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 作者:15端木景晨(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0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妈妈就笑,轻轻替她掖了掖被角,笑道:“大太太何必自责?表小姐才十二岁,任谁都猜想,只恐药她都记不全。药难道是乱吃的?谁敢把性命交到那么小的孩子手里?您是大舅母,倘若道歉,表小姐哪里受得起?况且您往常也疼她……。。”
  宋大太太就缓缓舒了口气:“没白疼她!”
  说着话儿,她更加饿了。
  孙妈妈就大喜,这绝对是好了的!
  ***********
  那边,宋玉的马车急匆匆使劲了马原巷,到了顾家门口停下。
  他不等房门上的小厮通禀,疾步往妹妹的院子去。
  宋盼儿正在对账。
  看到大哥头发零散,衣裳起皱,她心里顿时就凉了。
  大哥这样不顾仪表出门,难道是大嫂快不行了?
  宋盼儿掌心一片冰凉,忙迎了上去。
  宋玉喘了口气,这才露出笑容:“你大嫂都好了,正要吃饭呢!我想请老爷子再去看看,情况如何了。”
  宋盼儿才知道自己误会了。她大喜,忙道:“是吃了老爷子开的方子?”
  “可不是!”宋玉道,“你大嫂病了那么久,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忌口。她现在饿着,我先问问老爷子,才敢让她用膳。”
  宋盼儿就让宋妈妈把账本收起来,自己带着大哥去了老爷子的院子。
  老爷子正在教顾瑾之念书。
  《孔子》已经学完了,现在在学《孟子》。
  顾瑾之念书领悟能力强,学的很快,老爷子教起来很有成就感,心情很好,脸上的表情就变得柔和。
  现在在讲孟子见梁惠王那篇。
  看到宋玉和宋盼儿联袂而来,老爷子就知道发生了何事。
  宋玉则快步上前行礼,然后把宋大太太已经好了很多,告诉了顾老爷子:“……。冒昧再请您去看看。”
  顾老爷子轻轻翻了页案几上的书,声音不温不火:“原是瑾姐儿看的,方子也是她开的。我只是去说了几句瑾姐儿说过的话。只是,我前日看的,说过吃了药就能好,昨日就应该能好,怎么今日才来问?”
  宋玉顿时语塞。
  既然不相信人家,现在还来请人家?
  他平素也善言,此刻却不知那一句说起。
  顾瑾之就笑着道:“大舅舅,您不用麻烦的。大舅母从前胃口不济,没怎么吃东西,先吃点米粥等好克化的。按那方子再吃三五剂就好。那原本不是重病,只是杂症,以往的大夫可能看走了眼。不用再劳烦祖父去瞧的。”
  宋玉眼睛亮起来。
  他又看了眼顾老爷子。
  顾老爷子是有心刁难宋玉几句的。可是见孙女年纪小小,就有种平淡宽容,念头就压下了,道:“按瑾姐儿说的办吧!”
  宋玉又连连作揖,道了谢,急匆匆回家去。
  他甚至连感叹的时间都没有,满脑子都是大太太的病。
  宋盼儿心急,想知道大嫂怎样了,也跟着去。
  宋大太太饥肠辘辘,又喝了碗熬好的药,等着吃饭。
  厨房里已经做了些山药糕和米粥。
  见宋玉和宋盼儿进来,宋大太太疑惑:“亲家老爷呢?”
  宋玉就把顾瑾之的话说了一遍。
  宋大太太再也不敢怀疑顾瑾之。她饿得厉害,让丫鬟去端了米粥来。
  吃了两块山药糕,又喝了一碗米粥,才意犹未尽放下筷子。她也不敢多吃,怕积在心里又生病。
  吃过之后,她有些疲惫,又睡了一觉。
  宋盼儿瞧着她的气色,已经有了几分回转,眼睛看上去有神。那股子生机,肉眼都能看出来。
  病大概是真的好了!
  宋盼儿就扬了扬眉:要是早吃了瑾姐儿的方子,病早就好了吧?
  宋大太太生病时,宋盼儿满心同情,不跟她计较。可是宋大太太眼看着好转了,宋盼儿以前受的气,又回来了。
  她定要讨个说法!
  她想着,过两天等宋大太太彻底好了,就再来刺她几句,叫她狗眼看人低!
  想着这些,宋盼儿高兴的回了自己家。
  ************************
  周一早上好。在坑里的姐妹们,求推荐票!!么么大家!!!
