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紫玉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知道李益太厉害,逼得史仲义要变动塞外的突厥现状而拉制易戍之策,这个计划如若成功,事情就糟了,史仲义可以利用突厥的压力而迫使另外四郡尽归统制。
  这一来,刘学镛的坐待就误了事了,他如早发兵符,则在名义上还可压制一下史仲义,甚至于游说四郡,共迫史仲义就范的,刘学镛匆匆赶来,原是得跟史仲义好好地洽商一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突厥人插了进来。
  但是他也知道,这恐怕已经晚了,史仲义如果跟东莫尔部酋也先汗协商妥当后,怎么样也不肯弃这个独揽河西大势,称霸一方的机会。
  史仲义会耍出这一招不仅是朝廷想不到,也是他刘学镛没想得到,先前,他怪李益不知厉害而轻动,可是李益提出反诘后,他才吓了一大跳。
  不错,李益是局外人,他却是深明其中厉害的,到了古浪之后,犹豫观望,未能及时制宜,他的失职之处,比李益要重上千倍,万死都不足以卸。
  看来李益很厉害,似乎对边廷的局势也十分清楚,所以才敢贸然下手,刺杀了史仲义,也不敢如此对他诘问,以一个六品外吏,诘问他这堂堂三品的部员侍郎,当然是有所恃的。
  何况李益在长安闹的事情也够大的了,原任兵部尚书于善谦是那么厉害的一个人,部么雄厚的底子,李益都能整下来,自己这个侍郎如果跟他碰,掉脑袋也大有可能,再说李益此刻正抓住了理由。
  刘学镛为人有个长处是能屈能伸,所以派他带着兵符前来,也是为了他看事深,没有火性。
  一看李益发了脾气,他立刻就软下来,连忙拱手道:“十郎,下官失察,下官失察,不过这也难怪,下官怎么也想不到史仲义会大胆妄为至此,而且他的行事毫无迹象,任何人都想不到,幸得十郎卓智天成,察微知渐,弭患于未然,下官深自感愧,还望十郎不辞辛劳,大力策划。”
  李益见他松了口,也不愿意太给他难堪,因为自己虽是高晖的私人代表,究竟不是朝廷正式的钦差。
  而且职位太低,不足以取信于人,还是要他来挡一挡的,但行事的大权则必须抓在自己的手中,所以要逼他一下,也是这个缘故,目的达到了就要见好就收,因此淡然一笑道:
  “大人言重了,事急从权,再晚不得已而采取了断然措施,但仍然要大人来作个处置的。”
  “这……十郎不必客气了,下官全听钧裁。”
  口气已近乎谦卑了,他见李益要召王慕和来,知道李益必然是已有安排,自己根本插手不进去。
  因为边廷的情势很微妙,自己对这儿的情况不熟悉,如果接过手来,很可能弄个全盘皆砸。
  李益笑了一笑:“大人不妨先问问这个徐康的口供。”
  “那还问什么?十郎就加处置便了。”
  “不,必须要问清楚,军中易师,而主帅暴毙,这是何等大事,一定要有个明白的交代,才能使军心安服,史仲义也有不少私人人,如果不让他们知道主帅何以会致死,以及一个众所昭明的罪名,极易生变。”
  这也是实情,刘学镛壮着胆子坐了下来,杨太守很机灵,忙道:“卑职自荐为笔录,此事关系重大,目前不宜外泄,徐康,你把史仲义的谋反情形从实说出来。”
  徐康很聪明,史仲义已死,他就必须要保全自己了,连忙跪下叩头捣蒜道:“大人明鉴,小的不知道。”
  李益冷冷地道:“徐康,刘大人进来时,你还在意图杀死本使,但是我原谅你无知,还可以为奶开脱一下,如果你再敢刁。本使就认定奶是同谋了。”
  “李公子,你明明知道小的只是奉命行事,根本不知内情,小的是督帅亲随,督帅要小的怎么做小的怎敢违抗,关于督帅的行事,小的一无所知。”
  “混帐东西,军令如山,你该顺从的,但也要分辨清楚,乱命有所不受,你看看陈武的例子。”
  徐康不作声了,半晌才道:“李公子,小的口齿笨拙,记性又不好,已经不记得了……”
  李益道:“你向史仲义招供陈武的活动,倒是清清楚楚,连一点小节都没漏掉,记性很好呀,史仲义许了你一个府卫郎,打算把跟陈武有来往的人,由你去指认,一网打尽,这时候你却来放刁了,莫非你在家里很不得意,九族父老都跟你有过节,所以你才想拼个一死,把他们都拖了进来吗?”
