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贱者长存 作者:夜雪猫猫(晋江vip2013-01-01正文完结,女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了海棠池向前行便是落霞阁,为浴后观景及凉发之处。 晚上黑灯瞎火也无甚景观可看,长流浴后口渴,便饮了一盏茶,一边只待头发稍干就要回去。
  
  谁知走到望湖桥上便见到一个清瘦人影。走近一看,果然是顾非。
  
  绛雪也认出他来了,便将宫灯往顾非手中一塞:“我们殿下为公子跪得膝盖都出毛病了,公子于公于私都应当护送殿下回去吧。”
  
  绛雪素来是个直脾气,和风也不以为怪,只在一旁掩嘴而笑。
  
  见长流不置可否,顾非只得跟上。
  
  踏望湖桥从飞霜殿前经过的时候,长流忽然仰头道:“你可知此处为何命名为飞霜?”
  
  “微臣不知。”
  
  “因为冬日温泉吐水,在寒冷的空气中,水汽凝成无数个美丽的霜蝶,故而命名。”
  
  “微臣受教。”
  
  长流方才出浴,脸色红润,眼波清亮。顾非只觉得她身上的沉香味比上次更浓了一分,虽不知是因为刚刚出浴的缘故,却也不由自主放慢了脚步,与她又隔开寸许。
  
  一路沉默行到沉香殿门口,长流忽然转身取过顾非手中宫灯,仰头直视他,轻若耳语道:“本宫方才从‘海棠池’沐浴回来。若是有朝一日,本宫也能赐浴,顾卿可要欢欢喜喜领受才好。”言罢甩下呆若木鸡的顾非径自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于是我们殿下的霸气是十分内敛优雅的。某猫认为女强不一定要写得像个男人。
玉泉的灵感来自华清池。
制服控的各位:首先御前侍卫是清朝特有的。还有就是飞鱼服是明朝锦衣卫特有。烟波致爽阁是康师傅家的,某猫甚为向往。
元代诗人杨敬德《临湖亭》:“鱼在山中泳,花从天上开。”清代吴县人潘次耕(耒)《遂初堂诗集》卷八《题可帆亭》:“鱼游天上餐云影,树倒波心濯练光。”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骂神

  直到除夕夜,庆帝才从“玉泉行宫”移驾回宫。长流心中有事,再加上春节过得同往年并无不同,只觉得日子稀里糊涂便过去了好几日。 
  
  大禹习俗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
  
  是以虽然初七严格来说仍算过年,但作为春节与上元节的分水岭,当日却并非法定国假日,长流日间仍须去陶然阁进学。
  
  太祖皇帝自己肚子里没几滴墨水,因而更加指望自己的子子孙孙都能经纶满腹,使得大禹江山永固。为了鼓励读书,太祖令所有还在上学的皇室子弟在每年正月初七当日带一盏事先做好的花灯去,让老师点起来,是为“开灯”,喻示新年前途光明。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长流屏退左右,独自入阁。因长流跟随波都是女子,教育质量难免不受人重视,所以如今坐镇陶然阁的饱学鸿儒一个都没有。今日值班坐堂的只有司徒常胜,都察院给事中,正七品,每年领四十五两俸银,吃不饱、饿不死的小喽啰级别。
  
  这位虽然只是个芝麻官,却有个声震朝野的名号——“骂神。”
  
  司徒常胜是先帝爷那会儿中的进士。其骂功之深厚,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而成为公认的“骂神”。长流十分佩服为这位从没骂输过的司徒先生取名字的人,寻思着要不她也把名字改为君常胜得了。
  
  常胜先生作为言官可谓战绩卓著、功勋彪炳:曾只靠雪片一般的奏疏将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共计二十四人,其中有侯爵一人、伯爵两人,先后全部骂回家吃自己。并曾在一日之内连上三道奏疏,成功弹劾曾经追随先帝征战四方的武国公,又得了个“司徒三本”的别号。“骂神”之名可谓实至名归!
  
