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孩子欢呼一声,木兰这才看到跟在几个孩子身后气喘吁吁的林文芳,忙问道:“文芳怎么来了?快上来,快上来。”
阳阳翻了个白眼道:“我带着他一块儿玩的,谁知道才跑了两步就上气不接下气了。”
林文芳涨红了脸皮。
木兰就一巴掌拍过去,只拍的阳阳歪了一下,道:“你以为所有的孩子都跟你一样皮?文芳,快上来,阿姨也给你准备了红包。”
林文芳就羞涩的上前接住,脸红红的道:“多谢苏阿姨。”
李江几个在一旁看了不得不感叹,这根本就是一直小绵羊嘛,和林同知那只狐狸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
对于两次对李家有恩的林文芳,李家大人们都很喜欢这个乖巧又聪明的孩子,而作为孩子,除了天天和旭明与他格外投缘之外,其他几个孩子很是看不起弱鸡一样的林文芳。
不过被阳阳严重警告过,知道他两次救过家里两个哥哥弟弟,也就不再嫌弃他,而是大度的让他和他们一块儿玩。
李毅考中了举人,那么接下来就是春闱了。
因为是在国孝期间,大家也只是在晚饭的时候以茶代酒庆祝了一番,并没有特别的活动。
不止李家,其他各家也是如此,今年的乡试是最安静,也是最节俭的一次。
在木兰开始打点李毅上京的行李时,召李江回朝的诏书和公文也到了钱塘府。
☆、579。第579章 信任
新皇并没有忘记李江,或者说他没忘掉李石和苏木兰。
他对李江并不熟悉,印象最深刻的是救他一命的木兰,而最熟悉的却是一路护送他到京城,将他安全交给安国公的李石。
虽然只相处了短短的两个多月,之后更是十多年不曾见面,但他一直在关注着他们。
与其说他是相信李江,不如说他是相信李石与苏木兰,相信他们会约束教育好家中子弟。
而李江,就是他们夫妻俩一手带大的。
更何况,李江还是父皇留给他的人脉,所以新皇很信任李江,在京城的事才刚刚稳定下来,百业待兴之时,他启用了李江。
他希望,李江能再次给他一个惊喜。
这一次,李江任职的是户部尚书,李江对民政有一种天生的擅长,而前任户部尚书早在清查隐田隐户没多久就被革职了。
先帝重视农业,但更多采用的是与民休息的方法,减免赋税,发放种子与耕牛来鼓励农桑,但其实亩产并没有多少变化,幸得这许多年来天下大体风调雨顺,这才累积下了不少的财富。
但钦天监早在去年就警告过,这几年,风雨只怕不调,风雨不调就有天灾,有天灾就很容易引起人祸,所以新皇希望李江能帮他,帮他度过登基以来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危机。
但只户部尚书的职位是不够的,所以新皇将一直屈居工部左侍郎的老秦大人提为工部尚书,并暗示过他,以后工部有关于水里农桑的事要多请示李江。
老秦大人今年已是耳顺之年,本以为会在公布左侍郎的位置上致仕,借着给李江让位的机会能到工部尚书的位置,他自然欣然同意。
只是也有朝臣表示反对,觉得李江权利过大,就是苏定也表示了不同意见,新皇就笑道:“这有何难?只让御史抬多盯着他,若有权色交易,自然瞒不住他们的耳目,朕也不过是想最大的发挥李江的本事罢了。”
“皇上,朝中于民政上出色的官员亦不少,何必只用李江一人?”
