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沼神君这时才出声微微一叹,拔出元修道长所掷的半段剑尖,置向盛放五毒天魔首级的革囊之内,回头向卞灵筠说道:“筠儿!你把元修道长的遗物,送到他指定之地,并交与指定之人以后,自行回山,我与你师妹妹等,先回六沼!”
说完卧倒,仍由四个白衣少女,抬着那具七宝软床,往来路之上,飘飘而去。
卞灵筠恭送六调神君去后,自地上抬起元修道长所遗包裹,刚待举步,一看地址,但忽然想起地上二位,均是武林中的宗师身份,怎能听凭鸟鲁残食他们遗蜕?
遂费了半天大劲,将人埋好,堆起一座坟头,并找来一块山石,以金钢指神功,硬给携出“天南三剑之墓”六字,插在坟前,敛征再拜,口中并微作祷祝,拭去鬓边香汗,衣快轻扬,走向绿云谷外。
冲山南麓孤鹤峰下,松竹掩映中,露出一角红墙,红墙之内,并非道观寺院,却建筑着几栋绿瓦粉墙的精舍。最北端则是一幢小楼,孤孤单单的坐落于一片亩许大小的花园之中。看这气派情调,显然是归隐泉下的官宦之家,或是豪绅巨富,而那幢小楼之上,则很可能是这豪富之家的千金闺阁。
那如火的枫叶,映红了半壁孤鹤峰,与这座院四周的翠竹苍松互相辉映,交织成一幅绝美的图案;若不是讽讽西风断续吹来,那里有丝毫萧瑟之气?
小楼上正飘送出净净琼琼的琴声,琴音虽美,但却似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幽怨,约有盏茶时光,琴声戛然而止,随着又传来娇美的吟哦之声:“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她这阂李后主的“忆江南”刚刚吟哦了两句,便被一阵爽朗笑声打断,另外有个语音比较朗脆的少女叫道:“姊姊,你在昨夜梦魂中,有什么好恨的呀?难道才两月不见玉哥哥,就把你想成这个样子?”
楼下庭园中发话的这位玄衣少女,边说边笑,像一阵风似的轻轻跃上小楼。
楼上弹琴方罢的是个身着曳地白续衣裙的少女,她正支颐临窗,对着遍山红叶低吟,却不料被他这豪爽如男子的妹妹偷听跑来取笑,不由玉面微红,嗔声说道:“妹妹,只会说我,难道你不会思念意中人么?”
这互相笑谑的婉妹两人,正是传闻江湖上宵小闻名丧胆的恨大师卞青萍的爱女,卞灵箔和戴天仇。她们谈的正是本书的男主角公孙玉。
就在安徽祁门以南的马鞍山麓,有一片颇为广大而颓废了的巨宅,虽然虹梁鸳瓦,久已生尘,绩技珠帘,半经调敝;但那一种巍峨气象,却依然存在!
尤其是后园之中,飞花楼阁,积翠亭台,配上几座玲磁山骨,剔透云根的假山石,和一池清水,曲径斜通。小桥浮搁,景色仍是不俗。
这废宅主人,本是一位显宦,因事挂误失官,家道中落,子孙不肖,析产分居,以致把好好一座第宅,弄得如此残败。
但后园的三间精舍之内,却有主人的一位远戚、在此借居攻读。
这位远戚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年,风骨极奇,神仪朗彻,从外表看来,仿佛是一位气茂神清,志和音雅的英俊书生。
其实内行人,只要从那点漆双睛之内的湛湛神光,和微向外凸的两太阳穴之上,便可知道这少年不但允文,而且允武,内功锻炼,并已到了相当火候。
他叫公孙玉,估恃双失,了然一身。文事一方面,天悟神聪,待书满腹,武学则得自前文书中,盖代奇人天南三剑第一位元修道长的秘授心传。
是个暮春月夜,公孙玉在园中自行练了一遍剑法掌招之后,在房内略为阔坐,觉得百无聊赖,春愁黯黯,意兴清情。遂随手拿了一支玉笛,走到室外假山石后的小亭之内,倚柱吹弄遣愁。
那知一曲既停,心情益发烦闷,公孙玉窃笑自己还是修羽玄门上乘内功之人,怎的灵台方寸之间,渣滓这多?不能做到清净无碍!
