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大房屋里(夜/内)
金菊在妈妈屋里。
妈妈:“小学毕业考第几?”
金菊:“第七。”
妈妈:“啊,考了前十名。那就可以自动升到中学了!”
金菊:“妈妈,不行了。”
妈妈:“怎么啦?”
金菊:“省教育厅通知,为了均衡发展全省教育,取消了本校的小学毕业生前十名优先升学的规定。”
妈妈:“那就参加考试嘛!你怕啥!”
金菊:“万一我考不上省一女师可咋办?中学可就念不成了。”
妈妈:“不会吧。”
金菊:“为了保险,我先报考‘周南’中学。”
妈妈:“也好,去考吧。”
13。二房屋里(夜/内)
二房和父亲谈话。
二房:“小菊小学都毕业了。你不是说让她们娘俩回浏阳乡下老家吗,什么时候走啊。”
父亲:“明天我就去说。”
二房:“早走一天早清静一天。”
14。大房屋里(晨/内)
第二天早晨,金菊到“周南”去考试报名前,来到妈妈屋里。
金菊:“妈妈,我去周南报名考试去了。”
妈妈:“能允许报名吗?”
金菊:“没问题。我已经事先联系好了。”
妈妈:“好!这孩子,什么事都不用妈妈操心。”
金菊跑出屋之后,父亲走了进来。
父亲:“小菊毕业了,你们娘俩回浏阳老家得了。”
母亲:“烦我们了!回老家?我不是老早就说过吗,你等着吧。”
父亲看妈妈态度生硬,没有再说什么。
15。“周南”校园(日/外)
【字幕:一周以后】
学生们都在看中学考试录取榜。金菊从头至尾看了一遍,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再看一遍,还没看见。她的脸,唰地一下红了,心嘭嘭地跳了起来。“能没考上吗?”她自言自语,又仔细地看了一遍。“啊!”金菊大声喊了起来,周围的同学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向她走来。她两手捂住胸口,脸上露出笑容。
同学甲:“怎么啦?”
同学乙:“考上了。”
同学们:“祝贺你,金菊,我们又可以在一起念书了。”
16。大房屋里(日/内)
回到家里,金菊高兴地扑向妈妈,抱住了妈妈的大腿。
金菊:“妈妈,考上了!”
妈妈:“好,好,我的好女儿。”妈妈的脸上,快乐中透出一丝忧伤。问:“学费多少?”
金菊:“比二姐的教会中学要少一点吧。(妈妈叹了一口气。)怎么了?妈妈,是不是怕父亲不给学费?(妈妈看着她,没有吱声)妈妈,省一女师我也报名了,你放心,我能考上。”
妈妈说,“真难为你了。”
17。金菊寝室(日/内)
【画外音:夏日炎炎。在备考中挣扎的金菊,终因疲劳过度,病倒了。】
金菊一边喝妈妈给熬的药,一边复习功课。
18。省一女师校园(日/外)
【画外音:金菊带病参加了省一女师的升学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被录取了。】
在省一女师新生录取榜前,金菊一眼就看到:浏阳县,第一名金菊,第二名王庶熙(即后来的电影演员王人美)。
19。大房屋里(日/内)
从学校回到家,金菊兴奋地来到妈妈屋里。
金菊:“妈妈!我中状元了。”金菊极度兴奋地喊着。妈妈呆呆地看着她,一下子把她搂到了怀里,流下了两行热泪。
金菊又说:“妈,别对他们说我考上省一女师了。你偷偷地给我准备行李,衣服,脸盆、漱口盂,吃饭的碗、筷就行了。”
妈妈会心的笑了;她理解女儿的心思。
20。庭院(晨/外)
省一女师开学了。早晨。金菊背着行李,手里提着网兜,故意大摇大摆地从屋里向大门走去。
父亲奇怪地问妈妈:“她这是干啥去?”
母亲:“上学去!”
父亲:“什么学校?”
母亲:“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妈妈故意把声音提得高高的。父亲望着女儿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高兴还是无奈。“星期六放学一定要早点儿回家。”妈妈又叮嘱一声。
21。省一女师校园(日/外)
在校园里,金菊向自己班的教室走着。迎面过来了徐特立校长。
金菊给他鞠躬。
徐特立哈下腰,问道:“金菊?”
