及待退亲的。现在还要拿顾怜来说事,冯氏说这些,不就是想让她在聘礼上多出点血吗!
    想到姚大人的叮嘱,她只能忍气吞声地道:“我也怜惜姐儿受苦了,等回去打几副头面送过来……”
    冯氏心里很是满意,姚家服了软,以后也不会随意拿捏顾家了。
    亲事重新定下来,对两家都没有坏处,她要好好把二夫人找过来说一说才行。这可是大喜事,顾怜那丫头应该正伤心呢,听了这事指不定就高兴了。
   
  ☆、第一百九十六章:知晓

已经过去三天了。
    李先槐在叶限的书房外徘徊,轻轻地吐了口气。
    书房外站着长兴侯府老侯爷的亲兵,八个身材高大穿胖袄的铁骑营兵,将书房团团围住。
    知道的明白书房里面是世子爷,不知道的还以为里面关了个犯人!
    李先槐轻手轻脚地走出庑廊,巡夜的护卫看到了,向他拱手:“李护卫,都二更天了您还不睡呢……”李先槐随意点头,心不在焉。巡夜的接着说:“咱们这儿正要换班了,左兄弟买了两挂卤肥肠,不如您和我们去喝两杯酒吃个菜……”
    李先槐不耐烦地挥手:“一边儿去,就你们喜欢吃这么臊的东西!”他伸长脖子朝书房看,那几个黑影纹丝不动。他又往庑廊里走去,抬头看到黑夜里虚浮的星辰,心里猫爪一样的不安。
    这事应该很重要才是,无论如何都要和世子爷说一声……
    李先槐走到门口,又被几个铁骑营兵给拦下来了。两把寒光凛凛的大刀竖在他面前,说话也冷漠无情:“老侯爷吩咐,闲杂人不能进去,你快躲开!”
    铁骑营兵都是从刀尖上滚过来的,最不怕的就是杀人了。李先槐虽然身手好,但那是江湖讨生活练的,轻易不敢和这种人对上。一个练来保命,一个练来杀人,这可是不一样的。
    李先槐笑了笑,等走出几步远才低声用川话骂了句‘龟儿’,觉得心里无比烦闷。
    就算是铁骑营老侯爷亲兵,也没必要这么目中无人吧!
    他往书房旁边看了看。
    世子爷的书房周围遍值修竹,从后罩房过去有一个被削死的透气高窗,里头放了一架多宝阁……从厢房侧过去,却是个夹道。很显眼,但是那里的槅扇从来不打开。因为世子爷喜欢在那里布置弩箭,不明所以的人偷进了长兴侯府。恐怕很难活着回去……
    擢升大理寺少卿后,世子爷忙了不少。前几日又刚审了湖广贪墨案,从巡抚到知县,上上下下牵连五六十人。官官之间包庇纵容,腐朽程度令人怵目惊心。这批人刚从湖广押送到京,大理寺、按察司、刑部都被震动了。世子爷在大理寺呆了小半个月,回来还要在书房里忙……
    最古怪的就是老侯爷了,还派了铁骑营的亲兵来守着。连送饭都是侯夫人每日亲自来的……
    这是在长兴侯府,保卫还不必如此森严。
    李先槐想了一会儿。趁着天黑侧身进了竹林里绕到了后罩房,他把短褐衣下摆扎进腰带里,往手上抹了吐沫,纵身一跃抓住了竹干。竹干长滑无分枝,很难支撑住,李先槐又不敢惊动了外头的人。随即轻轻一跃,抓住了屋檐下一只榫卯,脚踩在仅有一尺宽的窗沿上。
    他额头细汗密布,却不敢伸手去擦。如此危险的地方,轻功再好的人都不敢轻易尝试。
    李先槐稳住身体后从袖中摸出一把雪亮的匕首。匕首削铁如泥,轻轻挑开高窗削死的木条。他轻轻一推窗扇,一脚踩到了书房里的多宝阁上。
    李先槐轻轻吐了口气。把头也钻进去,小心地掩上窗扇。但他随即就愣住了。
    穿着皂色斓衫的世子爷正坐在太师椅上,举着把弩箭对着他。
    李先槐压低声音笑了笑:“世子爷……”
    叶限手中的弩箭还没有放下,淡淡地看着他:“要不是看到短褐衣,你现在命都没了。”
    李先槐嘿嘿笑了两声,从多宝阁上跃下来小声道:“走不得正道过来,您书房外头守了八个人那……小的也不知道算不算得要紧事,不过着实古怪。”
    叶限起身关槅扇,问他:“究竟找我何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