蟾华满地树影纵横,抬头一望晴空不满半轮的下弦残月,公孙玉不禁暗想:“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即如桂殿嫦娥,还不是缺多圆少,镜分人恨,眉写天愁,徒为李义山留下了“碧海青天夜夜心”的一句断肠好诗而已。
他心情怔仲,感触来自无端,难排愁绪,随口吟着李重光的菩萨蛮道:“人生愁恨谁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吟声未了,突然亭外的假山顶上,有一个娇朗口音,也自吟道:“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公孙玉这一惊非同小可,把方才那些难排难遣的无那阔愁,一下都惊人了乌有之乡!因为凭自己内功修为,十文之内,就是飞花坠地,多少也会有点警觉!怎的这吟诗女子,人到了亭外的假山顶上,倘不出声,自己还自毫不知晓!这等轻功、听口音又是一个妙龄女郎,夤夜之间,来此何事?
缓步亭前,只见假山石上,站着一个白衣少女,风扬罗抉,姿态如仙!因系背着月光而立,面容看不真切,公孙玉把心神略定,拘拳含笑说道:“不敢动问这位姑娘劳名,量夜造访,所为何事?”
白衣少女身未见动,却向公孙玉冉冉飞来,双方相距不过一、二丈远,晃眼即到,公孙玉才觉得一阵谈谈幽香人鼻,一人已落在眼前,好美的一位妙龄女郎,环姿艳逸,仪静体闹,一双澄如秋水的妙目,直注公孙玉脸上,轻启樱唇说道:“我叫卞灵筠,公子可是天南三剑元修道长的高足公孙玉么?”
公孙玉此时颇为这卞灵筠的绝妙轻功所震,听她一口道出自己师承,不由一愕,正色答道:“在正正是公孙玉,看卞姑娘神色,好似有甚……”
不等话完,卞灵筠轻轻一喟说道:“公孙公于对月吟咏,我真不忍以这般噩耗,来破坏你的优美情思!但我既奉师命,又受元修道长临终所托,只得……”
公孙玉尖声叫道:“怎说临终所托?我思师他老人家……”
卞灵筠眼角也现泪珠,低头说道:“天南三剑,元修元朗元真三位道长,已在括苍山绿云谷内,齐归道山,他们遗蜕还是我亲手所葬!”
公孙玉“哼”的一笑,面罩寒霜,双眼神光电射,足下微退半步,看着卞灵筠冷冷说道:“卞姑娘是问人门下?我思师与两位师叔,剑术之精,独步武林,怎会同在括苍弃世?是伤?是病?望卞姑娘对我实言!师恩重同父母,不容轻侮,如有虚言,请怨公孙王要无礼得罪!”
卞灵筠知道天南三剑,确实在武林之中,威望大高,难怪公孙玉不信、遂凄然一笑,从背后解下元修道长所托之物,递向公孙玉叹道:“我也知公子不信,现有令师遗书遗物在此,还请暂抑悲怀,遵照元修道长遗志行事!”
公孙玉接过包裹,一见那半幅道袍,心中已自急得腾腾乱跳,等到看到半截断剑,两行英雄珠泪,忍不住地如线急流,一声凄呼:“恩……”
“师”字还未出口,人已晕倒在地。
卞灵筠见他师徒这等天性,感动万分,不由蹲下身去,扶起公孙玉上半身,从自己怀中取出一粒灵丹,塞向他口中,并为公孙玉慢慢按摩点拍。
公孙玉悠悠醒转,见自己倚在卞灵筠的香怀之内,不由脸上一红,强忍珠泪,起立谢道:“卞妨娘千里传书,感激不尽,请怒公孙玉方才出言无状!”
卞灵筠幽幽一叹道:“你且慢谢我,先把元修道长遗书看完,我们之间,恩仇尚自难定!”
公孙五那里懂她话中涵意,低头一看手中思师所遗血书,不由全身抖颤,有些不忍开视。
卞灵箔体会他这种心情,轻抬玉臂,把公孙玉按坐亭边栏扦之上,柔声说道:“天南三剑横剑就义之时,何等壮烈?公于且振英风,你方才不是念道‘人生仇恨谁能免?’,这大概也是劫数使然,徒悲何益?”
公孙玉闻言不禁一阵惺渐,觉得这少女卞灵筠,怎的武功见识,好似件件商过自己!剑眉微剔,一咬钢牙,把手中血书,展开细看,只见元修道长除把当年与六调神君万挨午结怨经过、及此次冷云谷中互相赌命情形,详细写明之外,并告知公孙玉,说是本门“无极气功”本来可以独步天下,胜过六沼神君所练“纯阳真解”!但因缺乏一部“柔经”,互相融会贯通,以致不能达到“至柔克刚的无上境界”,而为六调神君所败,师兄弟三人,饮恨幽谷!“这部柔经,据说共总不过百字,极其奥秘精妙,数十年来,为寻找此物,不知费了多少心力,依然不知究在世问何处?接此遗书之后,不必过分悲戚,我师兄弟舍命成仁,已为中原武林各派,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