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女强人 作者:炎曦(起点.8.16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两人并非是手握重兵、盘踞要津的枭雄,就算惹事,也很容易摆平。
  但若是那些个异性王侯,若是造反闹事,就很难平定啦。
  吕雉便劝谏刘邦说道:“大王,您是时候该树立威信,为人君要有人君的气概,为人臣要有人臣的礼节,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嘛!”


第051章 五德终始
更新时间2012…7…26 14:24:13  字数:2528

 叔孙通很识时务的,提出谏言,说是要制定朝会礼仪,使君臣之间有规可循,刘邦便决定采纳。
  其实以往刘邦最讨厌儒生,他自个文化不高,就特别不喜欢人卖弄文采,甚至对那些文人,有轻视慢待的行为。
  但有些时候,有些事情,还必须得文人来做的。
  当时郦食其就是个例子,郦食其,陈留高阳(现在的河南杞县西南)人,虽然贫穷落魄,但志向很高。
  当年刘邦带兵在陈留经过,郦食其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来拜见他,刘邦正跟两个美少女,谈人生谈理想,正琢磨着怎么诱拐未成年少女。
  便听手下汇报说道:“有人求见!”
  刘邦便随口问道:“什么人啊?不识相!”
  属下人接着说道:“戴着高帽子,穿着很古怪,不过看起来,倒是读过书的!”
  刘邦牵着俩美少女的小手,滑腻腻的,一边摸着,一边应付说道:“告诉那个狗屁读书的,就说老子我忙着,那么多国家大事,没空听他啰嗦!”
  属下便按照原话回复,气得郦食其跺脚,六十几岁的人啦,还那么大暴脾气,瞪着眼睛说道:“老子不光是读书的,还是个大大的酒徒!”
  那属下蛮为难的,蹭蹭跑回去,转达给刘邦。
  岂料,刘邦听着舒服,酒徒啊,脏话啊,听着亲切,便召见郦食其。
  刘邦大刺刺的坐着,双腿分开,翘着二郎腿,很不雅观。
  这副死相,是他的招牌动作,让人看着很不爽,总觉得这小子欠收拾。
  郦食其那个气啊,干脆只是随便施礼,也不跪拜,很直接的说道:“足下欲助秦攻诸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意思是说,您是想帮着秦军攻诸侯呢?还是率领诸侯破秦军?
  刘邦立刻火冒三丈,张嘴便骂道:“白痴!天下百姓受秦迫害那么久,我怎么能帮着秦军攻诸侯呢?”
  郦食其冷哼说道:“如果您真的是聚义师而诛无道,就应该尊老爱幼,对待俺老人家,咋能这么没礼貌?”
  刘邦想想,那么多人看着,还有小美女,在身边偷笑,便正经坐好,干咳说道:“你们都退下吧!”
  接着便邀请郦食上座,郦食其因言六国纵横,刘邦听得很高兴,就赐郦生酒食。
  郦食其侃侃而谈,嘴皮子功夫强悍,大声说道:“足下纠集乌合之众,网罗散兵游勇,万余人的队伍,也想对抗强秦?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嘛!你应该先取陈留。这地方不错,交通枢纽,四通八达,而且很富庶,有天下粮仓之称。我跟陈留的县令是老朋友,如果您信得过,我可以做您的使者,去说降陈留令。”
  刘邦想想吧,不费力气就能拿下陈留,自然是更好,便答应啦,果然不战而取陈留。
  郦食其被封为广野君。
  而叔孙通从秦二世胡亥,那逃跑以后,就跑回了老家鲁国。
  但是不久啊,鲁为项梁所占领,他就投靠了项梁。
  项梁死后改从楚怀王,怀王被项羽徙湖南时,他见跟随义帝没什么出路,就直接跟随项羽麾下。
  这个叔孙通,真是有本事,几番易主,换主子比换衣服还快,要不怎么说,聪明,懂得审时度势?
  刘邦攻入彭城后,他便改换门庭,再投靠刘邦。
  为了投其所好,他身为儒生,居然不穿儒服,不戴儒冠,生怕被刘邦嫌弃。
  他天天穿着一身楚制短衣,刘邦以其能变通,不像其他儒生一样装模做样,就特别喜欢他。
  这叔孙通有百十个弟子,追随他一起投了汉王,带着这么一支儒生队伍,过得是风生水起。
  有人说,他向刘邦推荐的,都是些盗贼,壮士,从来没推荐自己的弟子当官。
