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陈美锦 作者:沉香灰烬(起点首页封推vip2015-04-13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来年风调雨顺,还要保佑我新添的乖孙女身体安好。”冯氏笑眯眯地道。
    大家纷纷应是,二夫人就笑道:“怜姐儿也抄了佛经,正好一并献给佛祖。”
    冯氏便看向顾怜,觉得稀奇:“你不是一向觉得抄佛经烦闷吗?”伺候顾怜的管事嬷嬷就笑:“姚二公子开春就要参加春闱了,咱们二小姐是替姚公子抄佛经,希望他能考中举人呢……”
    大家都笑起来,顾怜脸色通红,小声道:“我可还有帮祖母抄佛经呢……”
    冯氏连连点头:“你心里有祖母就好……祖母也希望姚公子能中举人。这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两人连亲迎的日子都定下了,这些就不用忌讳了。
    顾锦朝听着暗想。顾怜倒是得偿所愿了,今年春闱姚文秀就会中举。不过他的学问很一般。考了几次会试都只得了同进士,一直留在工部做虞衡司主簿,后来的事她就不知道了。
    冯氏随即叫众人先回去换了衣裳,丫头捧了点心攒盒、小杌子、披风跟在后面上了马车。
    冯氏特地拉了顾锦朝和她坐同一辆马车。路上就跟她说大兴的这个宝相寺,府里的夫人和小姐都是在宝相寺供奉长明灯,顾家每年都捐三百两给寺里拓印经书。他们府的女眷去上香拜佛的时候,便格外善待些。
    “……也在宝相寺给你供奉一盏长明灯,用白石莲座刻尖拱龛的灯,一年两斤的灯油如何。”冯氏跟她说,“一起放在灯楼里,那更好的,还有汉白玉的莲座……倒也不是觉得贵重,是怕命数压不住。”
    锦朝不信佛,她前世就知道,信什么都救不了人。
    她笑了笑,十分恭敬地道:“都听祖母的。”
    和冯氏共乘一车的一向是顾怜。如今换成她,还不是看着父亲有可能擢升的面子上。
    宝相寺坐落大兴和顺义毗邻的远景山上,山下过半里地就是繁华的顺义县城,修了官道穿过远景山,马车通行十分的便捷。等到了宝相寺门前大家才下了马车,天色却有些昏黑了。
    随行的徐妈妈有些担忧:“看天这样子,是又要下大雪了……”
    雪要是太大,就要歇息在宝相寺里。不过这也没所谓,宝相寺在旁边专门辟了禅房给香客住。冯氏告诉她,原先祖父刚死的时候,她曾经在这里住了一个月,日日为他念佛讼祷。
    锦朝看冯氏并未说什么,就知道她心里有这个打算的。
    众女眷上过香,便由知客师父引着去禅房小坐,又沏了一壶热腾腾的香茗过来。
    二夫人替顾怜解下披风,笑着说:“宝相寺的素斋可是很不错的,你们祖母最爱吃这儿的酥皮豆腐,金针拌嫩黄瓜。还有白灼菜心。你们一会儿也都尝尝。”
    五夫人还在月子里没有过来,顾五爷的两个庶女倒是随行了,顾家女眷加起来就有十二人。要布置两桌子的素斋才够。知客师父听了就笑吟吟地念了声佛号。说:“正好庙里来了贵客,师父一大早就让弟子磨了豆浆出来。施主们稍坐片刻。贫僧去取来。”
    顾怜怎么坐得住,又觉得豆浆没什么好喝的。求了冯氏说要去外面看看。
    冯氏说:“……让许嬷嬷跟着,另拨两个侍卫,就在几个佛堂里看看,可不许去别的地界儿。正好你大堂姐没来过宝相寺,你带她去灯楼供奉一盏长明灯吧。”
    侧头吩咐管事婆子:“……给朝姐儿十两银子。”
    这事刚才在马车上就说好了。
    顾怜心里不愿意,却又不好推拒,只能带了顾锦朝出来。
    宝相寺比适安的灵璧寺大许多。有七楼九阁二十七殿,是座香火鼎盛的大寺。最著名的就是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灯楼上众火长明,到了夜里更是显得极美。
    跟着顾怜出来就到了大佛殿,顾怜便指了西边的一条青石道,笑着说:“大堂姐不是要去供奉长明灯吗,从这儿过去就是,我和澜姐儿去天王殿,可就不能陪你去了!”