  

第011节发火
更新时间2013…8…5 19:03:37  字数:2248

 宋玉走后,顾世飞看了眼认真背诵《孟子》的顾瑾之。
  “瑾姐儿,你给宋大太太开的方子,写出来我瞧瞧。”顾世飞突然道。
  顾瑾之正在背书给老爷子听,突然闻得这话,拿了笔沾墨,把方子写给了老爷子。
  老爷子心思深敛。他去瞧过宋大太太,知道顾瑾之对病因没有看错,就不问方子如何。
  直到此刻,他才蓦然想知道,顾瑾之到底开了什么方子。
  “苍术、升麻、荷叶……”顾瑾之写好之后,交给老爷子,老爷子看着,目光一敛,不由念出声来。
  这些药理,老爷子自然是烂熟于心的。
  苍术健脾,升麻升举阳气,荷叶亦可治疗脾虚泄泻。
  药简单,却是每一味都对症。
  老爷子久久没说话。
  顾瑾之就道:“这叫清震汤。”
  老爷子抬头,眼底有了几分笑意,道:“还有名字?出处在哪里?”
  这是清代一本专门记载“杂难病症”的书籍里记载的,从前是民间偏方。虽然不入主流,却非常凑效。
  顾瑾之前世从医,遇到过好几起宋大太太那样的病。
  别说现在这个时期的大夫,就是后世医学那么发达,以科学为基础的西医都容易当成肠胃受损来治。
  顾瑾之饱读医书,四十多年从医过程中,治好了数十起宋大太太一样的病。
  而现在这个时期,这味偏方尚未出现。
  “没有出处,我自己想的。”顾瑾之道。
  老爷子又是长长的沉默。
  最终,他深深叹了口气:“用药如用兵,将在谋而不在勇,兵贵精而不在多,治病亦然。这样简单的方子,连我都不敢轻易出手。你这孩子啊……。”
  语气很复杂。
  既欣慰顾瑾之学艺快而精,又感叹这份天赋才惊绝艳!
  顾家祖坟是冒青烟了,才让顾氏家学后继有人吗?
  老爷子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浊气,彷佛要缓缓舒出来。
  “您总跟我说,治病,贵在辩证明、用药精。能少用就少用。这也如用兵,乌合之众,虽多何用?”顾瑾之说。
  老爷子就哈哈大笑起来。
  他很久没有那么开怀。
  当天中午就留顾瑾之一起吃饭,祖孙俩说了一下午的医书,谈论青史留名的名医,各抒己见。
  顾老爷子甚至有种遇到知己的欣慰感。
  他有三个儿子,或没有天赋,或不屑学医。顾家祖上就是靠摇铃串巷起家的,老爷子总担心家学落寞,为此常常抑郁。
  直到现在,他的心才放了下来,对儿子们也少了些怨气。他们都不肯学医,老天爷为了补偿顾家,才给了个顾瑾之?
  他这个孙女,乃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奇才!再给他十个愿意学医的儿子,老爷子也不换!
  得徒如此,夫复何求!
  ************************
  宋盼儿从娘家回来,已经是下午末正。
  她照例问问身边的丫鬟,顾瑾之今日都做了什么。
  得知老爷子留了顾瑾之吃饭,而后又在谈学问,就笑着让宋妈妈再拿出账本来。
  心情很好,算账也块,两刻钟就算完了。
  阖了账本,看着时辰尚早,宋盼儿道:“再过十几日就是端午节……。看看还有哪些颜色鲜艳的料子,给瑾姐儿和煊哥儿做两套衣裳,躲午的时候穿。”
  “躲午”是端午节的习俗。
  出了嫁的女人,都要当天中午回娘家躲午,沿袭至今。
  宋盼儿每年躲午,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回去。
  宋妈妈就笑着吩咐丫鬟们开了箱笼。
  宋盼儿挑来挑去,有好几匹过年的时候大哥宋玉从苏州带回来的丝绸,说着进贡进京的那一批,颜色秾丽,纺织精致。
  “这个粉橙色的,瑾姐儿穿好看,给她做件褙子。”宋盼儿拿出一匹。
  然后又看到了两匹玄色的,想了想说,“留着要生虫了!那老爷子和三爷各做一件直裰。”
  最后还剩下一匹大头红的,能给顾煊之做两件直裰:“这个煊哥儿穿好看。”
  “夫人自己不做?”宋妈妈就笑,“还有去年从金陵织造府来的,要不要拿出一匹给自己做了?”
  宋盼儿眼睛亮亮的,兴致很高:“去拿来我瞧瞧。”
  宋妈妈又抬了只箱笼来。
  她拿出一匹丁香色的在身边比划,宋妈妈和几个丫鬟都恭维着说好看。
  宋盼儿皮肤雪白,穿什么衣裳都好。
  顾延臻就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