  他便笑嘻嘻的说道:“什么叫做时机,懂吗?现在还不是时候,打天下的时候,要的可不是文弱书生!耐着性子等吧,机会就快到啦!”
  由此可见,这个叔孙通是个多牛的人物。
  平时刘邦喜欢听什么,他就说什么,现在自然建言制定朝仪,自然不是没准备的。
  他每日琢磨刘邦,想着什么,需要什么,现在提出的这个建议,果然让刘邦龙心大悦。
  便将这事交给他去办,叔孙通去鲁国,在那里找了三十个宿儒,集体研究出一套礼仪。
  他们用绵绳和稻草排列君臣位次,在郊外演习朝觐的仪式,刘邦也让君臣们跟着去练习。
  这时候的分封,已经完全搞定,吕后的两个哥哥——吕泽、吕释之也得到分封,吕泽封周吕侯,吕释之封建成侯。
  吕雉很明白,这个时候的功臣,自然少不得自己家人,否则这日后她依靠谁啊?
  高帝七年十月初一,是大年头一天——这里必须说明,西汉时期的历法,是以十月为岁首的。
  不像我们现在正月初一才是大年头一天。
  为什么以十月为岁首呢?中国三王时期,就对岁首有过不同的规定,夏时以正月为岁首,殷时以十二月为岁首,周时以十一月为岁首。
  叔孙通草创礼仪制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秉承战国末期以来“五德终始”的说法,确定一年的岁首。
  什么叫“五德终始”呢?这个说法是齐人邹衍创造的。
  他写过一篇文章叫《主运》,说做天子的一定要得到五行中的一德,于是上天显示其符应,他就稳稳当当地坐定了龙椅。
  如果他的德衰了,另外的人有在五行中得到另一德的,而且这一德足以胜过那一德的,就取而代之。
  这样按照五行的次序运转下去,就是历史上的“改朝换代”。
  邹衍发明的这一套“五德终始说”,很得当时的推崇,有很多追随者。
  他们认为黄帝得“土德”,天就显示了黄龙地螾,螾是什么东西?就是大蚯蚓。
  所以他的颜色尚黄,他的制度尚土。
  后来呢,土德就衰败了,木战胜了他,在五行中木克土。
  所以禹据木德而兴,他建立了木德的制度,改用青色的衣服。
  再以后汤以金德而克夏木,文王以火德而克商金,也都有他们表德的符应和制度服色。
  邹衍和他的追随者们排好了这个顺序,定出了五德的法典。
  到了秦始皇得了天下,按照这个顺序,他是应居于克周火的水德的,但却一直不见上天的什么符应。
  因此有人对他说,其实这个符应在五百年前已经出现了,从前秦文公去打猎,捕获过一条黑龙,那就是符应了。
  秦始皇很高兴,就以邹衍们制定的法典搞了一套“水德”的制度。这套制度以十月为岁首,衣服和旗子都用黑色,称黄河为“德水”。
  所以这次叔孙通制定朝仪,当然也要按这一套行事。
  PS:战国末期以来随着“五德终始”之说的流行,与五行相对应的五帝诸神,也成为帝王祭礼的上帝神。五德是什么?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按照阴阳五行说推论,南方为火、为阳,神是祝融,颜色赤;北方是水,属阴,神是玄冥,颜色黑;西方属金,神是少皞(或作少昊),颜色为白;东方为木,神是太昊,颜色为青;中央属土,神为黄帝,颜色为黄。其与五行相对应鸟兽是: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西方为白虎,东方为青龙。与五行相对应的还有五帝,即黄、青、白、赤、黑。秦始皇只祠“黄、青、白、赤”四个上帝,惟独没有建黑帝祠。为什么呢,因为秦始皇以“黑帝”自命,崇奉的是“水德”。


第052章 母仪天下
更新时间2012…7…27 13:55:36  字数:2449

 按照五德顺序,汉代秦而兴,应该是尚土德,叔孙通们大概觉得秦国祚太短,完全可以对他们所立的水德忽略不计。
  用水德还有直接与周朝衔接的深意在里边,直到汉武帝时才改尚土德,以正月为岁首,服色尚黄,这已经过了一百多年了。
  每年冬十月,要行“朝岁”之礼,亲自到京“贺正月”,称为“春朝”。
  “四见”,诸侯王刚到京师时,先在禁中朝见天子,即所谓“小见”,因为不是朝会,又称为“燕见”。
  到正月初一的早晨,诸侯王要参加“贺正月”的朝会,并进献贺礼,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