  这个罪名太重了,徐康也知道不能再使刁了,显声叩头道:“小的不敢,公子要小的说什么,小的都……”
  李益冷冷地道:“史仲义罪证凿凿,死有余辜,我不要你再为他加什么罪条了,你只要说老实话把经过的情形一丝不改地说出来!”
  于是徐康一五一十,不但说出了经过,而且连李益跟史仲义的对话,也约略地摘要说了一遍,最后才道:“小的所知就是这些,至于公子跟史帅先前的谈话,小的没听见,就不敢妄加揣测了。”
  李益道:“那些不要你证实,本使另行具文详呈。”
  刘学镛变色道:“就是这些已经够了,徐康,你既然知道了陈武的身份与使命,也看见他不受乱命而斥拒史仲义,就该知所依循,你居然利欲熏心……”
  徐康一听吓坏了,看样子刘学镛不肯放过他,连连叩头求饶,李益却道:“大人,这徐康是个无知兵丁,自不能与陈武相提并论,他虽然有罪,却不能过份地苛责。”
  “如此一个不知朝廷,罔顾春秋大义的匹夫,怎可轻恕,非处以极刑,不足以儆其余。”
  李益道:“这个人杀不得。”
  刘学镛道:“为什么,李公子莫非还要为他求情?”
  李益冷冷地道:“我不必为他求情,他犯的不是死罪,大人之所以不放过他,无非因为他知道了陈武的事。”
  刘学镛尴尬地道:“李公子,朝廷为了解边廷动静,好不容易才建立一个体系,用以拑制悍帅顽将,这个内情实在不容轻泄……”
  李益冷笑道:“谋之在朝,行之在人,如不得其人,虽有安邦定国的良谋,亦难当大事,如果再不得其人,则只有更糟,陈武等人虽为朝廷安插在此的线人,但是却为了外人知悉失去了作用。”
  刘学镛忙道:“他们同居一室,自是难以保持秘密。”
  李益道:“可是他们也没有完全能侦悉史仲义的行动,岂非形同虚设。而且经过的情形,刘公已在徐康口中得知了,那个陈武明知史仲义心谋不轨,却不敢毅然而施制裁,由此可知,这个办法还是行不通。”
  刘学镛苦笑道:“李公子有所不知,这……这道理一时也说不清楚,下官等有暇时再与公子详加谈论。”
  李益知道他必然有着许多不便明言的隐衷,倒是很识趣地不在这个问题上多加诘问了,但是他却必须保住徐康的性命,因此笑笑道:“这徐康虽然知道了陈武等人的秘密,却并没有对任何人泄过半句,否则史仲义早就有所警觉了,由此可知他是个很谨慎的人,我们就不该治他的死罪,杨大人,麻烦你把供词给他画押之后,吩咐贵属进来将这所客栈戒备起来,等我与刘大人商定一个概要后,再行定夺。并请贵属急速旁王副帅请来,子逸,你辛苦了,就陪徐壮士在侧房暂坐休息一下,小红,你招呼一下。”
  方子逸听说他要陪着徐康,未免有点胆怯,及至听见李益又叫小红在旁招呼才算放了心。
  他怕的是徐康为图保命而顽抗逃走,他是个文人,自然无法制止一个武夫的,李益叫小红在旁招呼,无异也是监视看徐康的行动,对这位姑奶奶的能耐方子逸倒是很清楚的,所以欣然地答应了。
  徐康却不放心地望着李益,李益笑着把他们送进侧厢道:“徐壮士,你放心,我不把你交给杨大人的皂隶们看管,就怕他们暗害你,我说过保护你,就一定会做到,我要方先生陪着你,等于是拿他做个人质,押在你身边,你的身边还带着剑……”
  “小人不敢,小的只求李公子救命……”
  李益叹了口气:“我要小妾陪着你们,又叫方先生陪着你,就是要保全你,杨大人跟刘大人之间可能有了默契,不肯放过你,小妾一个人也许招呼不了,不过有方先生在旁边,就不打紧了,如果情况有异,你不妨拔剑胁住方先生,别人就不敢乱来了,我如此保全你,你还不明白?”
  徐康感激涕零地道:“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李益笑笑道:“刘大人所以不放过你,无非是为了怕你泄漏陈武等人的秘密,我跟刘大人谈话的时候,你不妨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