金菊:“是”。
徐特立:“金菊同志,你在哪里加入的国民党啊?”
金菊:“在‘周南’。”
徐特立:“国民革命的宗旨知道吗?”
金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徐特立:“三民主义是什么?”
金菊:“民族、民权、民生。”
徐特立:“很好。你是从‘周南’来的。‘周南’的办学宗旨还记得吗?”
金菊点点头,说:“‘救国图存,启迪民智,解放妇女’”。
徐特立:“我们省一女师也要遵循这个宗旨。我们要实现教育救国,也要像‘周南’那样,培养学生具备爱国主义精神,民主平等意识,科学客观意识和开放前瞻意识。我们要破除封建礼教,追求真理。不光学习要好,还要锻炼身体,身体也要好;还要修身养性,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金菊仰头看着校长,注意倾听着,时不时地点点头。
徐特立:“我跟你讲这些,因为你是中国国民党员,是希望你在同学中发挥模范作用。用功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金菊:“我记住了。”
徐特立:“好,去吧。”
校长看着金菊轻盈飘逸的身影,笑着回到办公室。
22。学生宿舍(夜/内)
就寝铃声已经响过。
女孩子们像麻雀般的叽叽喳喳的说话声不绝于耳。
靠门口的一个学生突然用大家能听得到的低低的声音喊到:“‘外婆’来了!”顿时鸦雀无声。
徐特立校长手提马灯,蹑手蹑脚地进来,巡视一番,又轻轻地走了。
23。大房屋里(傍晚/内)
星期六,金菊穿着校服——灰布上衣、黑布裙子,脑后梳一个鬏,回到家里。
金菊给妈妈讲快乐的学校生活。
二姐听到后,也过来了。“哎哟!‘周南小姐’变成‘稻田外婆’了。”二姐摸摸金菊脑后的发鬏,笑了起来。“听说你们的‘外婆’对你们施行温柔敦厚的‘诗教’,把他写的诗给我们念几首。”
金菊:“校长经常用诗来表扬或批评学生。‘外婆’每天晚上都要亲自巡视学生寝室,总是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批评女生就寝说话,出入动静大,就写诗一首。”
二姐:“快念念听听。”
金菊:“脚尖踏地缓缓行,深恐眠人受我惊;为何同学不相惜,不出嘻声即足声?”金菊模仿徐校长的声调和姿态,逗得妈妈和二姐哈哈大笑。
二姐:“还有什么?”
金菊:“校长勤俭成风,连掉在地上的小粉笔头都随时拣起来,有人笑话他,他又写诗:‘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细算人。’表扬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又写了一首:‘女子智力何曾弱,十二三班作例观;学算刚刚三载半,几何三角一起完。’”
二姐:“‘徐家外婆’真是名不虚传,以自己的嘉言懿行,潜移默化,既身教且言教,是名副其实的好‘外婆’”。
金菊:“为了筹措学费,大年除夕出去借债,回来用开水泡冷饭吃,美其名曰:‘特别年饭’。”
24。教室(日/内)
【画外音:“五卅惨案”后,高年级学生彭涟清、李慧、彭媛华,号称“稻田三杰”,办了一个小刊物——《心潮》。金菊是热心读者,也是刊物的撰稿人。】
金菊坐在教室里,正在看新的一期《心潮》,上面有她写的文章《女性应自强》。
同学阿曾从外面进来。问道:“看啥呢?”
金菊:“新出的《心潮》。”
阿曾:“又写文章了,你是期期落不下。别看了,打球去。”
两个人走出教室。
25。校园(日/外)
出了教室,两个人向篮球场走去。
阿曾:“校长表扬仇伯箴体育好,又写一首诗:‘人人共道伯箴强,一跃先登上女墙;倘使女儿皆若辈,立将衰弱转强梁。’”
金菊:“校长就是一个无私无畏的大蚕茧,蕴藏着永远抽不尽、诲人不倦的‘诗’”。
阿曾:“说得好!真不愧为‘大文豪’。”
两个人来到球场边。一个拍球的高个女生看见她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