  但因为此人的骂功杀伤力太大,极其不招人待见,是以虽然“政绩”卓著,但吏部考核年年只能得“合格”二字,在七品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几年。幸亏太祖一早立下了规矩,言官杀不得,一般惹得皇帝不高兴了最多廷杖、罚俸、充军、免职,最厉害的也就是连进士的功名都一并免去,永不录用。是以他虽得罪人甚众,却依旧保有项上人头。先帝爷在时,他就敢把皇帝老子当自己孙子骂。先帝爷皮糙肉厚,不予计较。而庆帝就难免恼羞成怒廷杖过他,原想让他老实在家平躺几日。熟料此人虽然年过半百,却十分经打,第二天仍旧跟没事人一样带伤继续上朝,叫人不得不服。
  
  此刻这位头发已经半花白的骂神正耷拉着眼皮坐着打盹。他神态安详,看着就像街上一个卖红薯的普通老翁,一点瞧不出是大禹大名鼎鼎的第一喷子。
  
  长流一连叫了他几声,都不见醒,只能走上前去轻轻扯他的胡须。
  
  司徒常胜一个激灵醒过来的时候,看见一个面容精致、穿着华贵的小姑娘将自己的一把美髯抓在细白如刚蒸好的馒头一般的小拳头里。
  
  长流见他醒转,即刻松了手,笑嘻嘻地道:“司徒师傅,本宫特来请您点灯。”
  
  司徒常胜不由一愣,这位小殿下他是见过的,只是并不曾教导过她,又暗忖自己才名远不如“骂名”响亮,何以她放着朝中这么多大儒不请,却请自己来点这盏灯。
  
  长流见他面露惊讶,只是一揖到底。
  
  司徒常胜心道:是了,定是今日陶然阁除了自己找不到第二个人。这位小公主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也罢,老夫姑且就为她点上一点,她也可早些回去玩耍。
  
  长流见他伸手,忙递上早几日就用高粱秸为框架,做成的一盏精巧别致的走马灯。
  
  司徒常胜接过灯,为长流点燃。
  
  不刻,那走马灯便悠悠然转了起来。只见灯的外圈画着一个人,官袍落拓,长须飘然。灯的内圈上并不是寻常的图画,而是极清丽的一笔梅花小篆。仔细辨认竟然是一份名单:“太常寺少卿陆启政,礼部尚书贺青,恭敬侯刘协,钱宁总督穆怀才……”
  
  这其实是一张亮眼的成绩单,记录了所有被司徒常胜成功弹劾的官员。(因是走马灯的关系,排名不分先后。)
  
  司徒常胜乍见自己的弹劾履历被眼前这位粉雕玉琢的小公主一一整理罗列,饶是他曾经舌战群雄无数次,此刻仍不免张口结舌。心道:原来公主是有备而来,并非临时找上老夫点灯充数。
  
  长流微笑道:“司徒师傅不必惊讶。这些人无一不是贪赃枉法的国之蛀虫。本宫送先生这盏亲手制作的明灯,就是希望先生牢记太祖遗训,不畏权贵,直言不讳。”
  
  司徒常胜闻言不免下颚一抽,连带着胡须一抖,又细细打量这位锦衣华服的金枝玉叶几眼,方负手傲然道:“公主可知臣近日上疏弹劾何人?”
  
  长流毫不迟疑地清脆道:“本宫的外公柳丞相。”
  
  司徒常胜闻言不由一怔,他原以为公主身处后宫,必然不知朝事,就算知道了也会漠不关心,不料她却回答得如此干脆。司徒常胜如何会知晓,那是因为长流前世在元宵节上拜见皇后的时候曾听闻王氏向柳思岚抱怨过司徒常胜不知天高地厚。她当时年纪尚幼,听过也就罢了,直到几年后读禹国史料才知司徒常胜这一弹劾,将自己的一条老命弹没了。
  
  长流接着肃然道:“是,先生所料不错,本宫正是希望先生就此收手。然而原因却并非先生所想的那样,只因柳青纶是我外公。如今朝堂上柳家势大,先生何不暂避锋芒,隐忍不发?倘若此刻先生因为弹劾一事被赶出朝堂,永不复起,那岂非于事无补?须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先生何不等待时机,谋定而后动?”前世这位一代骂神就是因为弹劾柳青纶联合几个世家大族大肆圈地,而被贬出京城,在回乡路上不明不白地死于非命。
  
  司徒常胜缓缓松开负在背后的双手,垂于身侧,不解道:“公主为何对微臣说这些?”
  
  长流学他的样子,也作老气横秋状负手道:“不错,柳青纶是我外公。可我更是君家的子孙。祖宗基业怎能丧于外戚之手!”她虽年幼,前世做皇后的威仪还是剩下几分的,此时刻意显露,倒也有模有样。
  
  司徒常胜忽然跪下大礼参拜,伏地道:“老臣受教。公主亲制走马灯在先,对老臣循循规劝在后,爱惜保全之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