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双剑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拾起地上的剑,随手指地一挥,挖了一个大坑,把公孙翼秋葬了。然后发掌将一块大石击破,挑了块抽屉大小的石条,运“大须弥神指”劲贯食指,在石条划起来,只听“沙沙”声响,石粉拂拂扬扬,顷刻间九个大字赫然醒目:“华山派客公孙翼秋之墓”,苍劲有力,入石三分。不群散人静立坟前祷告片刻。
  侧耳细想,忽向后方闪去。约莫二里之遥,果见山后凹处有一泉水,自山洞中涌出,蜿蜒至—悬崖边形成一道瀑布,泻入数十丈下的深潭中隆隆有声。但见水花飞溅,闪闪生光,端的是别有洞天,煞是壮观。不群散人飞身栖在瀑布下一丈余处的大岩石上,见有青草倒伏,似是人迹,仔细端祥,见有条裂缝向下,觅隙而下愈来愈宽。不群散人沿缝隙而入,终处有一小洞。仅容一人弓身向入。进了洞中,但见洞内昏黯—片。他打燃火石一看,洞深不过丈许,尽头有一方石,用手平推,方石移向一边,露出一个小洞,内有一个铁质方匣。老人将匣子揣入怀中,寻原路返回。
  谢羽晔仍熟睡不醒。不群散人把羽晔轻轻搂在怀中,闪回山脊边。那里有一个石洞,做为暂时的栖身之处。洞室壁上有一小小方窗,是以洞中光线明亮。老人把晔儿放在石床上,拉过被子盖好。
  不群散人坐在石凳上,伸手入怀,将方匣取出。打开铁匣,洞室顿时香气充溢,原来铁匣内有一木盒,木盒乃檀香木打造,以防虫蛀,制匣人想得好周到!
  启开盒盖,内有一黄色油布包,揭开油布,“无双剑笈”几个大字赫然入目。此时,洞中光线渐暗,想来天近黄昏。不群散人打燃火石,把桌上油灯点燃,关好风窗,就着灯光把“无双剑笈”仔细看了一遍。不群散人乃文武全才的高人,“无双剑笈”中的深奥文字,一看之下便心领神会,几遍过去已然默记在心。他即刻盘膝入定,按“无双剑笈”中口诀,气沉丹田吞气吐纳。
  不群散人只觉周身真气激荡,体内数十百处穴道中的“紫府真气”犹如何川汇入大海,冲击着各处玄关,内息如焚,全身衣衫膨胀成一个大球,洞中物品仿佛被一股旋流激荡,灯盏馅苗增大,向着相反方向倒覆。
  如此过了两个时辰,不群散人感觉周身舒泰,内息通畅远胜从前,精力充沛异常。不群散人以他数十年修为,顿悟个中精髓。“昊阳神气”乃绝世神功,非有甲子功力实难习练;否则,将至走火入魔甚至有生命之虞。难怪翼秋师兄弟久习不成,还是他们谨慎入微,没有强求,方未罹难。
  一连过去了几天,不群散人—边为晔儿疗伤,一边习“昊阳神气”演习“无炎昊阳剑法”,待晔儿伤势初愈,已经有了月余时间,散人的“无炎昊阳剑法”也已经初成。“无炎昊阳剑法”一经发功,招式刚猛异常,剑气慑人心魄。一柄普通剑,经他真气融贯其剑身,展开剑式,周围数丈飞砂走石,剑锋着处,所向披靡,削石如泥;突出地面如笋的尖石,均被削平。再过数日,晔儿病体痊愈。不群散人带着晔儿,发力奔驰在崇山峻岭间。不几日,老少二人已回到不群散人修炼的昆仑山天盆峰中的石洞中。
  天盆峰位于昆仑山脊处的一座高峰之中,周围山峰积雪终年不化,中心低凹数十丈,有一百丈见方的平地,从上鸟瞰,犹如一个圆盆,故名“天盆”。盆地周围风雪为峰岩阻挡,气候温和适宜,古木参天,郁郁葱葱,中央平地绿草如茵,高山之巅,冰雪世界还有一块如此绿洲仙境,令人叹为观止,真是别有天地。
  不群散人居住的洞室就在盆地的山脚边,洞边树上,有许多猿猴攀枝摘果,纵跃戏闹,见到二人,望着他们直眨眼睛,却不下来,显是极有灵性。乍一近前,毫无踪迹,只见一块巨石,轻轻一推,巨石缓缓移开,露出丈许长洞口,入洞转过几道弯,即到了中心石室。石桌、石凳、石床等一应俱全,桌上摆着色泽碧绿的石盅石杯,乃宝石雕刻丽成。石室宽敞且光华夺目,因为石壁中镶嵌无数宝石。这些宝石从昆仑山中采来,尽皆晶莹闪光,异彩夺目。
  谢羽晔望着室内琳琅满目的玉石器皿和五光十色的宝石,惊讶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两目出勾勾的愣立室中。
  “晔儿,坐下。”散人望着这可爱的孩子笑了笑道:“肚子饿了吧?到门口去拿几个果子来充饥!”