    顾锦朝便笑笑:“你们看你们的去,我倒是不用麻烦。”灯楼高高伫立着,格外显眼。她也不会走错。
    顾怜带着顾澜、婆子侍卫一群人离开了。
    顾锦朝便和青蒲沿着青石道往灯楼走去。宝相寺建造在半山腰上,半路初雪未融,远处山峦银装素裹。天际开阔,格外美丽。她和青蒲边走边小声说话,不觉就有人挡在面前了。
    拦下她们的是个穿程子衣,面容冷峻的男子。“这里不准再过去了,你们还是回吧!”
    青蒲吓了一跳,这寺庙里怎么会有这样的男子在?她护着顾锦朝退了两步,戒备地盯着此人。
    顾锦朝也皱了皱眉,轻声问道:“这位官人……这路修着本就是供大家走的,何故不要我们过去?”
    男子还没有回话。就听到一阵笑声。“王淳,快放这位小姐过来吧!”
    顾锦朝抬头看去。这人穿着件茧绸直裰,似乎不怕冷般。四方的脸。虽然笑着却也一点都不和祥,正是陈三爷身边的幕僚江严!
    江严怎么在这里,他也是来礼佛的不成?顾锦朝再抬头一撇,发现前面几乎每隔一丈就站着个穿程子衣的侍卫,腰间配着大刀,守卫十分森严。
    江严向她作了个揖,“顾小姐见谅,这路没事,您走就成!”
    顾锦朝却有点不想走了。
    江严拉着男子很快退到一边,又笑眯眯地虚手一指。
    前面又没有什么洪水猛兽!顾锦朝深吸了口气,加快了脚步,打算供奉完长明灯就赶紧回去。
    灯楼就在前面不远。再也没有侍卫敢拦她们,都是视而不见。
    不一会儿,天上的灰云压顶,顷刻就开始飘雪了。刚开始还很平缓,渐渐的雪越下越大,还夹杂着细碎的冰渣子,被北风席卷着,刮在脸上生疼。
    青蒲忙把斗篷披在顾锦朝身上,望了眼前方的灯楼,急得不得了:“小姐,雪下得这么大……咱们这回去也不好回了……”
    灯楼还在前面,她们又离大佛殿很远了,连个避风雪的地方都没有!
    顾锦朝觉得脸被风刮得生疼,一看青蒲肩上都湿透了。
    雪却下得茫然一片。
    她正想说还是去灯楼吧,毕竟要近些。却见到刚才那个王淳冒着风雪赶上她们,手里还撑着把伞。
    他到顾锦朝面前,低声道:“三爷说,雪下大了,请顾小姐去接引殿暂且避一避。”

  ☆、第一百七十章:谈话

外面大雪纷纷,北风呼啸。接引殿里却点了盆炉火,十分的温暖。原本作为宝相寺主殿之一的接引殿却一个香客也没有,周围重兵把守,谁都进不来。
    新的银霜碳刚烧起来不久,还没有烧到芯子里去。
    “顾小姐请这边坐。”王淳收了伞出去了,江严请顾锦朝坐在炉火旁边的杌子上。
    很快有小厮捧了热茶上来。
    顾锦朝捧了茶,却凝视了那盆火炉片刻,才抬头往前看去。
    接引殿立八根红漆大柱,中间布置莲座高升,一尊高约丈余的佛像金箔贴身,俯首捏指,两旁烛架上烛光熠熠,映得满室金辉。莲座下面放置攒金线莲纹的蒲团,一张长几。陈三爷正与一个高寿的老僧人相对而站,离她有点远,她只能听到老僧人喃喃着佛经的声音,声音平稳又安宁。
    佛经使人心性宁静。
    老僧人念完了经文,和陈彦允说话。僧人已经老得看不出年纪了,雪白的袈裟却格外柔和。陈彦允低声问他:“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住持觉得该做何解?”
    老僧人道:“佛有三身,法性佛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法性。万物因缘所聚合,生生灭灭,都是败坏、虚妄之相。如来者,法性也。法性非能以相来见,法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增不减。百丈怀海禅师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即是法性。若能于相而离相则能见……”
    老僧人又道:“施主向佛为法性佛,非我释迦牟尼祖。”念了声佛号,“殊途同归,皆为佛也。”
    顾锦朝听不明白。陈三爷却低头微笑,左手摸捻着珠串。
    老僧人解释完佛性之后,行了合十礼退下。陈三爷也合手回礼。
    等住持走出接引殿,陈三爷才向她走过来。让她随自己过来:“……内室有火炕,比这里暖和。”她一张小脸又是红彤彤的,上次见的时候也是。这次更惨,她和她的丫头都是湿漉漉的。
    顾锦朝抬头看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陈三爷觉得她的眼神又茫然又可怜,像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