“是有比李江还要优秀的,先帝时就派过好几个能干的工部官员出任要职,可你看他们现在何处?倒也有小吏比李江还要熟悉农政的,只是你们会服气吗?”新皇冷哼道:“朕不是没给过你们机会,逼着朕不得不让李江身兼两职的是你们。”
众臣顿时不敢再说。
户部的油水丰厚,礼部与工部却是公认的最清贫的两部门,但那也要看任什么职位。
从去年钦天监说这几年风雨可能不调开始,先帝就开始让工部主持修建水利,只是才动工,太子殿下暗访之下就发现了不少猫腻。
先帝眼睛里最容不得沙子,十几年下来龙威更重,之前有多看重那几个亲自提拔上来的官员,那时就有多恨,当时问斩的就有十二人,流放的达到七十八人,好在先帝还算慈悯,没有祸及他们的家人。
倒也有人不同流合污,但那几人无一不被排挤出去,朝臣本以为那些贪污枉法的被砍了先帝会启用那几个不同流合污的,谁知先帝并不为他们张目,反而将预定建设的水利全都停了。
别人不知道原因,被先帝当作继承人来培养的新皇却知道。
先帝无非是觉得他们太过窝囊无能,他们有圣谕,有好几个就处于关键地位,却毫无招架之力。
若是苏定李江之流,只怕早利用自己的位置收集证据将那些人拉下马来。
那些人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一部分是那些人不断的退让给惯的。
所以先帝看不上他们,宁愿暂时停掉水利也不用那些人。
新皇自然认同父皇的看法,那些人只能当手脚,不能做脑子。
而朝中,他信任不会贪污水利钱款的来去也就那几人,而又有民政之能且能听人建议的也就只剩下李江了。
正好户部尚书位置空着,对方替过敛财也有手段,新皇干脆两边都交给他做。
随着圣旨与公文一起到的还有给李石的一封信。
前来送信的安知府好奇的看了李石一眼,信上字迹他并不陌生,虽然看得不多,却已经记到脑子里去了,这是新皇的字迹。
这一年来,折子都由太子代批,他虽然只有几道折子,却记住了这字迹,毕竟,若不是被逼宫之类的,太子明显就是下一任帝王。
这也正是安知府疑惑的地方。
新皇给李江写信还说得过去,怎么却是给李石写的?
要知道,李石在府城虽然威望不小,却没在朝中担任过一官半职。
李石收了信,客气的将安知府送走。
家里人顿时巴巴的看过来,李石挥手道:“行了,你们下去吧。”转身拉着木兰回屋去了。
这封信是新皇写了给木兰与李石俩人的,最开头不过是感谢木兰救他一命,然后就是将自己打算委任李江重任的事说了,希望李江可以不负他所托。
木兰疑惑道:“皇上想江儿不负他所托,不是应该给江儿写信吗?怎么写给我们看?”
“皇上自然会与江儿亲自谈,只是他希望我们能够约束好江儿。”李石将信收起,道:“江儿和阿文是我们养大,他可能是想让我们教导他吧。”
木兰沉默了片刻,道:“江儿不会贪污的。”
李石点头,“我也不担心江儿,只是他只有一人,管着户部,还要插手工部,家中的庶务及后宅难免顾虑不上,我不信任傅氏。”
木兰也想到了傅氏的性子,一时有些生气,“当初就不该给江儿定这门亲事。”
李石摇头,“再要一人,只怕还比不上傅氏呢,傅氏虽贪,她心有顾忌,也不敢做得太过,何况,傅家如今不能与李家相比,李家如今与傅家交恶,她相当于没了依靠,只要不让她教养几个孩子,问题不大,不过也要防着她被人恭维得忘形。”
李石敲了敲桌子,道:“你警告一下她吧,我让春霞一家跟着他们过去,向成就帮着江儿管外院,外头的庶务交给墨香,墨香也该培养起来了。”
木兰怀疑的看着他,“你什么时候收买的春霞?”
李石微微有些不自在,含糊道:“什么收买,她本来就是我们家的下人。向成的儿子挺聪明的,反正我们也不喜欢养成什么家奴之类的,等他再长大一些就给他消了奴籍,让他去读书吧。”
木兰点头,她也不喜欢一人为奴,其子孙后代都要为奴的规定。
李江有半个月的时间收拾行李,李石将人拎到书房,将皇帝的意思与他说了,道:“这是功在千秋的事,你若能做你就接,若不能做就趁早推辞了吧。”
李江沉默片刻,保证道:“大哥,我会努力去做好的。”
李石微微点头,拿起笔在书桌前静默半响,挥笔写下了一个“诫”字,“这是送与你的,希望你不要忘记当年我李家与苏家之恨,江儿,不要做我与你嫂子讨厌的人。”
李江眼里闪着激动,跪在地上,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大哥,您放心,李江必不负李家先祖,更不会辜负您与嫂子的期望。”
此时,木兰正站在祠堂的台阶上,看着跪在地上的傅氏神色不辨。
傅氏心中有些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