  晔儿又是一愣,方才进屋时,门口确有一块青石板,却是光溜溜的,哪里有果子?难道要他去树上摘?树多高呀!再看老人眼色,似乎不是谑语,也似乎不是要他到树上去摘,他只得述惑不解地向洞口走去。却见光溜溜的石板上,此时已堆满了果子,羽晔欣喜地把果子兜在怀中跑进石室,两人各食了几个。羽晔觉得那些果子鲜嫩脆口,食得津津有味。
  “这里的猴儿颇有灵性,日日送来许多鲜果,成了我的忠实伙伴,哈哈!”老人笑着牵了晔儿的手,走至床后,往石壁上轻轻一推,石壁原是一重门。晔儿随老人进到室中,只见这里又是—番布置,四面墙上挂着许多字画,还有一张硕大的人体穴道图解,右边石桌上摆着文房四室,巨大的“山”字形笔架中间嵌着一粒鸡卵大小的宝石,光芒四射。石架上放了许多厚厚的书籍,晔儿大部分叫不出它的名字。左边放置两把好大的太师椅,晔儿简直可以在上面睡觉,中间石杌上放着一块红红的石花,老人告诉他,那是海里生长的红栅瑚。
  他坐下来仔细端详着壁上的字画,其中有一幅吸引了他,那上面的几句话“慈母手中线,游了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不禁使他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双亲,鼻子一酸几乎掉下泪来。今生今世他再也见不到慈祥的父母,他成了孤儿!幸喜遇见了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只有练成绝世武功,为父母报仇。习武。报仇在他小小的心灵扎下了根。
  突然,他灵机一动,从座椅上滑下来,双膝跪在老人面前道:“老人家,您收我做个徒弟吧,让我日夕伴在您身边习武,将来好为父母报仇!”言毕恭恭敬敬地向老人磕了三个响头。
  不群散人哈哈大笑,右手抬了抬,羽晔只觉有一股柔和的力道把他的身子托起来。
  只听老人说道:“小老儿一生孤独悠闲,从不收徒。今日念你一片诚心,看你资质聪慧,日后必有大成,破例收你为徒!”
  “师父!”羽晔双手抱在胸前,欲行拜师大礼。老人袍袖前伸,致使晔儿跪不下去。老人道:“好了,娃儿,冲着你的这声尊称,老夫挺受用的。山野之地,今后俗礼一慨免去。”
  从此,谢羽晔朝夕伴着不群散人,修习“紫府神功”心法,“紫府神功”及正宗玄门大法,昔年不群散人得天涯散人传授,积十年勤修参悟,将心法口诀删修增补,独创一套心法口诀,精辟甚前,且习练也进展神速。
  谢羽晔十年初成,其间师父教了他一套“龙翔十九式”,套路敏捷异常。林中大小猴儿也会这套拳术,终是畜类,无法习成内功。饶是如此,身法却是极为灵敏,羽晔与老猴经常拆招,从一对一至一对十,到后来能够在二三十个猴儿中间往来搏击,群猴均不能沾其身。
  十年中,每日已时修习穴道术,从认穴、点穴、打穴至冲关,人生各处穴位,即使暗夜亦能认准。此外,不群散人经常指导晔儿读书识礼。他本秀才,颇具文才。晔儿也文武各有所好,于是师徒俩情投意合。羽晔读书不少,常常与师父—道研讨武学,一个肯学,一个倾囊相授,晔儿无论文才武功得益丰厚。
  待到十六七岁,日日书简武术,仅与猴儿为伍,虽然师父性情开朗,仍旧有孤独之感,总想下山游历一番。不群散人也觉这孩子功力已经不弱,让他独自在山外逛逛,有何不可,他本性喜悠闲,从来无拘无束,知道年轻人生性好动,遂允许晔儿出山走走。
  正是阳光普照,风和日丽的大好时光,山下百花竞放,山上玉树银花。谢羽晔不觉心旷神怡,轻跃山巅,满目白雪皑皑,空气清新,精神不觉为之一振,羽晔感慨万千,正是“登泰山而小天下”。顿感四肢百骸轻松舒爽,欣然雀跃。几个腾纵,跃到一处独崖之上,突见低洼处有一个粉红色小球上下翻动,凝目一观,原来崖边低洼处有一垂直石洞,洞中一条青色巨蟒,蜷曲其中,头大于盘,张口朝上。口中血红信子伸吐不定,粉红小球聚着箭头似的信子的伸缩呈上下移动。
  羽晔好奇心顿起,俯身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